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道教 | 道教里赫赫有名的几位“战神

走进道教 | 道教里赫赫有名的几位“战神

道教修行中,我们常讲要结交善缘、多行善事和与人为善,但善良并不意味着无底线的容忍,所以在道教神明中也会有擅长斩妖除魔、武力值“爆表”的几位“战神”,今天小道士我就借机聊聊这几位道教神明。

勾陈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简称“勾陈大帝”, 尊居南极绛霄宫勾陈上宫,神诞为二月初一。其神职是协助玉皇大帝执掌执南北二极和天、地、人三才,并主管人世间的兵革战争之事。
与北极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合称“四御”,与北斗七元君、北极紫微大帝合称“北斗九皇”。

玄天上帝真武祖师玄天上帝真武祖师在民间常被简称为真武大帝,身披金锁甲胄,执剑赤足,身旁有龟蛇二将,又称真武荡魔大天尊、玄武大帝等。
他与天蓬元帅、天猷元帅和翊圣元帅构成了北极四圣,统伏三界群魔诸妖邪,下摄酆都幽冥鬼魅,令三界逆魔邪首不敢残害生灵。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中描述了真武大帝奉元始天尊之命,带领三十万神将、六丁六甲、五雷神兵下届到凡间收斩妖魔,永镇北方。

九天玄女九天玄女,又称玄女,俗称九天玄女娘娘,她不但救危助难,同时也是一位上古时期的道教女战神。
《云笈七签》有记载:“九天玄女者,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弟子也。九天为干金之象,性刚好动。九天之方,可以扬兵布阵。”九天玄女作为战神,经常降临凡间,协助正义之人赢得战争。
由于九天玄女的“战神”形象影响深远,因此,很多文艺作品里有其“客串”,如《水浒传》中授宋江兵法天书,大破辽军;《薛仁贵征东》里九天玄女赐予薛无字天书……

天蓬元帅提起天蓬元帅很多人难免会想到猪八戒,但小说确实不能和宗教相提并论。
道教信仰中,天蓬元帅为北极四圣之首,《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箓》记载,天蓬元帅的形象为:“三头六臂,执钺斧、弓箭、剑、铎、战、索六物,身长五十丈,黑衣,玄冠,金甲,领神兵三十六万众。”

可谓是辟鬼驱邪的猛将,随着道教北帝派及神霄派的兴起,天蓬元帅被纳入雷部的神灵体系,因此他不但是战神,还是道教的雷神之一。

除了以上几位“战神”外,还有鼎鼎大名的关圣帝君、王灵官等等。
不过,虽然道教有这么多位“战神”,但道祖老子在《道德真经》中开示我们: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

Read more

走进道教 | 本命文疏上面敲的大印叫什么?

走进道教 | 本命文疏上面敲的大印叫什么?

道经师宝印是道教法印的一种。 道家法印,又称“神印”、“印篆”,是象征天界、神明权威的印章,与古代帝王玉玺和官府印章极其相似,是道教重要法器之一,道士书写符箓、布气治病、辟鬼驱邪、进行斋醮仪式等法务活动时都需要用到法印。 法印通常以金属、玉石或木材镌刻而成,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以尊神名号为印文,第二类以符咒为印,第三类以经书文句为印,第四类以神司、道职之名为印。 四大类法印中,依据所需又详细分门别类,有道经师宝印、天罡印、神霄印、通灵印、城隍印、九老仙都印、北极天蓬印、三天太上之印、天师印、斩邪断瘟印、玉皇印、九天玄女印、北极驱邪院印等等。 同时,又由于道教虽分正一全真两大派,但各涵盖很多小的宗派,在法印的使用上,像上清、灵宝、清微、净明、闾山、神霄等等各道派都有代表各自道法特点的法印。 而在众多法印中,道经师宝大印最常见,也几乎是通用于各种道教法务活动中的“万能工”

走进道教 | 春节后,咱们聊聊道教如何看待“拖延症”

走进道教 | 春节后,咱们聊聊道教如何看待“拖延症”

