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道教】“元旦”,一个既古老又新潮的节日

【走进道教】“元旦”,一个既古老又新潮的节日

今天是2021年的第一天——“元旦”。

元旦,古时也称“元日”、“元春”等,旧时风俗,每逢元旦,人们都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道教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驱邪。

所以,宋代大诗人王安石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那么,元旦到底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照搬西方而设立的节日呢?为啥现在中国人庆祝的重点是在农历春节呢?

单单从词义上看,元,首也,旦,日也,元旦合起来就是第一天,把元旦和咱们很多传统节日名称,如中秋、重阳、端午等放在一起毫无违和感。

其实,“元旦”这个词是咱们老祖宗发明的,只不过最初并不是指如今的公历一月一日。

史料记载,“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相关词句。

而“元旦”所对应的具体节日时间在历史上也几经变更,例如,夏朝以孟喜月(一月)为正月,商朝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但不管哪个月份被定为正月,元旦都是指正月初一这天。

如今,元旦特指公历一月一日则是在1912年由中华民国政府确定,1949年后沿用至今。

也就是说,元旦这个词是汉语系内的发明创造,但目前其对应的节日时间是按西方公历来制定的,而历史上元旦的民俗同样有着道教文化的基因烙印。

在中国历史上,不管元旦被定为是哪一天,历代皇朝都会在当天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舞龙灯等。在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和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等娱乐欢庆风俗。

在这些节日习俗中,祭祀自然不用说,其余如守岁,一种说法是源自熬夜迎接道教神灵灶王爷的传说,还有种说法即守夜是依据道教守庚申习惯而演化,以祈求新年有个好身体。

辛亥革命后,元旦就被政府改为公历一月一日,而这些民俗活动也顺理成章地按旧习俗在农历春节除夕夜展开,许多年过去,这些民俗就好像流淌在炎黄子孙血液中一样,从父辈到子辈,再到孙辈…形成了咱们中华民族独特的记忆。

直到今天,对咱们很多老百姓来说,元旦意味着迎新,可以登高,可以祈福,可以畅想很多新的开始。虽然从古至今元旦的对应时间总有变化,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是永远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