上海城隍庙出土石碑说历史

上海城隍庙出土石碑说历史
   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上海城隍庙初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600余年,位于上海老城厢中心的方浜中路。明代永乐时,上海县知县张守约改金山神庙(又名“霍光行祠”)为上海城隍庙,于上海居民最集中居住的区域方浜(河名)北岸兴建了这座庙观,前殿供奉西汉大将军霍光,后殿供奉明太祖朱元璋敕封的秦裕伯为上海县城隍,“一庙二城隍”由此发端,历经了明、清、民国、新中国几个历史年代,成为上海地区老百姓虔诚崇拜,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业兴旺,福寿康宁,寄托理想追求的精神家园。

   600余年风霜雨雪的自然风化或战乱人祸,使庙观的建筑不可避免的遭受侵蚀破坏,因而上海城隍庙在岁月的长河中屡次重建或修建,除地方史志中多有记载外,另一个重要记载是石碑记事。2005年上海城隍庙在二期工程修缮时,在戏台夹墙拆除中意外地发现了藏匿在夹墙中的三块石碑。大小不等,碑高约1米多,宽约半米多,碑厚约20厘米。经清理辨识,两块为明代石碑,一块为清代石碑。明代石碑之一:碑头题为“《重修城隍庙记》”,为明代天顺元年(1457年)所刻,距今556年。碑文竖排,自右而左,落款为“县丞李绅王简主簿杨智典史”。明代石碑之二:碑头题为“《上海县重修城隍庙碑记》”,为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所刻,距今406年,落款为“上海县事豫章刘一爌立”。清代石碑:碑头题为“《重修邑庙碑记》”,为清代顺治六年(1649年),距今364年,落款为“本庙住持五国储石中琦吴体一赵陆瑞”。众道长和信徒无不如获至宝。

   喜事成双,2007年庙前方浜中路实施市政工程拓宽改造,原庙山门前照壁需移位重建,在拆除老照壁时,又意外地发现了藏匿在照壁中一块石碑:碑头题为“《上海重建城隍庙记》”,为明代万历三十年(1602年)所刻,距今411年,落款为“上海县知事豫章刘一爌”和“住持吴中彦”等人。

    四块出土的碑记正文内容丰富,文字繁多,记载翔实。其特点一:阐述时值重建或修建庙宇的必要性,重要性。如明天顺元年石碑镌刻“砾堆城隍屋宇倾圯…….陋不堪”字样等。特点二:赞颂城隍神护国佑民的功德伟绩,如明万历三十五年石碑镌刻“握祸福之柄”,“为民请命”,“捍大灾御大患”字样等。特点三:表达对城隍神的敬畏崇拜之情,如清顺治六年石碑镌刻“我邑士民既戴恩高厚亦图报悠长”、“入庙思敬今万姓瞻仰,规模宏丽金碧辉煌”字样等。特点四:记载为重修或修建庙宇捐款人芳名和钱两,如清顺治六年石碑镌刻“上海县知事孙鹏助银拾两”字样等。值得一提的是捐款建(修)庙的人身份有官吏、有士绅、有商贾、有从医,从工,从农的各界百姓,反映了明、清时代城隍信仰的普遍性,从官员到一般老百姓涉及各阶层。

石碑是石头材质的书,上海城隍庙出土的石碑向今人无声地述说着上海历史的故事。

顺治年间石碑

万历年间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