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道教 | 说说天庭的“基层工作人员

走进道教 | 说说天庭的“基层工作人员

如果您读过小说《西游记》,一定对这些位天界“基层工作人员”不陌生,在书里,小说家可安排他们干了不少脏活累活,例如唐僧没收徒弟前,只要一打瞌睡一犯困就总得六丁六甲神在空中暗暗轮流比心守护用爱加油…

小说家所言也并非全无根据。四值功曹、六丁六甲等确实为天界众神中的“基层工作人员”,不过,基层并不意味着无所事事,某种程度上,这些“基层工作人员”和道士们的联系更加密切。

四值功曹,为道教和民间信仰所信奉的天庭中值年﹑值月﹑值日﹑值时四神,类似于天界的值班神仙,这四神分别是值年神李丙、值月神黄承乙、值日神周登、值时神刘洪。

这四值功曹值起班来,可远不是什么一壶茶水两张报纸那么惬意,除了放哨站岗,还要检查总结,时不时凡间有道士开坛做法,值日功曹还要赶紧将道士们需要“上达天廷”的表文接收好,然后再分发给相应的天尊真人们。
一个神,干了凡间一个保安室+收发室的工作,也不知这年终要发多少!

六丁六甲,为司掌天干地支的神祗,丁甲之名来源于天干地支,丁神六位: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甲神六位为:甲子、甲戌、甲申、申午、甲辰、甲寅。丁神六位支为阴,为女神,甲神六位支为阳,为男神。
所以就说嘛,不走进道教,哪里会知道这六丁六甲才是妥妥的男神和女神?

在明代《重修搜神记》中记载:元始命玉皇上帝阵诏,喝玄武披发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统领丁甲。可见,六丁六甲神与北极四圣之一的玄天上帝真武祖师是上下级关系。
同四值功曹一样,六丁六甲神作为道教的护法神将,也经常在祈福禳灾等科仪道场中被道士召请,历行风雷,制伏鬼神。

《后汉书·梁节王传》记载,汉代已有役使六丁六甲的方法,先行斋醮,然后召六丁神,“可使致远方物,乃知吉凶也”,梁节王曾用这种方法来“占梦”。
唐韩愈《调张籍》诗曰:“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可见道教斋醮中召请六丁六甲神在唐代便已经被大众广为熟知。

如今,《道藏》中仍存有《灵宝六丁秘法》和《上清之甲祈祷秘法》,《云笈七羲》卷十四也称:“若辟除恶神者,书六甲、六丁等持行,并呼甲寅,神鬼皆散走”。


总的看来,天界的“基层工作人员”们同样为琐碎事务所繁忙,而且还没有多少来自凡间的供奉,不过作为中华大地上的守护神们,哪怕是最基层的神祇,小道士暗暗猜想,他们也一定会牢记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滴。

建议某地某方的基层工作人员们,好好学习领悟一下。

Read more

走进道教 | 本命文疏上面敲的大印叫什么?

走进道教 | 本命文疏上面敲的大印叫什么?

道经师宝印是道教法印的一种。 道家法印,又称“神印”、“印篆”,是象征天界、神明权威的印章,与古代帝王玉玺和官府印章极其相似,是道教重要法器之一,道士书写符箓、布气治病、辟鬼驱邪、进行斋醮仪式等法务活动时都需要用到法印。 法印通常以金属、玉石或木材镌刻而成,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以尊神名号为印文,第二类以符咒为印,第三类以经书文句为印,第四类以神司、道职之名为印。 四大类法印中,依据所需又详细分门别类,有道经师宝印、天罡印、神霄印、通灵印、城隍印、九老仙都印、北极天蓬印、三天太上之印、天师印、斩邪断瘟印、玉皇印、九天玄女印、北极驱邪院印等等。 同时,又由于道教虽分正一全真两大派,但各涵盖很多小的宗派,在法印的使用上,像上清、灵宝、清微、净明、闾山、神霄等等各道派都有代表各自道法特点的法印。 而在众多法印中,道经师宝大印最常见,也几乎是通用于各种道教法务活动中的“万能工”

