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诗歌的创作形式
出于传道的目的而创作的道教诗歌,大多缺乏文学性和美感。但也有相当部分的道教诗歌出自一些具有相当文学修养的道中之人之手,其中不乏有诗中佳作。这些道家诗歌从其产生的缘由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道教虽然在内心修养上强调戒欲离情,但是当道人具体进入创作状态时,便不自觉地流露出内心的情感来。我们看到许多道人在叙述修道方法时往往因物萌感,将所表达的修行方法寄托于某一物的描写之中。如萧廷之《茅庐得意歌》:
茅庐七尺高,横过九尺阔。消闲一主人,怕客来恼恬。饥则淡饭三五匙,
困则和衣睡一歇。为爱此消闲,万事都摆脱。夜夜曲江头,掬水弄明月。
两脚翻来坳乾斗,定息凝神入气穴。琼浆酝就从天降,流便舌端甘似蜜。……
十月脱胎吞入腹,九转功夫在一时。莫将火候为儿戏,须共神仙仔细推。
返中若也差毫发,汞走铅飞不交结……
这一首杂诗旨在说明内丹修炼时火候之操持,但作者没有平铺直叙,更没有在作品一开始便教人如何修炼,而是从茅庐的高阔等外部特征的描写入手。接着,诗人叙述自己在茅庐中的修炼和生活情景,表现自己对宁静的茅庐生活的追求,然后才正面写到内丹修炼的境界和操持的方法。这种写法使作品带上了浓厚的道人修丹气息。
道友相聚,唱和酬答
由于教派组织的制约,道人的修行活动带有集体化的特点。即使是那些癖好个人隐修的所谓“散仙”,也常有出室云游,同其他修道者的接触。而同一个山头的道人,彼此间相聚的机会就更多了。当他们相聚时,往往会表现得道兴大发,从而吟诗作赋,你唱我和。在其唱和之作中,有相当部分是交流养性炼行的方法、感受和经验的。如《赠谵高士辞往武夷歌》即属此意,作者表达了自己对道友的深情厚意。不过这种情感并不是直露的,而是通过介绍养生炼行修丹的经验来体现的:
君且听,我试说。语无多,真妙决。夜深龙吟虎啸时,急驾河车无暂歇。
须臾般入泥丸顶,进火玉炉烹似雪。华池神水湛澄澄,浇灌黄芽应时节。
显然,其中介绍的是还丹搬运工夫。诗人通过比喻、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应用,把本来难于言说的真气运行路线及至妙的境界呈现出来了。表面看来,诗人并没有应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词汇,但因为在道门中介绍修道经验,这乃是最为宝贵的。所以,笔触之下,实露真情。
再看另一首《赠潘高士》:
冬至炼朱砂,夏至炼水银。常使居土釜,莫令铅汞分。
子母既相感,火候常温温。如是既久久,功成升紫云。
其中所用的词汇多为仙家隐语。起特点是借用外丹术语说内丹炼养。所谓朱砂、水银象征体内阴阳二气。因为冬至一阳始生,而主少色红,其性阳,所以说“冬至炼朱砂”。因为夏至一阴始生,而水银色白,其性阴,所以说“夏至炼水银”。由于作者多用隐语,然与一般世人所理解的含义又有不同,所以当这些隐语被赋予新的意义时,作品也就增加了新的意象。这样就体现了道教诗的“含蓄中的现象,现象中的含蓄”之又一特色。
读经偶得,随笔成章
道人为了提高自身的方术,使其修身养性炼行的活动有理可依、有法可循,以便让自己的试验与前人的记载相印证,往往结合具体活动,反复阅读前人的著述,有了感想,便即时记录。这类作品中,有相当一些部分是以文学形式来表现“仙术”实施过程和要点的。如萧廷之《周易参同契》:
复临泰壮缺乾兮,六阳左旋;垢循否观剥坤兮,六阴右转。
百八十阳兮,日宫春色。百八十阴兮,月殿秋光。
月不自明,由日以受其明;日之有耀,因月发起光。
互为室宅,脚显精神。
这一段主要是叙述作者对《周易参同契》以“十二消息卦”分纳于“纳甲”六卦之间的经文的理解。作品继承了“骚体赋”的手法,通过日月交替运行之象征,以凝练的笔调,将十二消息卦之六阴、六阳往来交变特点揭示出来。这对于领会炼丹中的阴阳转结关系,无疑是有帮助的。
辞别回顾,告语弟子
这里所谓“辞别”是指“告别人间”。道家以为经过一定层次,一定阶段的形体与伦理道德的修行就可以脱胎换骨、冲举玉清的胜境。因此,许多道人到了晚年,往往寻找一个吉日良辰,更衣沐浴,然后辟谷绝食,盘腿打坐,以求“羽化”与“尸解”。而在他们辞别人世之际,往往也会对自己一生的修道实践进行回顾,于是浮想联翩,写下“临行”之“至言”,以赠弟子。另外,有些道教炼师往往还在准备羽化的时候,召集徒弟,一起开个赛诗会,将自己的修行感想向徒弟们传授。这些活动也就成就了不少文学作品。如《罗浮翠虚吟》以七言诗的形式抒写修真情怀,诗云:
嘉定壬申八月秋,翠虚真人罗浮。眼前万事去如水,田地何异一浮区?
五将脱形归玉阙,遂以金丹火候诀,说以琼山白玉蟾,使之深识造化骨。
道光真人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指示铅汞两个字,所谓真的玄中玄。
从这一首诗看出,作者为什么会在临别时语重心长的向高徒传授秘法,其实是继承了先师传统的。作者为了把还丹秘法向弟子和盘托出,采用了各种文学手法,他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内在描写与外在描写、宏观描写与微观描写结合起来,从而使内丹的“复命归根”奥义比较形象的得到揭示。尽管诗中带有金丹道派南宗主内丹、旁斥法门的鲜明思想倾向,但由于作者结合了自己的具体修行实践和感受,尽可能的采纳了与此有关的意想群,因此使诗篇具有了理、象相兼的特点。
以上可以看出,道诗的创作形式与传统诗歌的创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所以严格区分二者是比较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