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太平社会的理想-太平的理念

实现太平社会的理想-太平的理念

太平的理念
道教向往太平,早期经典《太平经》正以太平为名,也是以太平为宗旨。当然,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并非道教一家所独有,但道教对此则有自己的特有的理解。
太平的根基是大道流行:太平盛世,人人向往,然而人们碰到的太平世未必多。这儿的原因主要在于大道不行,社会运作不合甚至于违背天道。从道法自然的视角看,要想社会安定,人际关系和谐,就必须法大道,依照万物固有的规律施政行事。《老子》说,“执守大道,天下人都会来归往。归往而不互相伤害,于是大家便和平安泰。(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乎泰。)世界上的争吵扰乱,乃至于暴乱、战争,说到底,都是逆道行事的结果。如果大家都以合道、行道为归宿,便会相互协调,减少摩擦,消弭战祸。
道是无处不在的,其具体表现是随着时间条件而有所不同。然而道本来朴素无华,老子便称之为“朴”。朴散则为器,即大道流行,化生天地人物,有了人类社会,为管理社会,便定下种种规矩制度,就意味着大朴被分割,道散于万事万物。人追逐于外部的事事物物,未免离开大道越来越远,也就是离开自己固有的本性,亦即是所谓德越来越远。分割了的社会和分割了的人性,都不能适应太平社会的要求。因此,建立太平社会,就必须反朴归真,回归于大道赋予人的朴素之性。所以,太平世界是大道流行的世界,建立太平社会,则是一个人性复归的过程。太平的实现意味着人性的圆满完成,人民风俗的美好淳朴。
人际关系实行平等与慈爱的原则:与上面说到的人性的圆满、民风的淳朴相联系,道教所构想的太平社会,人际关系是平等和友爱的。所谓平等,是由人人皆从大道而来所决定的。道教理论家认为,一切众生,道性都一致无二,那么当然平等没有差别。基于这种没有差别的道性,人们从根本上说来,是同本同源的关系,不应生差别心,相互对立相互歧视。这种平等,表现在对别人要由关爱之心,这便是慈爱,〈度人经〉将之具体化为十不,即:不杀(断人性命),不害(伤残别人),不嫉(厌恶别人胜过自己),不妒(憎恨跟自己才能地位相等的人),不淫(非礼发生性关系),不盗(偷窃别人财物),不贪(愿望无厌),不欲(嗜好),不憎(嫌人),不 (猜疑)。在此基础上,还要作到:说话不花巧,口中不出恶语(言无华绮,口无恶声)。于是,人们便能够一视同仁的相互慈爱,不是骨肉也会成为亲人(齐同慈爱,异骨成亲)。认为作到这十不,实现了齐同慈爱,那么就可以达到:“国安民丰,欣乐太平”。显然,这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一千几百年来,道门的高士一直用这样的境界要求自己,为实现它而努力。
尽量避免和消灭战争:太平盛世是没有战争的社会。战争给一般民众带来的总是灾难。特别是那些不义战争,除了无情的杀戮,社会文化的破坏,什么好处也不能留给老百姓。所以道教素来反对战争,尤其是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老子当年就说过:兵革是不祥的东西,大家都怨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老子〉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他指出,凡是大军曾经经过的地方,总是田地荒芜,生满荆棘,大战之后,必定是大灾之年。因此,有道者不能用战事去争强。圣人对于军事,不得已才使用它(不得已而用之)。在这方面,,还是以恬淡为上。即使打了胜仗,也不要自以为美好。将它当美事,等于以杀人为乐。以杀人为乐,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总的来说,道教反对战争,只有当别人或别国悍然发动非正义的战争时,才不得已加以还击。金元之际,道教全真派领袖邱处机见成吉思汗,往往用“不嗜杀”加以劝导,提倡止杀保民。其时蒙古人崛起于大漠,社会发展较迟,争天下依仗武力,战争异常残酷,邱处机能利用适当时机加以劝告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他向大汗解释说:天道是喜好生命,而不喜欢杀害生灵的。顺从天意,上天才会保佑。(《全真第五代宗师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内传》:天道好生而恶杀。止杀保民,乃合天心。顺天者,天必眷佑,降福我家。)近代以来,武器越造越厉害,半个世纪中竟然爆发两次世界大战,其余局部战争也断断续续、此伏彼起。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远过于往昔。当着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燃起之时,道教界人士曾在上海市举行罗天大醮,谴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呼吁恢复和平,解除民众和民族之灾。反对战争提倡人类和平是道教的一贯主张。
均平:道教认为人人皆从大道化育,因而平等,表现在对社会分配等领域的态度上,主张公平,或者说均平。太平理想中,包括着均平的设想。这里讲的均平,不是绝对的平均,而是提倡人人都有通过正当途径获取生活资料、生活财富的权利与机会,反对社会的两极分化。老子认为,自然的法则好象拉弓一样,弦位高乐,就把它压低,低了就把它升高。有余的将它减少,不足的加以补充。现在人所行的法则却不是这样,反而剥夺原本就不足的,用来供奉那有余的。(《老子》七十七章:天之道,加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认为这种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做法不合天道,所以后世的道教一直反对过分的两极分化。《太平经》认为,世界上的财物本来是“天地中和所有”用来共同养育一切人的。富人如果得其财富,不用来周济穷人,那便是“天地之间大不仁人”。认为,天生育民众,使人人都有筋力,可以自食其力取得衣食资料。因此道教反对强取别人之财。
天人合一,保护环境:太平社会不仅体现在人际关系上,野同样体现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社会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自然界之外,相反,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存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安宁人民幸福的基本条件之一。道教从人与天地万物都源出于道气化育的观点出发,强调人与自然合一,尽可能的保护自然而不是人为的破坏自然,从不提征服自然、向自然开战一类口号。在道教的经典中,经常提到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南华真经》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认为从根本上来说,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界的事事物物,都是同一的。从这样的思想出发,道教边提倡服从于自然的天机,而要少用心机。《太平经》中还提出一个以万物皆得生息为富得看法。认为所谓富,是指万物全部备足。天以万物全部生出为富足。所以,上皇的至治之气到来,万二千物种都生出来,才叫做富足。(卷三十五《分别财富法》:富之为言,乃毕备足也。天以万物悉生出为富足。故上皇气出,万二千物悉生出,名为富足。)物种少意味着天地贫,全部物种都受损减少,便是大贫困。天地既贫,人也就跟着贫困。这种将人对环境的自然状态看作富足标志,而不是仅仅将人对环境资源的占有多少做标志的观点,极度强调了保护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所以道教徒居住活动之处,总是,对自然环境保护得 很好。在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今天,道教的这些思想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