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清明】清明祭祖,慎终思远,继往开来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还有短短一天,清明节就要到来,万物生长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在道教传统和中华文化中,这既是一个重要的民风民俗,也是我们华夏民族缅怀先辈的几个主要祭祀节日之一,与中元节等并称。
回到原点,“清明”一词约始于周代,它最初只是一个重要节气,意味着对春天到来,万物开始生机勃勃的礼赞,同时缅怀过世祖辈,以表追思与怀念。
做为节气,清明本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但竟然与纪念祖先等等攀上联系,蕴含了丰富的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等内容,其中缘由,就不得不提下另外一个古老节日——寒食节了。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重耳贫病交加,饱受艰辛,但在随臣介子推的鼎力相助下,重耳最终返国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后便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一干臣子,却唯独忘了介子推,本就不慕功名利禄的介子推也正好借口辞官,去山中做了一名隐士。
后来,晋文公想寻找介子推出来辅佐自己,但介子推依然拒绝,并在去世时留诗数句,写道:“毕生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晋文公看后羞愧不已,便下令将介子推去世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祭祀亡人。所谓“寒食”,就是以当天不生火、进冷食的方式来纪念逝者。
而后,在漫长历史进程中,清明节逐渐取代了寒食节。
至宋元时期,清明节又融汇了上巳节的民风传统,便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的禁火、冷食民俗与上巳节郊游等习俗活动相融合定型的独特节日。
并一步步随着儒道文化的浸润和影响,清明节更被赋予了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注重孝养父母、和睦家庭,乃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乐生向道等等含义。
时至今日,人们多在这一天祭祀祖先,表达缅怀之情,同时合家踏春出游,又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氛围。
在道教信仰中,天道有承负,祭祖并非小事,而且祖先亡后的安身之处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都有莫大关系,所以对一个家庭来说,清明扫墓是不可轻视的重头戏。
在祭祀祖先时,各地在具体规矩和方式上略有差异,但大体相同,也就是修整先人坟墓、查看是否有沉降漏水等,同时打扫周边卫生,清除杂草,培添新土,然后供奉祭品、焚化冥币或奉上鲜花,以祈求先人庇护子孙和表达对祖辈的孝敬与怀念。
慎终思远,延续祖辈传承,继往开来,终将砥砺前行。
清明节,就是这样一个交织过往、今天、未来的瞬间,得以触碰生命交错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