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胜境】濠河之畔神威应——南通城隍庙

【江南胜境】濠河之畔神威应——南通城隍庙
南通城隍庙始建于宋朝建隆二年(961年),由首任州官王茂所建。曾名郡庙、邑庙。原址在市区十字街,州署东南侧(南通,原名通州),占地十余亩,座北朝南,门外有精雕青石狮子一对。历经明、清、民国张謇等人多次重修,在当地有较大的影响,现位于风景秀丽的濠东路北首。城隍庙修葺一新,内有浓厚道教艺术风格的雕塑和建筑。

南通城隍庙内景

现貌

     1999年南通城隍庙迁建于风景秀丽、濠水粼粼的濠东路北首,从仪门、甬道、拜殿、大殿及元辰殿、财神殿,东、西两庑均按原样搬建。续建成山门、戏台、后宫、文昌阁、药王阁、前后东西厢房、耳房、东西回廊。建筑面积两千二百四十八平方米,全部为砖木结构,平房简瓦,古色古香;布局严谨,庭内绿化,仿佛江南园林景色。更具特色者,围墙镂空向濠河借景,铸铁篆书作窗,内容为劝善经句。庙以河为景,河为庙增色。西侧回廊为从战国晏婴到清朝林则徐等十八位清官造像,东侧回廊是道教历代格言碑廊。进深三间,殿宇高崇,梁架精壮,有浓郁的道教特色。

南通城隍庙殿堂

文物

       南通城隍庙大殿主供城隍、六尊将官, 东、西两庑十间设供赏善司、现报司、冤报司、执法司、纠察司、诛心司、催愿司、旌孝司、注生司。镂空墙为铸铁篆字,内容为劝善经句。西迥廊为十八清官图,用大理石雕刻的从战国晏婴到清朝林则徐等十八位清官光辉形象及简介,东迥廊是道教历代格言的碑廊。
城隍庙历代留存下来的文物众多,被称为镇庙之宝的当属明洪武二年的“制诰”,诰封通州城隍为侯爵,原为忠义伯,加封为灵应侯;清同治帝加封通州城隍的“上谕”及“宣威荡寇”的匾额(现仅存照片);四十多扇名人字画镌制的贴墨屏风;清道光帝颁发的“城隍印”,以及韩世忠将军行军打仗时所用的“韩瓶”等等,这些文物不仅承载了城隍庙的历史,也反映了历朝历代对城隍的崇拜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