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和家族保护神

地方和家族保护神

         城隍神:城隍是地方神的一种。如同人间的地方官吏,省城隍即为一省之主,县城隍为一县之主,分管天下地下一省一县之事。城隍之祭,古已有之。《礼记 郊特牲》称天子腊祭八神之一为祭坊和水墉。坊为畜,水庸即为水沟、为泄水。城即墉,隍即水。吴赤乌年间有城隍之祀,六朝以后逐渐普遍。其神往往是地方生前有功德劳绩之人充任。例如:苏州城隍为春申君,上海城隍为秦裕伯等等。唐时文人张说、许远、张九龄、韩愈、杜牧、李商隐等均有祭城隍文,大多为祈雨、求晴、禳灾,诸为本地谋风调雨顺,安居乐业而作。五代后唐康泰年间,始封城隍为王爵,宋时将城隍神列入祀典,于是其祀遍于天下。据《明史 礼志》,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封京都城隍为乘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开封、临濠、太平、和州、滁州等府城隍为王;其余府为鉴察司民城隍威灵公,秩正二品;州为鉴察司民城隍灵佑侯,秩三品;县为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秩四品。洪武三年,去封号,但称某府某州某县城隍神。二十年(1387)改建城隍庙宇如公廨,设座判事,如人间衙门状。清代循明旧制,仍将祀奉城隍列入祀典。清代和民国初年,各地城隍在清明节及阴历七月十五日等节日,均有城隍更衣和出巡之会,俨然如同人间长吏出巡一般。其目的当是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
  土地神:又称土地公、“福德正神”。可以说,在旧中国的土地上,凡是有人烟、村落的,都祀奉土地神。土地之神古称社神。《礼记 祭法》注:“士庶成群,聚而居,其群众满百家以上,得立社,社即土神”。汉代的《风俗通义》引《孝经说》:“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为社而祀之,报功也”。社神一说为男叟,《礼记·郊特牲》“正义”引:“春秋称公社,今人谓社神为社公,故知社是上公”。一说是老妪,《淮南子·说山》高诱注“江淮谓母为社”。民间常有社公、社母合并一起祭祀的。从汉代起,土地神都已有人名,各地分别释为大禹或勾龙。三国时钟山的土地神为蒋子文。沈约迁葬其父于金陵,舍墓为普静寺,故寺僧祀沈约为土地神。据《陔余丛考》,翰林院及吏部所祀的土地神,相传为唐代的韩愈。所有这些土地神,都是先代之有功德者。但由于他们又是山林、川泽之神,因此,他们又是地祗。土地神,实际上就是合地祗、人鬼为一的神灵。宋代起,土地的崇拜逐渐盛行,并有各种封号。明太祖时革除了土地神的各种爵位,而仅称某地之土地神,但民间仍在土地之前加称“王侯、将军、府君和夫人”等等。土地神,主本地民众人寿年丰,水火太平,民众祈土地以“保四方清静,佑五谷丰登”。因此,明代以后成了与普通百姓最接近而又慈善可亲的地神。土地神庙在农村中到处可见,一般规模都很小,有的不过垒上数石成一小龛而已。道教科仪中常要召当境土地,视其为有职任保护土方、效力道法的正神。
灶神:灶神是东厨司命定福灶君的俗称,又称灶君、灶王。灶神之祭,古已有之。《礼记 祭法》篇称:王立七祀,其中有一祀曰灶,庶土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汉代人注,一云“灶者是老妇之祭”,又云:“祝融吴回,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神,托祀于灶。”因此,祀灶或即祀火神和老母之意。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李贤注引《杂五行书》称:“灶神名禪,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道藏·太清部·太上感应篇》注引传云:“灶神状如美人,有六女,即六 玉女。一云,灶有三十六神。有苏吉利妇,姓王名博 。张单妻,字卿吉,六女皆名察治。”清代出现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灶王经》云:昆仑之山,有一老母,独处其中,是名种火之母,能上通天界,下统五行,达于神明。又有五帝灶君和五方五帝灶君夫人。现世所供奉灶神纸马,往往是一对老夫妇的画像,即为灶君及其夫人。汉代以前,灶神所主仅为饮食。汉代起灶神即掌握一家的寿夭祸福。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 微旨》称:“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敬灶全书·真君劝善文》则云:灶君乃东厨司命,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每逢庚申日,上奏玉帝,终月则算。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灾殃。今俗称灶君能考察家人善恶。每年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天,报告天庭,以为祸福之凭。因此,南北风俗均于此日以糖或糯米团子祭灶,以冀粘住灶神之口,则不于玉皇前言人罪恶。祭毕后,将供奉经年的灶神纸马揭下,连同千张元宝,一并焚之。到除夕接神时,再行供奉。至今亦然。
《道藏·洞玄部》收有《东厨司命灯仪》和《太上洞真安灶经》等,道教亦称灶神为“本家司命”,故各家灶神本不相同,各有本姓祖先中有德者任之,以察其子孙之善恶。但此说在民间并不流行。
门神:门神,即守卫门户之神。人居室之门有神,古已有传说,并加祀奉。汉代的门神指神荼(shu)、郁垒(lu )。《论衡》引《山海经》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南朝梁宗 《荆楚岁时记》记述古代湖北湖南地区的风俗,称“岁旦,绘二神披甲持 ,贴于户之左右,左神荼,右郁垒,谓之门神”。因此,张贴门神之俗在六朝时当已形成。后世所绘神荼白脸,喜相;郁垒红脸,怒相,历代相沿。宋末道书《无上黄录大斋立成仪》列门神于神祗之最下位。唐以后的门神所指略有变化,据《三教搜神大全》引,唐太宗不豫,夜闻寝门外鬼魅呼号,太宗以告群臣,秦叔宝奏云:愿同胡敬德(即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伺。太宗准其奏,是夜果然无事。于是命画工绘二人之像悬于宫门,邪祟乃息。后世因袭之,于是秦琼和尉迟敬德永为门神,秦为白脸,尉迟为黑脸。宋代以后,门神的绘制愈加多样,有的戴虎头盔,有的穿袍挂带,旁边另有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皆取美名以迎吉祥。另外,各地方还有一些自己“独创”的门神,如有人将姜太公视做门神,因为传说钟馗撞死于后宰门,所以将他当成后门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