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仙真
前面说过,道教的追求是得道成仙。还在西汉时,就有了许多神仙的传说,刘向将之搜集起来,编成《列仙传》。后来,随着修道活动在社会上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道教教团成立后,各教派的历代祖师、重要代表都不断地进入仙人的队伍。所以,神仙谱系的这一部分,是在不断地扩大着的。仙,又称为真人。有时道教中又更加细地将神仙分为神、仙、真三个大等级,每一等级下面又分为九等,共是二十七等。不过,一般的人士对此并不很了解,混称为仙真、神仙。由于他们数量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所以历代都有一些专门的书籍加以记载,称仙传或神仙传。著名的有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唐以后更有《续仙传》、《疑仙传》等对前人所记加以补充,特别是增加了当时新出的神仙名录和事迹。到了宋代,编出《三洞群仙录》记述神仙1054名。元代《历代真仙体道通鉴》53卷,记仙人745名,又续编记宋元时的仙人34,后集记女仙120名。至于重要的有影响的仙真单独列传的也有不少。对此有兴趣深入研究可以参看那些著作,这里仅就影响较大的仙人作些介绍。
张天师
张天师之名,本来是指正一盟威道的创立者张陵,后来也成为天师道嗣法者的泛称。张陵是第一代天师,教内称祖天师。其子张衡继承父业,称为嗣天师,张衡子张鲁则称系天师,祖孙三代和各自的夫人一起合称三师三夫人。他们都被视作神仙。《汉天师世家》、《续汉天师世家》罗列了从祖天师起的六十余代天师事迹。
在天师系统中,最有影响的当然要推祖天师张道陵。作为历史人物,我们在前面已作了介绍。在道教的神仙谱系中,他也占有着要地位。教中称他为六极高明大帝,为玉帝御前四大天师之首。
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为兄弟三人,长名茅盈,次名茅固,季为茅衷。汉景帝时咸阳人。据说成道后乘白鹤分止于茅山三峰各一峰。人称大者所处为大茅峰,次者所处为中茅峰,季者所居为三茅峰,并称太上老君封茅盈为司命真君,固为定录真君,衷为保生真君,合称三茅真君。茅山各道院普遍奉礼祀三茅真君。因为茅山在道教界间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三茅真君的殿宇也建于茅山以外的地区,如上海原来就有三茅阁,奉祀他们,而且每年都要举行香会,抬着真君像上茅山进香。
许真君
许真君名逊,传说为晋时江东句容人,因做过四川旌阳县令,所以世称许旌阳。曾师事吴猛,得道后转为昊猛之师,于东晋太康二年于洪州(今江西南昌)白日飞升。被符录道派净明派尊为祖师,在仙界号为九州都仙大使高明主者。他飞升之后,里人立祠祭祀。宋徽宗时赐庙额为“玉隆万寿”,现庙仍存,当地也常举办庙会。许真君的神迹,主要在于与蛟精作斗争。古人将洪水泛滥看成蛟精作怪,所以要请神仙除蛟。许真君斩蛟故事反映了江西人民根绝洪患的强烈愿望。宋明以后,许真君的名声日隆,被视为玉帝御前的四大天师之一。
八仙
民间最熟悉的仙人群体。古代对于八仙有不同的说法。唐时杜甫有饮中八歌,讲的是八个酒友:贺知章、李适之、李 、崔宗之、李白、张旭和焦遂八人。四川又有“蜀中八仙”之称,指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和尔朱先生。现在讲的八仙,与前两类都不同,是指八位得道高仙张果老、汉钟离、吕洞宾、李铁拐、曹国舅、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他们的故事因为明代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以及大量的民间戏剧如《八仙庆寿》、《八仙过海》、《吕洞宾三上岳阳楼》等而家喻户晓。
八仙具有老幼男女贫富贵贱等不同特征,因此现实生活中不同有都可以从中得到成仙的鼓励,因此对不同的人皆有亲切感。道教宫观常塑有他们的形象,西安八仙宫等则是他们的专庙。
萨守坚
南宋时人。据说他曾得到并宋末极负盛名的五雷正法大师林灵素、王文卿和张继先的传授,从而通晓五雷正法。同时因为戒行严整无瑕可击,感动原想找他报仇的恶神,反而皈依他为徒,后成为著名的道教护法神王灵官,也使得萨守坚在仙界的地位更高。萨守坚曾创有一个行五雷正法为特征的道派西河派,所以他在道门中称为“萨祖”,有多种道法挂在他的名下。在民间,他在宋元时便被尊称为萨天师。明清以后,他被与张陵、葛玄和许逊一起被当作玉皇大帝御前四大天师之一。
五祖七真
指全真道的五位祖师和七位最重要的嗣法者。
五祖是东华帝君王玄甫、阳子钟离权、纯阳子吕洞宾、海蟾子刘操和重阳子王 。当年王重阳创立全真道,据说其法传自钟、吕和刘操一系,而其法的大源则是东华帝君,所以后世将他们与王重阳一起合称全真五祖。因为全真教开始时主要在北方传播,所以又称北五祖,而与在南方传播的金丹南宗的五祖相区别。
七真指王重阳的七大弟子马珏、谭处瑞、刘处玄、王处一、丘处机、郝大通及孙不二。他们七位各传全真的一个支派,也就是七派各自的开山祖师。化去后也都被视为得道高真。在全真教的各个祖庭中,五祖七真常常聚在一处接受祭祀,也常各列自己的专殿或者专庙。
南五祖
金丹派南宗的五位祖师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和白玉蟾。北宋时张伯端受异人指点,修成内丹,写下内丹名著《悟真篇》,成为继《周易参同契》后最为重要的内丹经典。张伯端道号紫阳,他传下的道派主要在南方传播。盖进入南宋后,南北隔绝,其道传于南方也是时势使然。这支道派以传授内丹修行之术为主,五位祖师各留下著作。同时,从陈楠开始,也传习五雷正法,白玉蟾更负盛名。因此在雷法史上,也将白玉蟾当成重要的祖师之一。
众多的女仙
道教的神谱中,女仙数量之多、地位之高,比起其它宗教,显得十分突出。它曲折地反映了,早期道教的妇女观中有较多的尊重妇女的倾向。道教承认妇女有与一男子一样的修仙条件,功德相当,也可以仙界担任地位与男仙相当的仙职,所以女仙的级别也可以很高。因为认为女仙得道,先要去拜见西王母,所以一些记载女仙的书,总是以西王母为中心,五代道士杜光庭编的《墉城集仙录》便是如此。金墉城传说为王母所居之处。书中记王母、玄女以下女仙37人。后世的道书中,也有专记女仙的。
在民间影响比较大的女仙,除西王母外,还有:麻姑。据说她看起来是十八九丽人,实际却已三次见到东海变桑田。民间将她看成长寿的象征,所以经常有麻姑献寿一类表示吉庆的图画。唐颜真卿的书法名作《麻姑仙坛记》的流行,也加速了麻姑名声的传播。魏夫人,即魏华存,三国西晋时人,上清派尊为第一代宗师,所以地位与一般女仙不一样。在仙界的名号称为南岳夫人。谢自然,唐代人,曾师事司马承祯,是属于上清派的道姑。据说她得道后白日升天,居屋周围云缭绕,久久不散。
此外,如前面提到的正一盟威道的三夫人、全真派七真之一的孙不二,等,也都是著名的女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