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道教 | 道教里赫赫有名的几位“战神

走进道教 | 道教里赫赫有名的几位“战神

道教修行中,我们常讲要结交善缘、多行善事和与人为善,但善良并不意味着无底线的容忍,所以在道教神明中也会有擅长斩妖除魔、武力值“爆表”的几位“战神”,今天小道士我就借机聊聊这几位道教神明。

勾陈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简称“勾陈大帝”, 尊居南极绛霄宫勾陈上宫,神诞为二月初一。其神职是协助玉皇大帝执掌执南北二极和天、地、人三才,并主管人世间的兵革战争之事。
与北极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合称“四御”,与北斗七元君、北极紫微大帝合称“北斗九皇”。

玄天上帝真武祖师玄天上帝真武祖师在民间常被简称为真武大帝,身披金锁甲胄,执剑赤足,身旁有龟蛇二将,又称真武荡魔大天尊、玄武大帝等。
他与天蓬元帅、天猷元帅和翊圣元帅构成了北极四圣,统伏三界群魔诸妖邪,下摄酆都幽冥鬼魅,令三界逆魔邪首不敢残害生灵。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中描述了真武大帝奉元始天尊之命,带领三十万神将、六丁六甲、五雷神兵下届到凡间收斩妖魔,永镇北方。

九天玄女九天玄女,又称玄女,俗称九天玄女娘娘,她不但救危助难,同时也是一位上古时期的道教女战神。
《云笈七签》有记载:“九天玄女者,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弟子也。九天为干金之象,性刚好动。九天之方,可以扬兵布阵。”九天玄女作为战神,经常降临凡间,协助正义之人赢得战争。
由于九天玄女的“战神”形象影响深远,因此,很多文艺作品里有其“客串”,如《水浒传》中授宋江兵法天书,大破辽军;《薛仁贵征东》里九天玄女赐予薛无字天书……

天蓬元帅提起天蓬元帅很多人难免会想到猪八戒,但小说确实不能和宗教相提并论。
道教信仰中,天蓬元帅为北极四圣之首,《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箓》记载,天蓬元帅的形象为:“三头六臂,执钺斧、弓箭、剑、铎、战、索六物,身长五十丈,黑衣,玄冠,金甲,领神兵三十六万众。”

可谓是辟鬼驱邪的猛将,随着道教北帝派及神霄派的兴起,天蓬元帅被纳入雷部的神灵体系,因此他不但是战神,还是道教的雷神之一。

除了以上几位“战神”外,还有鼎鼎大名的关圣帝君、王灵官等等。
不过,虽然道教有这么多位“战神”,但道祖老子在《道德真经》中开示我们: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

Read more

走进道教 | 道长,这位是什么“菩萨”啊?

走进道教 | 道长,这位是什么“菩萨”啊?

前两天,小道士我在大殿顶替其他师兄过堂,有位信众走过来,双手合十先鞠了一躬,小道士我连忙起身还礼,接着这位信众手指霍光老爷问:道长,这位是什么菩萨啊? 一番解释后,这位朋友幡然醒悟。 其实类似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碰到。 实际上,道教神明并不以菩萨称呼,而是有很多自己的称谓,如“天尊、帝君、真君、星君、元君”等等,而且这些称谓都有特殊的含义。 “天尊”是道教神仙体系里对地位最高神明的一种尊称,极道之尊,至尊至极,故名天尊。 道教最高尊神是三清天尊,由先天之炁化生而来,代表大道本源。又被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这三位尊神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其中又以元始天尊为最高神。 排在三清天尊后面的是玉皇大帝,也尊其为玉皇大天尊,玉皇掌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一切阴阳祸福,是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修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权最大。 此外道教还有化身三界、救苦救难的太乙救苦天尊以及雷部雷祖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等等。 “帝君”是道教神仙的一种尊号,很多天仙真圣也可以被称为帝君,他们的神职常在真君之上。 但一些帝君有时也会被称为天尊,

走进道教 | 聊聊城隍老爷的“管理班子”

走进道教 | 聊聊城隍老爷的“管理班子”

