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人文景观——宫观
讲到洞天,就要提到其中的道教建筑。在原来的洞天福地,以及其他有道教徒活动的区域,一般都有供奉神仙为主要内容的庙宇,它们有庙、庵、坛、堂、观、宫等各自的称呼,总称为宫观。宫观既有建于名山,或较为幽僻的乡村,也有建于都市,总之,是遍布于神州大地。凡是现在仍然兴盛的洞天福地,都有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的宫观乃至于宫观群。它们是洞天福地道教内容的主要表徵,是洞天仍然活着的表现,也是人们进入洞天朝香或者旅游的主要落脚点,主要的朝圣之处。
宫观的形成,有其历史过程。道教在东汉形成时,就有道士修道、祀神、举行宗教仪式的专门场所。太平道称“茅室”、“幽室”、“精舍”和“靖舍”等,正一盟威道则称“静室”、“靖”、“草屋”等。从这些名称可想而知,其场所的建筑和设置简朴,环境幽静,用途也比较单一。魏晋以后,道教的宗教活动逐渐繁复,道士同普通道教徒的关系逐渐松散,宗教活动的场所的功能也渐趋多样而有区别。一般说,民家称“靖”,师家为“治”,山居道士称“靖庐”。帝王设于都邑的修道祀神场所,南朝称“馆”,北朝称“观”。唐代初年,以“观”统称道教的宗教场所。徐坚编的《初学记》第二十三卷“道士部”有“观四”、“寺八”,以“观”名道教修道和奉祀的场所。另在卷二十四“居处部”有“宫三”,称“《释名》云:宫,穹也。言屋见于垣上,穹崇然也。《周易》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代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汉来尊者以为帝号,下乃避之也”。因此,唐时,“宫”还是皇帝居处的专用名词。后来,唐玄宗视道士为宗族,视太上老君为先祖,因而道教供奉老子的场所也沿用王族所居的“宫”字。唐玄宗天宝二年,“改西京玄元庙为太清宫,东京为太微宫,天下都郡为紫郡宫”。唐宋以后,道教“宫观”之称基本定型。《道书援神契》的“宫观”条,称“古者王侯之居,皆曰宫城门之两旁高楼谓之观,殿堂分东西阶,连以门庑,宗庙亦然,今天尊殿与大成殿,同古之制也。《诗》曰:雍雍在宫。《传》曰:遂登观台。”因此,道教称“宫观”的意思就是指具有人间尊者身份的神灵所居之处,道士在此修道奉祀就能高瞻远瞩,纵观天地人间,超凡出世。金元以后,全真派融合三教,亦称其修道场所为“庵”、“堂”,有些道教场所也径称为仙坛,不过当总称道教的庙宇时,都以宫观概言之。因此习惯上,用宫观来指称道教的神庙,而与佛教寺院之称,基督教教堂之称,伊斯兰教清真寺之称相区别。
宫观主要的功能乃是道教徒修道、敬神和举行各类宗教仪式活动的专门场地。一般都采用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宫观内常塑有神像,以供信众崇拜和瞻仰。由于道教是以主神信仰为特征、同时信仰多神的宗教,宫观里的神像往往数量很多。小型的宫观,或只祀一神,但稍大的宫观,都供有多神。比如北京白云观,进山门后,主要的神仙殿堂沿中轴线排列。过灵官殿,到老律堂,是供奉全真七子的地方,其最后一重大殿上层供三清,下层祀四御。中轴线两旁则是众多的偏殿,其中如财神殿供文武财神,药王殿供药王孙思邈,救苦殿供太乙救苦天尊,文昌殿供文昌帝君,等等。这些布置,都体现了道教的教义思想和神谱的特征。
同时,宫观又是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各种道教文化荟萃之区。上面说到的神像本身是道教文化的体现,有的神像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有的则经历了数百年乃千年的沧桑,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宫观中还有道士在开展各种宗教活动,道士们的动也是活灵活现的道教文化。在不少宫观中还有许多壁画、文物,殿堂的楹联则常垂人生哲理,给人以启示。总的来说,宫观是道教文化的大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