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道教】全真派戒律里“五荤三厌”指什么,为何全真道士不吃它们?
道教,古老又神秘的唯一本土宗教,它承载着玄之又玄的道家思想理论,有着众多神秘仙真传说,又与汉民族文化深深融合,可以说,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一张名片。
自东汉时期老祖天师张道陵创立制度性道教以来,距今已近两千年,其间历经唐、宋、明数个朝代的蓬勃发展,在同一个大道信仰之下,也诞生了很多支派,例如宋末全真道的出现,就是道教的一件大事。
时至今日,道教仍然以正一和全真两派为主,在地理位置分布上,大致有着“北全真,南正一”的特点,共同秉承大道、济世渡人。
无论是正一或全真,在信仰上都是相同的,在个人修为上也都提倡清静自然、为而不争,但也有各自的教门戒律约束着言行,两相比较,全真的戒律相对更多一些。
例如在饮食上,正一因为多入世修行,所以除了四不吃以及在祖师诞辰、朔望等宗教节日外通常并无禁忌,但全真则要求必须茹素,在全真《天仙大戒》、《初真戒》等戒律中,就在饮食方面明确了“五荤三厌”不可食用。
今人常误以为“荤”指的是肉类菜肴,但在古代却不是,《说文解字》中“荤,臭菜也”,特指一些味道重口的菜肴,那么道教里五荤指的是哪些呢?
据《太清玉册》记载“一切菜皆可食,但不宜栽,葱、蒜、韭、薤、荽,谓之五荤菜,修道之士不可食。”
这五荤中,葱、蒜、韭不多解释,薤(音谢)又称藠头,葱科植物,荽(音虽)就是常见的香菜,因张骞从西域引进香菜,所以也称胡荽。
那为何道教全真派禁食五荤呢?
全真派以内丹修炼为主,大多出世修行,小编接触过一些全真道友,他们终日打坐内炼,饮食清淡,吐纳和炁之际,如果食用五荤,会因浊气、杂气过多而对丹道修行产生阻碍。
说过“五荤”,那何为“三厌”呢?
广义的“三厌”是指天上飞的鸟类为“天厌”,地上跑的动物为“地厌”,水里的生物为“水厌”。
狭义上的“三厌”则指三种动物,大雁、狗和乌鱼。
孙思邈仙师在《孙真人卫生歌》里写道:“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
这里看出,孙真人认为大雁从一而终,忠贞品质令人折服;乌鱼有知礼反哺之孝令人感动;狗更是当时看家护院的不二之选,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如果吃了这三种动物,天地神明都会不高兴的。
汪星人沉稳老辣,喵星人古灵精怪
最后,依据修行方式的不同,全真和正一两派的戒律也有所区别,正是大道无形、幻化万物,随方设教、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