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道教 | 拜太岁法会上高功法师手里的令牌有什么用?

走进道教 | 拜太岁法会上高功法师手里的令牌有什么用?

前些天,上海城隍庙壬寅年集体拜太岁法会持续进行中,我们公众号也每日报道,法会中有个环节为高功法师手持令牌号令八方、召请神将、布气施法。

那这个令牌是做什么用的呢?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令牌是道教斋醮科仪中常用法器,也是道长们不可或缺的“法宝”之一。

通常来说,令牌的形状为梯状天圆地方形,长三寸、宽二寸九分,上方圆形代表天是圆的,下方方形代表地为方,表意道教敬天地,以自然为根本。

根据令牌的功用,又可以分为:五雷号令类、火龙蟠剑类、文字符号类、两面神像类等。其代表的作用即为:号令驱役鬼神、镇法护身、祈求通神通灵、趋吉避凶等意义。

道教文献中,较早比较全面记载道教令牌的典籍为《道法会元》,其云∶凡行五雷大法,申发表章,祈晴请雨,止风祷雪,驱役神鬼,扫除妖气,行符治病,差使符吏,若不申明号令,则将帅不行,吏兵不肃。五雷大法中,若不师受法令,何以驱使鬼神、祈晴祷雪。上则误太上之法,下则误生灵之望。
此处所说的师受法令指的是雷法中施用的五雷号令牌。

《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中也有五雷号令牌的图文。
其图之正面雕有龙蟠剑身,背面有雷令符文,取雷击枣木造成,长五寸五分,阔二寸四分,厚五分。选择吉日,依式造之,四侧周围刊二十八宿名,以锦囊盛之。法师在科仪行法时,于法坛上敲击令牌,依恃祖师名号发令,呼风唤雨,召神遣将,或降临法坛,或护送亡魂,或驱邪镇魔。

斋醮科仪中,召神请将一定要用“令牌”。
请神召将时,将“令牌”拱起,双手结斗印或双白鹤诀,将“令牌”夹住,或供在法案之上,如神将未至,可将令牌击法案三声,所召请之神将就得速来听令。

令牌的制作和保存方法也极为讲究。材质上,多为木质,常用雷击枣木或石榴木或柏木等,需选择吉日吉时,严格按照仪轨来制作,制好后应放在锦囊中收藏,即便平时也应恭敬地保存好。
关于道教令牌的来源,据考证,始于中国古代军队发号施令用的虎符。

《周礼》这样解释虎符:“虎符,上圆下方,刻五牙文,若垂露状,背文作一坐虎形,今召将用令牌,此法也。”
如果仅从召请神将这一主要功效上来看,道教令牌确实和虎符有异曲同工之妙。

Read more

走进道教 | 道长,这位是什么“菩萨”啊?

走进道教 | 道长,这位是什么“菩萨”啊?

前两天,小道士我在大殿顶替其他师兄过堂,有位信众走过来,双手合十先鞠了一躬,小道士我连忙起身还礼,接着这位信众手指霍光老爷问:道长,这位是什么菩萨啊? 一番解释后,这位朋友幡然醒悟。 其实类似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碰到。 实际上,道教神明并不以菩萨称呼,而是有很多自己的称谓,如“天尊、帝君、真君、星君、元君”等等,而且这些称谓都有特殊的含义。 “天尊”是道教神仙体系里对地位最高神明的一种尊称,极道之尊,至尊至极,故名天尊。 道教最高尊神是三清天尊,由先天之炁化生而来,代表大道本源。又被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这三位尊神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其中又以元始天尊为最高神。 排在三清天尊后面的是玉皇大帝,也尊其为玉皇大天尊,玉皇掌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一切阴阳祸福,是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修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权最大。 此外道教还有化身三界、救苦救难的太乙救苦天尊以及雷部雷祖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等等。 “帝君”是道教神仙的一种尊号,很多天仙真圣也可以被称为帝君,他们的神职常在真君之上。 但一些帝君有时也会被称为天尊,

走进道教 | 聊聊城隍老爷的“管理班子”

走进道教 | 聊聊城隍老爷的“管理班子”