走进道教 | 春节后,咱们聊聊道教如何看待“拖延症”

走进道教 | 春节后,咱们聊聊道教如何看待“拖延症”

春节渐远,小伙伴们早早就返回工作岗位,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继续作的工作生涯。 但也有一些朋友和小道士我一样,遇到事情总想拖延一下,网络上,类似情况都被称为拖延症。 说起来,拖延症不是生理疾病,而是当代社会一种常见的行为模式,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些症状,表现为推迟或延迟应该完成的任务,哪怕明明知道这种行为可能会带来负面后果。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拖延症通常与焦虑、完美主义等因素有关。然而,从道教信仰和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借鉴其哲学思想和实践方法来理解和应对拖延症。 首先,道教尊崇道法自然,顺应天时。 《道德真经》中,道祖太上开示我们“事善能,动善时”,可以简单理解为人的行为应契合自然规律,进而把握当下,而拖延症的本质其实是对“当下“的抗拒,要么沉溺过去,要么担心未来,唯独没有着手眼前,这便是一种违背天时的做法,恐无所获。 其次,道教文化中强调“为而不争”。 提到我们道教,很多人都知道“无为”,殊不知“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违反大道的乱作为,同时强调心态专注过程,进而减少内耗,

走进道教 | 法事科仪中的“小铃铛”

走进道教 | 法事科仪中的“小铃铛”

法事科仪中,我们常见道长们手拿各种生活中不常见的奇怪“乐器”,今天就聊一聊“小铃铛”——三清铃。 上一次您见到这个“小铃铛”,如果不是在道观,可能还是在古早港剧里。 “小铃铛”的学名叫三清铃,又名帝钟、法钟等,高度约为二十多厘米,口径不超过十厘米,结构上分为手柄和铜钟两部分,手柄部也就是三清铃上端常为剑形,呈山字,分别象征三清祖师,这也是三清铃名字的由来。 三清铃通常以黄铜制造,铃声清脆悠扬,有的铃上还刻有道教符咒及经文等。 道教神仙体系内,三清祖师为大道幻化,是道教最高神,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 这三位至高神由先天之炁化生而来,是大道本源。元始天尊禀自然之炁,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先。灵宝天尊乃是宇宙未形成之前,从混沌状态产生的元气所化生。道德天尊是大道的化身,为元炁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 以三清祖师尊号命名,可见三清铃在众多法器中独树一帜。《太清玉册》有云:“道家所谓手把帝钟,掷火万里,流铃八冲是也”。作为法坛上的法器,三清铃常在道众行科之时沟通天地、拔度人鬼,高功法师或经师常单手摇动三清铃,

走进道教 | 讲个积功累德的小故事

走进道教 | 讲个积功累德的小故事

积功累德一直是很多小伙伴们热衷的事情,今天就讲个相关小故事。 宋朝的镇江太守葛繁,每天都做几件善事,四十年来从不间断。有人向他请教,葛繁说: “我没有其他的方法,只是每天做一两件利益他人的事。” “其实很简单”, 葛繁指着座位间的踏板说:“如果这个踏板放得不正,就会妨碍人,我就将它摆正;别人口渴,就请他喝水。这些都是利人之事,从卿相到乞丐都做得到,只有持之以恒地做,才是真正的积功累德。” 积功累德,字面解释就是积聚德业,累进功绩。德业不积就不会崇高,功绩不累就不会增大。所谓“天天积德,日日累功”,这是奉道修仙的必然之路。 积功累德就怕不肯发心去做,或是做到一半就中途停滞。 所以,发了善愿就要坚持,不可以因为吝啬钱财而中止,不要怕人讥笑而怀疑,不能因为安于逸乐而不愿奋发,不应该被私欲牵绊而犹豫,不要因为事大而怕难,不可因为善小而忽略,不能以事忙而推卸,也不应该为了矜惜名节而不救。 积功累德必须不避嫌、不避怨、不因循、不间断、不鲁莽、不图报、不务名。 凡是遇到有行善事的机会,都要积极从事、

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方浜中路249号 / (全年无休) 每日对外开放时间: 8:30~16:30 / 沪ICP备060151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