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道教】穿越老上海,欣赏“沪城八景”中的道观景致

【走进道教】穿越老上海,欣赏“沪城八景”中的道观景致

清代,上海有八处美景,号称“沪城八景”,据乾隆年间(1736-1795)沪人李行南在《申江竹枝词》中所记为:海天旭日、黄浦秋涛、龙华晚钟、吴淞烟雨、石梁夜月、野渡蒹葭、凤楼远眺和江皋霁雪。八景之中,凤楼远眺和江皋霁雪都为道观景致。就让我们穿越回老上海,欣赏这些景致吧!


凤楼远眺

“凤楼”即天后宫,位于侯家浜北(今人民路、新开河路)。南宋以后,上海经济日益发展,来上海的福建商船也日趋频繁,为保平安,他们在离上海老城厢不远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祭祀惠灵夫人的“顺济庙”(俗称“丹凤楼”)。1553年上海为抗御倭寇而兴建城墙,其中位于城墙东北角的万军台正好建在顺济庙处,于是该庙被拆毁。倭寇平息后,上海士绅委托道士顾拱元再在万军台上重建天后宫道观,但仍叫丹凤楼。

当时民众登楼者凭栏纵目,“川原之缭绕,烟云之吐吞,日月之出没,举在眉睫;而冬之雪,秋之涛,尤为伟观”(清康熙《上海县志》)。咸丰三年(1853年)小刀会起义时,丹凤楼损毁。民国元年(1912年)拆城墙时,万军台及丹凤楼均被拆除,“凤楼远眺”之景消失。

江皋霁雪

明万历年间,邑人在西北城墙(今大境路、人民路)箭台上建关帝庙道观。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翻建为三层楼阁式样,道光元年两江总督陶澍在此题“旷观”之匾额。另东有石坊,上有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道光十六年,后任两江总督陈銮为关帝庙题“大千胜境”,楼阁得名“大境阁”,由此盛名兴隆。市民冬日雪后拾级登阁,远眺吴淞江南岸,银装素裹,映衬丽日蓝天,蔚为壮观,得名“江皋霁雪”。民国元年(1912年)拆城墙时,大境阁及30余米城墙幸存,成为上海市区如今仅存的城墙遗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大境阁现为上海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海天旭日

明清时期上海的海滨是一片丛生的芦苇,极目远眺,极远处的海洋和天空连成了一线,清晨东方欲晓,海天相连处露出微微曦光,渐白,呈红,然后旭日冉冉升起,这一自然景观决不亚于今日之“蓬莱日出”。李行南《申江竹枝词》中有一首是这样描绘的:“海日初上恰五更,红光晃漾令人惊。须臾已见腾腾上,碧落分明挂似钲”。原注说:“护塘观日,最为可观。”所说的“护塘”,原为江东海塘。后来护塘淹没,观景点就移到长江与黄浦江汇流处了。


黄浦秋涛

明代陆家嘴,每当秋季潮汐时,海潮倒灌入江,潮水汹涌,是有名的观潮胜地,民间有“陆家嘴上看潮头”之谚。古有“黄浦秋涛”之称,为沪城八景之一。有竹枝词云:“十八潮头最壮观,观潮第一浦江滩,银涛万叠如山涌,两岸花飞卷雪湍。”沧海桑田,黄浦江下游海滨沙涨地扩,陆地向东北延伸,海潮无法倒灌入江,此景渐失。


龙华晚钟

龙华寺位于龙华镇,相传系三国吴大帝孙权于赤乌年间(238~250年)建造。迄今,龙华全寺仍保持着宋代伽兰七堂制。在弥勒殿和天王殿两侧,东建钟楼,西建鼓楼。钟楼上悬挂高3米,对径1.3米的青龙铜钟,人称“龙华晚钟”,是“沪城八景”之一。它与古吴越地区杭州的“南屏晚钟”、苏州的“寒山寺夜钟”鼎足而三。

吴淞烟雨

吴淞口地区,海上云雾携带着蒙蒙雨丝飘入江滨,海、云、天空连成一片,朦胧中又见江面上风帆片片,时隐时现,可与北戴河秦皇岛外的景观媲美。然而旧时的吴淞江(苏州河),因自然环境变换,原来的烟雨朦胧荡然无存。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苏州河经重新整治,两岸重现柳枝婆娑,河面再次泛蓝,才让人能稍稍体会古人笔下“别有归舟烟雨里,迎潮无处泊吴淞”的意境。


石梁夜月

“石梁”指东门外方浜(今东门路)上的石桥。明弘治进士陆深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捐银400两、米千石所建。该桥为拱桥,有3个环洞,24级石阶,栏上刻祥云图案,称“万云桥”。因陆深曾任职国子监,又称“学士桥”。每当中秋夜,皓月当空,水、桥、月相映成趣,尤以“月影穿环”景色最为别致。清末填方浜时,石桥拆除,“石梁夜月”之景不存。

野渡蒹葭
蒹葭,是长在水边的芦苇;“野渡蒹葭”本是描述上海浦南一带莲径苇塘、芦苇摇荡,遍地蒹葭、溪舍渔庄的景象。在那长满蒹葭的水边是一处野渡,驾一叶扁舟,尽享大自然风光。这种宛如图画,充满诗意的农家生活,在以往的上海郊县俯拾皆是,所谓“金风飒飒响回塘,渡口呼船正夕阳。知否侬家烟水外,蓼花红处近渔庄”,可在乡镇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乡村中,已很难再觅到这样的天然野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