城隍尊神,为一城之守护者,护佑此方水土和黎民百姓。 道教城隍信仰由来已久,可追溯到汉代,上海最早的城隍庙为宋时兴建,到明代,道教发展迅速,城隍信仰更是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推广,朱元璋便曾经下诏令要求全国各地每处每城均兴建城隍庙,供奉城隍尊神,城隍信仰自此大兴。 俗话说的好,“县官不如现管”,城隍尊神既是“县官”更是“现管”。 正如一副脍炙人口的楹联写道:“善恶到头皆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作为一位监察阴阳二界,掌管承负报应的道教神祗,城隍尊神在冥冥中守护着每个人、每座城、每个故事… 正由于道教城隍信仰深深植根于民众百姓之间,故即便几经波折,各地城隍庙也多香火不断,延续至今。 由于管理范围广、管理人口数量多…城隍尊神同样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班子,也就是自己的下属,那么,城隍尊神的下属都有谁呢? 今天就以我们庙为例简单聊聊。 首先便是两位判官老爷,分为文武判官,文判官的职务相当等于旧时衙门里的左典史,手握生死簿,调查人们的善恶及寿夭,执行各司的的判文或检阅记录,而武判官则是相当于右典史,对于恶行业已判明者,举笔执行刑罚。 其次便是日游、夜巡二神,负责日夜监察人间,以及一众衙役等差

悟道思理 | 人到中年就是一场修行

悟道思理 | 人到中年就是一场修行

很多小伙伴常常一门心思去名山大川寻仙访道,殊不知,修行不仅在深山古观,也在柴米油盐之间。 时光如弹指,岁月一挥间。 人到中年就是一场修行。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家庭和生活虽然日益安稳,但时代在前进,年轻人越来越多,而我们却越来越拘谨小心,变得生机不再,就连原本茁壮成长的根根青丝,都明显出现了下岗再就业的趋势。 日益发福好像事业有成的中年人们,并不比年轻人轻松到哪里去。 或许唯一好些的,便是豁达的心境。 中年人渐渐学会明辨是非。 中年的你我,走过了那么多的路,经历了那么多的事,也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如果不是童心未泯,大多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同时也明白了,生活里聪明人会做到与良师益友结交,亲君子远小人,三五朋友闲聊时,每人的看法都不一样,说出来的话是对是错,都有了自己的辨别能力,夸你的,不能听着舒服就喜欢,数落你的,也不能因心生反感就避而远之。 中年人更要明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人生很短,没有谁能一帆风顺。 一路走来,免不了磕磕碰碰,经历挫折困苦,要感谢生命中每一个向你伸出援手的人,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没有任何帮助是理所当然,生活的低谷

走进道教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走进道教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有句脍炙人口的成语小伙伴们一定听说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今天我们常用来比喻一个人得势后,身边人也跟着发迹,意含讽刺。 但这个成语最初并无此义,仅仅是字面含义,即一个人得道成仙后,他家里的鸡和狗也能跟着一起飞升上天。 这句成语的由来和道教许逊祖师有关。 许逊,字敬之,江西南昌县人。得道成仙之前在西晋太康年间曾出任过四川旌阳县令,所以,许祖也被称为许旌阳,由于许祖精于水利和医术,传说中斩蛟龙除邪瘟,消除水患,又长期为官清廉,自然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 后来由于时局不稳,战乱四起,许祖便辞官一心修行,创立了道教净明派,被尊为净明派祖师。 在许祖道寿一百三十六岁时,也就是东晋宁康二年(374年)八月初一日,全家四十二口人,连同院里的鸡和狗,一同拔宅飞升成仙,世人尊奉他为“许仙”。 据传,有趣的是他有一个仆人叫许大,当日外出买米没有在家里,在听闻许祖飞升后慌忙赶回,结果许祖他们已升到半空。许大哀泣希望一起同去,许祖便告诉他机缘还没有到。惹得百姓们都笑许大说,连家里的鸡犬都比他福气大。 许祖拔宅飞升后,成为道教四大天师之一,在很多道教庙观中都有供奉。 许祖所创的道教净明派,在我

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方浜中路249号 / (全年无休) 每日对外开放时间: 8:30~16:30 / 沪ICP备060151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