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绘画艺术

道教绘画艺术

绘画艺术

        艺术中的艺术,很多反映在绘画中,因为它能比较明显地反映道教主题,起到宣传道教教义的作用。从现有著录的绘画来看,反映道教题材的最早应推三国时杨修画的《严君平卖卜图》。严君平是《老子指归》的作者,为早期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杨修所画,大约为严氏为人占卜时情景。以后又有《青溪赤龙图》、《搜神记图》、《洛神赋图》等描状神仙的图画。这些画往往结构合理、笔法古朴,人物气定神闲,体现了一种敌特的意境。
隋唐以降,绘画中涉及道教的题材更为广泛,许多名人轶事纷纷入画,其中钟馗故事成为一大主题,内容十分有趣,有的还蕴含政治色彩。这中间大致以唐时的吴道子所画钟馗像最为有名,并流传有许多相关的故事。
八仙的故事也常常入画,其中以晚清任渭长画的《列仙醉酒》最为有名。他给八仙每人一幅画,上有题辞。从画面上可以看出民间酒令也已进入道画,其平民性于此可见一斑。我们这里介绍的是道教的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绘画,以此反映道教艺术的特色与相应水平。


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是一处在国内外得有影响的古建筑。永乐宫壁画,是解放后新发现的元代最重要的绘画艺术遗产。在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史上,尤其是壁画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以想象丰富、技艺精湛著称,可与敦煌壁画媲美。故我们将它作为道教壁画的导标作加以介绍。
永乐宫原在的永乐镇,因黄河三门峡工程动工,处于淹没区内,所以,从1959年起,历经六年,将永乐宫全部迁移到黄城县北约三公里处的龙泉村东,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上。原来一处道观,是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在黄城镇永乐镇,故被称为永乐宫。宫内主要有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四座高大的元代殿宇,四座大殿里布满了壁画,壁画总面积达960平方米。纯阳宫、重阳殿,是纪念道教始祖吕洞宾及其弟子王重阳而建的。纯阳宫内,壁画供秦道教全真派首领五重阳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殿内出采用连环画形式描述了王重阳从降生到得道度化“七真人”成道的故事。
壁画的内容多贴近生活,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图景。尤其是纯阳宫的52幅壁画,人物涉及皇帝、官吏、兵卒、村夫、渔民、隐者、道士、学童等,而背景从宫殿到闹市、村落、茶肆、客栈、山野、包罗万象,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