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道教】聊聊道教科仪法事中的“上表”

【走进道教】聊聊道教科仪法事中的“上表”

常到庙观中的信众或游客一定会发现,道长们每每在做完科仪法事前都要焚化一个四四方方的纸筒,里面还好像装了一张写满了字的纸,纸筒焚化后,香烟缭绕,焰烬冉起,径达九霄之上。

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道教科仪法事中常见的“上表”。

“上表”,也称为“进表”、“打表”等,那个四四方方的纸筒叫做表筒,里面写满字的纸就是道教疏文,又称文疏。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上表”就是道长们凭内修外炼等将信众所祈求之事禀告给上天,而表筒就仿佛是公文袋,那张文疏也就是公文。

在道教中,“上表”所用文疏的要求和禁忌很多,记得有一年春节期间小道士我在值殿,曾经有信众想请份太岁文疏,却误会了文疏的含义,而直接问我“请问在哪里请太岁文殊菩萨?”

一秒疑问和尴尬后,我领悟到,很多对我们道士或者道教内部习以为常的小知识点其实正是我们日常最需要反复向信众普及的道教常识。

拿“上表”所用文疏来说,不同事由、不同宫阙、不同神灵写法都不一样,主要分表文、疏文、符文、官文等格式,通常都在道教科仪中随金箔焚化呈给神明,以示恭敬。

据传,“上表”最早起源于东汉正一盟威道时期,但目前上表科仪大致从明代沿袭下来,有悠久的传承历史,道乐优美,罡步精湛,节奏跌宕起伏,因此,除却道教信仰层面还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不过,我们也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依靠道教科仪法事中“上表”途径来祈求神明解决,不少人对此都有种误解,认为自己出了香火钱,请道长们做场科仪上个表解下厄便能万事大吉,以俗世中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来妄图与神明交易,这是极不正确的想法,若真能如此,那岂不天下大乱?

道祖老子在《道德真经》中开示众生:天道无亲,唯与善人。

当我们向神明申文奏表之后,更需要时刻审视自己言行,结交善缘、多行善事,一者答谢神恩,二者积累福报。

所以,仅向神明表达祈福解灾的愿望,而不愿身体力行积功累德,就算能解当下之急,过段时间仍会重蹈覆辙,也正如《太上感应篇》中所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