春节渐远,小伙伴们早早就返回工作岗位,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继续作的工作生涯。 但也有一些朋友和小道士我一样,遇到事情总想拖延一下,网络上,类似情况都被称为拖延症。 说起来,拖延症不是生理疾病,而是当代社会一种常见的行为模式,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些症状,表现为推迟或延迟应该完成的任务,哪怕明明知道这种行为可能会带来负面后果。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拖延症通常与焦虑、完美主义等因素有关。然而,从道教信仰和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借鉴其哲学思想和实践方法来理解和应对拖延症。 首先,道教尊崇道法自然,顺应天时。 《道德真经》中,道祖太上开示我们“事善能,动善时”,可以简单理解为人的行为应契合自然规律,进而把握当下,而拖延症的本质其实是对“当下“的抗拒,要么沉溺过去,要么担心未来,唯独没有着手眼前,这便是一种违背天时的做法,恐无所获。 其次,道教文化中强调“为而不争”。 提到我们道教,很多人都知道“无为”,殊不知“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违反大道的乱作为,同时强调心态专注过程,进而减少内耗,

走进道教 | 法事科仪中的“小铃铛”

走进道教 | 法事科仪中的“小铃铛”

法事科仪中,我们常见道长们手拿各种生活中不常见的奇怪“乐器”,今天就聊一聊“小铃铛”——三清铃。 上一次您见到这个“小铃铛”,如果不是在道观,可能还是在古早港剧里。 “小铃铛”的学名叫三清铃,又名帝钟、法钟等,高度约为二十多厘米,口径不超过十厘米,结构上分为手柄和铜钟两部分,手柄部也就是三清铃上端常为剑形,呈山字,分别象征三清祖师,这也是三清铃名字的由来。 三清铃通常以黄铜制造,铃声清脆悠扬,有的铃上还刻有道教符咒及经文等。 道教神仙体系内,三清祖师为大道幻化,是道教最高神,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 这三位至高神由先天之炁化生而来,是大道本源。元始天尊禀自然之炁,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先。灵宝天尊乃是宇宙未形成之前,从混沌状态产生的元气所化生。道德天尊是大道的化身,为元炁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 以三清祖师尊号命名,可见三清铃在众多法器中独树一帜。《太清玉册》有云:“道家所谓手把帝钟,掷火万里,流铃八冲是也”。作为法坛上的法器,三清铃常在道众行科之时沟通天地、拔度人鬼,高功法师或经师常单手摇动三清铃,

走进道教 | 讲个积功累德的小故事

走进道教 | 讲个积功累德的小故事

积功累德一直是很多小伙伴们热衷的事情,今天就讲个相关小故事。 宋朝的镇江太守葛繁,每天都做几件善事,四十年来从不间断。有人向他请教,葛繁说: “我没有其他的方法,只是每天做一两件利益他人的事。” “其实很简单”, 葛繁指着座位间的踏板说:“如果这个踏板放得不正,就会妨碍人,我就将它摆正;别人口渴,就请他喝水。这些都是利人之事,从卿相到乞丐都做得到,只有持之以恒地做,才是真正的积功累德。” 积功累德,字面解释就是积聚德业,累进功绩。德业不积就不会崇高,功绩不累就不会增大。所谓“天天积德,日日累功”,这是奉道修仙的必然之路。 积功累德就怕不肯发心去做,或是做到一半就中途停滞。 所以,发了善愿就要坚持,不可以因为吝啬钱财而中止,不要怕人讥笑而怀疑,不能因为安于逸乐而不愿奋发,不应该被私欲牵绊而犹豫,不要因为事大而怕难,不可因为善小而忽略,不能以事忙而推卸,也不应该为了矜惜名节而不救。 积功累德必须不避嫌、不避怨、不因循、不间断、不鲁莽、不图报、不务名。 凡是遇到有行善事的机会,都要积极从事、

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方浜中路249号 / (全年无休) 每日对外开放时间: 8:30~16:30 / 沪ICP备060151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