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奇谈 | 网红主播自杀后被调包“配阴婚”?

古今奇谈 | 网红主播自杀后被调包“配阴婚”?

这个故事很“阴间”,让人有严重的窒息感。
今年10月,年轻漂亮的网红主播“罗小猫猫子”开始照常直播,期间拿出农药提到自杀,在一众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无良网友起哄下香消玉殒。
亲朋悲痛之余,看热闹者已经鸟兽散。


如今,快两个月过去,没想到又因为生前年轻漂亮,她死后的尸体成了“配阴婚”者觊觎的对象,被另一波不法之徒榨取了最后的价值。
如果不是因为天道昭昭,东窗事发,这个可怜的女孩子真的要成为异乡孤魂,仿佛又一个苦等宁采臣的聂小倩。
生前身后都带着世间满满的恶意、贪婪和愚昧。


很多小伙伴由于对道教的了解只局限于神秘性上,像“配阴婚”这种奇奇怪怪的习俗就会不自觉的联想到是不是和道教有关,实际上,小道士我很负责的说,并没有半毛钱关系。

“配阴婚”,也就是“冥婚”,顾名思义,便是为亡者举办婚礼,匹配姻缘,这是传统文化中极其具有历史局限性的特殊习俗。
据史学家考证,冥婚起源于殷商时期,在甲骨文中便有统治者为已故殷王娶冥妇的记载,可谓是后世冥婚的起源和雏形,而此时距离制度性道教成立的东汉末年还有一千多年。

和世间万物相同,冥婚也经历了起源、发展、兴盛、消亡几个阶段,其中尤其令今人想不到的,便是冥婚的兴盛时期,居然是隋唐五代时期,那可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度发达时期,怎么会有冥婚这种想起就怪怪的习俗?


这一方面是由于统治阶层的参与,如唐中宗曾经为韦洞等早亡的亲戚举办冥婚,兴信公主第十四女张氏与李倓阴配冥婚等等,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一定高度,多种文化交织下,在婚姻礼俗方面也表现出更多的自由和开放。

因此,在隋唐时期,冥婚现象不仅在正史、墓志铭、唐代文学作品中留有记载,就连唐代文物遗址中也有冥婚的痕迹……
某种程度上,冥婚似乎已被当时各个社会阶层所接受,并成为一时风尚。

《中国民俗通志·婚嫁志》中这样论述:“之所以形成冥婚这种习俗并盛行不衰,主要原因在于灵魂不灭和‘无妻不继子,无子不继孙’等封建伦理观念影响所致”。
可以说,冥婚是依托在道教等宗教的死后世界观和灵魂永生观基础上结合儒家传统观念而形成的特殊文化现象。


当然,在冥婚存在的漫长历史中,一些民间巫觋常常参与其中并积极撮合,而这些巫觋往往都会借助道教等正统宗教的名号,这可能就是冥婚与道教在现实世界中的唯一联系吧。
此时,当我们谈论冥婚以及所有历史民俗文化现象时,不应以偏概全,过于苛求古人,忽略当时的社会人文环境和历史背景。

但按今天的三观和人文角度衡量来看,“冥婚”习俗犹不可取。
前文网红主播冥婚案中,嫌疑人张某妻子面对记者采访时,轻描淡写地说道:(配阴婚)“就是为了一点财”,“本来事儿不大,就这么点事儿,赶在风口浪尖上就成了事儿”。
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