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02
8 月 2021
走进道教 | "世界宗教的博物馆"申遗成功,“老子”缘何“天下第一”?

前几天,我国世界遗产提名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经升至56项。


泉州,一座可以让你感慨时光倒流的城市,既是福建著名侨乡,更是千年文化古城。
可在福建,论名头,它不及省会福州,论风头,又不及邻居厦门。
但这样一个略显低调的城市,经济总额连续22年稳居福建首位,像我们熟知的晋江、石狮、南安、安溪等等经济强县市均为泉州所辖。
像极了内敛不炫富,喜欢穿拖鞋的闽南阿伯。

在宗教信仰方面,纵横商场的泉州人尤其不甘人后。
网上曾经有个段子:你对泉州人说早上六点去机场接明星,大概率没人会去,但你要跟他说早上六点去接神明,他四点钟就已经来排队了。

如此厚重的信仰基础下,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
在泉州现存宗教文化中,除了常见的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外,还留有景教、印度教、摩尼教、日本教和拜物教、犹太教等诸多宗教,“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誉并不是空穴来风。

“泉州”这个城市的名称和道教也有些许关联。
据传,在汉人“平闽”之前,在府城东北有座高山,是东越王等少数民族曾经居住的地方,该山上有清源洞,还叫纯阳洞,在少数民族迁出后有道人在此修身养性,纯阳洞周围有一眼泉水,滋养地方,越来越多人围绕此泉此山居住,慢慢地,山被称为清源山,城被叫做泉州。

本次泉州申遗的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中,与道教文化联系密切的有:真武庙,老君岩造像等。
真武庙,顾名思义,供奉道教神明玄天上帝真武祖师,始建于南宋,庙前有露庭,古榕蔽荫,微风习习,原为泉州一大胜境。

而老君岩造像则更鼎鼎大名,被称为“老子天下第一”。
老君岩造像即道祖老子石像,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为老君爷像,坐落于清源山景区内。

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造型为老君爷身披道袍而坐,左足上屈作蹲状,右足前伸平放屈至前身,左手依膝平放,右手凭几,食指与小指微前倾,似能弹物,面额丰润圆亮,两眼深邃,双耳垂肩,脸含笑容,长髯飘动,胸前惜已略残,整座雕像极具神韵,匠师非常生动自然地刻画出他仙风道骨和慈祥安乐的神态,堪称宋代石雕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由于它是中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也最高大的的道祖老子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戏称之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符其实。

旧时,在老君石像外围,有一座宏大的道观围护,规模宏伟、殿堂林立的道教建筑颇为壮观,后来道观被焚毁,老君石像便露天屹立,仿佛与大自然浑为一体,横亘天地之间。
如今,清源山景区游客仍然不断,老君像前面的香炉边摆放着道长们为方便香客而放置的环保香,时不时有游客要上香,就直接拿起几根点燃,也不用捐功德,叩拜后,插进香炉,心灵就多了一份平静和希冀。
古往今来,人事代谢,老君爷就这样默默地凝视着人世间的一切。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0
7 月 2021
特别报道 | “南京告急”?疫情面前我们众志成城!

这些天,除了河南暴雨和烟花台风之外,南京疫情也尤为让我们牵挂。

真是“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
截止至7/29下午,南京疫情传播链已超200人,南京机场疫情传播链共涉及7省16市。

这场疫情持续至今,不仅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诸多影响,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的心理,很多朋友提起疫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担心等负面情绪。实则,对待疫情保持一定的紧张和重视是需要的,但是不必过度。

以咱们上海为例,政府领导科学防控,疫情信息透明公开,上海发布及时准确,被市民们亲切地称呼为“上海速度”。
相对而言,我们普通市民需要做的其实就是配合、个人防护和信任


也就是:积极配合政府的调度和安排,以大局为重,不信谣,不传谣,相信党和政府领导的同时做好个人防护,不给国家添乱。

面对疫情,我们道教徒还需坚持正信正行,怀齐同慈爱之心,行异骨成亲之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利益众生、帮助他人。我们还要志心祈福,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终将战胜疫情。
为此,上海城隍庙郑重提醒所有道众和信徒都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始终坚持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特别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人员较为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到医院就诊以及出现呼吸道症状时,都应自觉佩戴口罩,并且注意保持手卫生,不用脏手触摸眼口鼻。让个人防护成为日常行为的标配,让健康习惯成为每个市民的“无形防护服”。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面对疫情,我们全国人民上下齐心,众志成城,终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29
7 月 2021
走进道教| 还有九天,就是“鬼月”,你怕“鬼”吗?