城隍尊神,为一城之守护者,护佑此方水土和黎民百姓。 道教城隍信仰由来已久,可追溯到汉代,上海最早的城隍庙为宋时兴建,到明代,道教发展迅速,城隍信仰更是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推广,朱元璋便曾经下诏令要求全国各地每处每城均兴建城隍庙,供奉城隍尊神,城隍信仰自此大兴。 俗话说的好,“县官不如现管”,城隍尊神既是“县官”更是“现管”。 正如一副脍炙人口的楹联写道:“善恶到头皆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作为一位监察阴阳二界,掌管承负报应的道教神祗,城隍尊神在冥冥中守护着每个人、每座城、每个故事… 正由于道教城隍信仰深深植根于民众百姓之间,故即便几经波折,各地城隍庙也多香火不断,延续至今。 由于管理范围广、管理人口数量多…城隍尊神同样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班子,也就是自己的下属,那么,城隍尊神的下属都有谁呢? 今天就以我们庙为例简单聊聊。 首先便是两位判官老爷,分为文武判官,文判官的职务相当等于旧时衙门里的左典史,手握生死簿,调查人们的善恶及寿夭,执行各司的的判文或检阅记录,而武判官则是相当于右典史,对于恶行业已判明者,举笔执行刑罚。 其次便是日游、夜巡二神,负责日夜监察人间,以及一众衙役等差

悟道思理 | 人到中年就是一场修行

悟道思理 | 人到中年就是一场修行

很多小伙伴常常一门心思去名山大川寻仙访道,殊不知,修行不仅在深山古观,也在柴米油盐之间。 时光如弹指,岁月一挥间。 人到中年就是一场修行。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家庭和生活虽然日益安稳,但时代在前进,年轻人越来越多,而我们却越来越拘谨小心,变得生机不再,就连原本茁壮成长的根根青丝,都明显出现了下岗再就业的趋势。 日益发福好像事业有成的中年人们,并不比年轻人轻松到哪里去。 或许唯一好些的,便是豁达的心境。 中年人渐渐学会明辨是非。 中年的你我,走过了那么多的路,经历了那么多的事,也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如果不是童心未泯,大多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同时也明白了,生活里聪明人会做到与良师益友结交,亲君子远小人,三五朋友闲聊时,每人的看法都不一样,说出来的话是对是错,都有了自己的辨别能力,夸你的,不能听着舒服就喜欢,数落你的,也不能因心生反感就避而远之。 中年人更要明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人生很短,没有谁能一帆风顺。 一路走来,免不了磕磕碰碰,经历挫折困苦,要感谢生命中每一个向你伸出援手的人,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没有任何帮助是理所当然,生活的低谷

走进道教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走进道教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有句脍炙人口的成语小伙伴们一定听说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今天我们常用来比喻一个人得势后,身边人也跟着发迹,意含讽刺。 但这个成语最初并无此义,仅仅是字面含义,即一个人得道成仙后,他家里的鸡和狗也能跟着一起飞升上天。 这句成语的由来和道教许逊祖师有关。 许逊,字敬之,江西南昌县人。得道成仙之前在西晋太康年间曾出任过四川旌阳县令,所以,许祖也被称为许旌阳,由于许祖精于水利和医术,传说中斩蛟龙除邪瘟,消除水患,又长期为官清廉,自然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 后来由于时局不稳,战乱四起,许祖便辞官一心修行,创立了道教净明派,被尊为净明派祖师。 在许祖道寿一百三十六岁时,也就是东晋宁康二年(374年)八月初一日,全家四十二口人,连同院里的鸡和狗,一同拔宅飞升成仙,世人尊奉他为“许仙”。 据传,有趣的是他有一个仆人叫许大,当日外出买米没有在家里,在听闻许祖飞升后慌忙赶回,结果许祖他们已升到半空。许大哀泣希望一起同去,许祖便告诉他机缘还没有到。惹得百姓们都笑许大说,连家里的鸡犬都比他福气大。 许祖拔宅飞升后,成为道教四大天师之一,在很多道教庙观中都有供奉。 许祖所创的道教净明派,在我

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方浜中路249号 / (全年无休) 每日对外开放时间: 8:30~16:30 / 沪ICP备060151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