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记忆,”城”和”隍”的英雄史迹

申城记忆,"城"和"隍"的英雄史迹

“城”和”隍”的英雄故事

今天的上海,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然而仅仅一百年前,上海虽已开埠,但老城厢地区仍然可称为一座”江南水城”,河网密布婉转清秀,具有典型的江南城镇风韵,整个区域就是”城”和”隍”的标配。

“城隍”,若单从字面意义上解释,是城墙+护城河的组合。上海内城修筑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时期。上海设县始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1年),明代中叶,上海商肆发达、人口稠密,沿江一带船舶往来,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中心。明朝时期,江浙沿海地方不断出现倭寇偷袭骚扰,仅在嘉靖三十二年四至六两个多月间,连续5次遭到倭寇大洗劫,烧杀掳掠、焚毁民房,县市几将半成焦土,损失极其惨重。

明朝倭患形势图

在此紧急时刻,上海民众意识到只有建造城墙防御,才能保障县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官府的主导下,在这年九月动工兴建城墙,昼夜不停,到十一月仅3个月时间便修筑完成。城周长9里、高2丈4尺,设6处城门,即朝宗门(大东门)、宝带门(小东门)、跨龙门(大南门)、朝阳门(小南门)、仪凤门(西门);晏海门(北门)。
有了城墙,护城河上也要妥善利用,以作防御设施。故另辟三处水门,分别跨在肇嘉浜和方浜之上。城上开有3600多个雉堞,两座敌楼。环城开掘城壕长150余丈,广6丈,深1丈7尺,外与黄浦江、内与大小河浜全线贯通,通接湖汐。自此以后,倭寇多次来犯,直逼城下,却始终没能侵入城池。可见,城墙和护城河都曾实实在在地维护了上海的安全。

上海的城墙为维护城市安全立下大功

河网密布婉转清秀

在军事意义以外,巍峨的城墙和密布的河网更是上海城市形象和气质的代言。

万历年间倭患平息,县城安宁,官府在城墙原有4座箭台上建造了丹凤楼、观音阁、真武庙和大境阁。大境阁建在大境箭台上,是一座结构精巧、造型别致的抱厦式三层楼阁。此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供关帝像(原称关帝殿),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改建成三层高阁(即今日之阁)。道光元年(1821年),总督陶澍登阁观光后亲题“旷观”匾额悬于“熙春台”上,道光十六年(1836年),两江总督陈銮游此,题“大千胜境”四字刻于东首石坊上。于是此阁名声大振,被列为沪城八景之一“江皋霁雪”景点,成为申城旅游热点之一。

今日大境阁内景

上海县城濒临黄浦江,河浜密布,素有“有舟无车泽国”之称。主要河浜有肇嘉浜、方浜(西为马桥浜)、薛家浜、 侯家浜、中心河等。据嘉庆《上海县志》卷首《古上海镇市舶司图》,城厢一带在宋末有近30座桥。至清代已达56座桥。 由于河浜提供生活和交通的便利,沿河不少桥附近成为居民点乃至集市。随着县城人口增加,河岸民宅日益密集、扩展,沿河船埠林立,商店栉比,形成江南水乡格局。
下图为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上海县城图上的各主要河流和桥。可以说,老城厢内现在比较大的马路,过去基本上都是河流。

同治年间上海县城示意图

清末老城厢地区河网密布

随着清末民初大规模的市政改造,老城厢内修建了道路桥梁,接通了电灯自来水。随后几年中,修路100多条,筑桥60多座,建造码头6个,新辟、改建城门9座,成就了上海城市化的雏形,开启了近代化的伟大进程。在这过程中,城墙和护城河虽大多被改造,但它们”保障海隅”的功勋将永远为上海市民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