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讲堂】古代考个秀才到底有多难?
小学时,就听说一个词,“穷酸秀才”,也知道了秀才可以算是科举制度最基层的功名。中学时,又学习了课文《范进中举》,主人公范进一副疯疯癫癫、丑态毕露的样子,形成了心目中对秀才和举人的最初印象。
总觉得,好像秀才和举人都没什么呀,更别提什么科举制度了,都是老八股,老封建。
而且一直以来,很多人还有种看法,就是认为秀才相当于今天的初中生,举人相当于高中生,而进士就是大学生。
基于这种对应,似乎秀才很好考,考举人虽然有点难度,但也不大,进士可能确实挺难的,但是只要努努力踮踮脚,以咱们当代人的智商,熬几个通宵也是能够过关的。
可长大后,真正学习历史,了解了古代科举制度的种种,特别是科举录取率后,才知道,当年的想法有失公允。
下面小编就为朋友们说说考取秀才有多难。
拿科举制度最成熟的明清两代来说,秀才考试每三年举行两次,人口大县有录取名额三四十个,中县二三十个,小县十余个(见《清会典》)。
扪心自问:放在当今,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统一考试,哪位朋友确定有把握考进前三十、四十名吗?
而且这个前三四十名,可不像咱们今天中考高考,只是和同一级学生加上少数复习生同考,人家那是考多少次只要没考上的,都可以来。
近代史上,大家都知道曾国藩,他记录过他老爸曾麟书考秀才的经历。
曾麟书从小读书,并且学习非常用功(积苦力学),但是却屡试不第,被秀才考试折磨得差点都能学会一哭二闹三上吊了(平生困苦于学),一直考到43 岁,连考17 次后才考上(府君于是年四十有三,应小试者十七役矣)。
儿子说亲爹旧事,而且也不是什么光彩之事,谅来不会有假。
虽然曾爸爸这是特例,但一个普通人,打小非常努力,考了17 次,直到43 岁,才考上秀才,我们还能认为秀才相当于今天的初中生,而且很好考吗?
从明清科举资料数据汇总来看,在很多州府,秀才的录取率大概在1%到10%之间,而秀才们参加乡试,有0.5%-4%左右的概率能中举,然后各省举子上京参加会试,这时录取率能大点,但是最高时也只有10%左右。
按最大值来计算,从白丁到进士的成功率为10%×4%×10%=万分之四,一万个人里面四个人成功,那按最小值呢?1%×0.5%×8%=百万分之四。
可以说,依据录取率来看,考中秀才,难度大概相当于考上当代比较优秀的一本大学,例如211/985院校,而考中举人,大概相当于考上清华、北大这两所中国TOP2大学,至于考进士的难度,甚至和考上世界TOP10的牛津剑桥没什么区别。
现在,您还觉得穷酸秀才穷酸吗?就连范进中举后发疯,小编我都觉得不冤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