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道教的起源与产生
道教的产生时期及标志 道教的建立没有一个明显的创教时期,它的史前期很长,创教活动分散而缓慢。一般而言,凡属道家流派、黄老学派及神仙方术的提倡者,都可视为道教的前身。不过,人们一般认为东汉末年是它的初创期。其最早的组织形式是民间性道教,主要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另外,人们还把《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思想尔注》等看作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
太平道和正一盟威道 正一盟威道创立于东汉顺帝时,当时张陵在鹤鸣山,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吸收巴蜀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后汉书》和《三国志》等书中记载,此教派要求信道者或有病者交五斗米,因此教外人称他们为五斗米道。张陵死后,其子(张衡)、其孙(孙鲁)继承他的事业在川西和陕南一带传道。后人合称他们三人为“三张”。因奉张道陵为天师,所以正一盟威道又称天师道。
太平道于汉灵帝时,由侍奉黄老之道的张角创立。他以《太平经》(一说为《太平经》之前身《太平清领书》)为主要的经典,以符水咒语治病,受到百姓的推崇。于是派遣弟子八人代表他分赴各地,以善道教化天下。十余年间,遂有教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设置三十六方,各立主帅。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积极准备发动起义。汉灵帝中平八年(184年)由于叛徒告密,遂仓促提前起义。因义军皆裹黄巾,世称黄巾起义,太平道成为当时农民起义的旗帜。起义失败后,太平道受到镇压,逐渐衰微,其道派后世遂无传者。
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15年),张鲁归降曹营,拜相封侯,正一盟威道得以合法传播,影响日增。东汉以后,以正一盟威道即天师道为中坚的道教,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积极的参与社会生活。但由于他们主要还是以民间宗教团体的形式出现,内部组织散乱,理论体系没有很好建立,多“以鬼道教民”,于是使组织处于流散的状态。
道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它的产生首先与汉末混乱的政治局面有关。东汉顺帝以后的中国社会政治腐败,外戚、宦官专权、经济活动受到破坏,给下层百姓带来苦难。人们出于对现实的失望,要求新的社会归属,以便在乱世中得到保全。民间道教能为信徒创造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又因在教内提倡互助、救济,保证了教民的精神需求,对民众有相当的吸引力。另外又由于汉代而来儒学被神秘化与烦琐化,失去其原有的生命力,致使鬼神崇拜、谶纬神学极为盛行,整个社会笼罩在宗教神秘主义的气氛中。这些都为道教产生提供了气候和土壤。此外,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也给予一些神仙方士创立道教提供启示与借鉴,从某种意义上可说,道教的产生也是对于这种外来文化的回应和抵制。
初期道教的思想文化渊源 道教的思想文化渊源,杂而多端,总起来看,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1)道家思想。道教崇“道”,从宗教的角度把它说成是神异之物,认为它灵而有信,并把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奉作为教主。
(2)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如《太平经》等道经都继承儒家的旨趣,肯定天、地、君、父、师信仰和重要,并把维护礼教作为头等教戒。
(3)神仙传说和成仙方术。中国盛行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他们都是道教诞生的温床。自先秦延续而来的自然神灵,以后为道教所吸收,演变为道教的尊神,因祈福免祸之需,产生道教的祈禳、禁咒等方术。另外道教中人还将求仙方术作为其修炼的基本方式,并继承神仙家,追求“长生不死”、“肉体成仙”的境界。
(4)黄老思想。道教中人以道家的“清净无为,恬淡寡欲”为主旨,并结合各家各派的部分内容。
(5)阴阳五行化的谶纬之学。董仲舒 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宗天神学和随之而起的谶纬神学都被道教所吸收。同时《易学》和阴阳五行的思想在后来的道教中用于阐发内外丹法。
这些思想文化渊源的由来,或许也与道教产生于古代荆楚、巴蜀、燕齐等地区有关。
早期道教特征 其时之道教,教派组织机构相对简单,经济措施与法律措施均较宽松,主要通过符咒和三官(天、地、水)信仰吸引群众。这些做法对保持社会的一方安定和生产发展,起到良好作用。
总之,道教从其初创之日起,便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以后的岁月里,它不仅作为一种宗教,而且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而存在。它给予民众(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精神面貌,对于我们民族的心理、风俗习惯、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医药卫生甚至政治经济生活,都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