还有几天便是农历七月,也就是俗称的“鬼月”,又因为道教文化里,中元地官于七月十五日赦罪阴阳两界,故冥府大开,百鬼夜行,所以民间也常常将这一天叫做“鬼节”。

故老相传,在鬼节这一天,很多小孩子能看见不干净的东西,家长们可千万别不当一回事!

例如,曾经有个信众朋友说他儿子小时候就经常看到两个小孩站在他家空调上,把他们一家人吓得七荤八素,又是请法师又是找风水先生的,各种灵魂操作也没用,儿子坚持说空调上有两小孩。
无奈之中,信众朋友诚惶诚恐地便宜卖掉徐家汇的房子,搬到莘庄。
直到儿子长大后,他才知道当年儿子看到空调上的两个小孩是海尔兄弟…

当然了,这是个段子,只是为了让小伙伴们乐呵乐呵。

不过,民间确实流传了很多关于七月和中元节的各种禁忌,例如晾晒的衣服要及时收回来,不在室外过夜;八字轻的人和小朋友们晚上尽量不要出门;十字路口焚化的纸钱灰烬不要故意去踩等等。
这一切,其实都源自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恐惧心理——怕鬼。

在道教信仰中,鬼指人死后的灵魂,为什么叫鬼呢?古人给出答案:“鬼,归也”,也就是人死后成鬼(归),回到生命最初的地方。
古人这个解释听起来诗情画意,也很富有哲理,既然鬼就是归,那我们早晚有一天都要回到这个生命的起初,谁又怕谁呢?

有不少古人们也的确这么想的。
我们都读过《宋定伯捉鬼》,课文里一个思想单纯有啥说啥的老鬼被胆大腹黑的人类宋定伯变成山羊给卖了,是的,给卖了…
小时候读完全文,很受鼓励,心中暗想,只要胆大心细开动智慧的大脑就可以战胜一切妖魔鬼怪,今天再琢磨一下,却依稀觉得老谋深算的糟老头子宋定伯才真是人中之人,鬼中之鬼。

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记录了他老爸告诫他不必怕鬼的一段说辞。
当时纪晓岚在福州任职,所居住的衙门是原明朝官府所在,曾经在此杀害过很多无辜百姓,于是有个房间一直闹鬼,家里很多奴仆都深受其扰。

纪晓岚父亲听说后就搬到闹鬼房间居住,几天下来毫发无损,纪晓岚来问询,于是纪父便告诉纪晓岚他为什么不怕鬼:
鬼不侵正,正人君子之气就是正气、阳气。鬼必然是怕人的,因为阴气总是胜不过阳气。假如有人被鬼所侵犯,那必是因为他的阳气敌不过阴气,世间人常常误以为阳气盛就是指血气壮、性情粗暴等等,这是不对的。

实际上,如果一个人慈祥和蔼、坦诚清白、公正刚直等等,这些都是阳气,但如果心里怀着惨毒凶狠、阴险狡诈、自私谄曲等等,这便是阴气。
遇到邪魔鬼魅,一身正气、阳气的人就好比炽热的炉火,无论多坚固的冰冻也会融化。你(纪晓岚)读了那么多书,曾见过史传里有品行端正博学的人被鬼魅侵袭的记载吗?
后来,纪晓岚时常回忆起纪父这段话,直至今日,其实同样可以给怕鬼的朋友们平添几分勇气。

回到道教信仰中,天地万物的生长枯荣,都是阴阳二气相互轮转的结果,鬼也一样。
虽然阴阳两隔,人鬼殊途,却是彼此互生且缺一不可的存在,没有孰高孰低。

遥想祖天师立教之初,常被称为“鬼道”,其道徒名为“鬼卒”,就是因为天师道善于驱神御鬼之术。据李膺《蜀记》记载,祖天师在鹤鸣山学道,“避病疟于丘社之中,得咒鬼之术书,为之,遂解使鬼法”。
时至今日,道门传承的诸多讳字中常有“鬼”字偏旁,体现的仍是对鬼之力量的借用。

可见,在道教信仰中,鬼不仅绝不可怕,甚至在某种特殊机缘下,还可以成为修道弘法的助力。
实际上,“怕鬼”并不是中国人特有的恐惧,在全世界各地都流传着鬼怪精灵的吓人传说。

说到底,人类对于未知、新奇、不可掌控的种种事物和现象当做危险并做出适度防御,是一种维持生存的心理机制。
回看几千年的人类历史,某种程度上,正因为心存对鬼的恐惧和对神的崇敬,人类的道德才能守住底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跌跌撞撞中一步步走到今天。
这样一想,“怕鬼”,也没什么不好。

PS:上海城隍庙依例在辛丑年中元节期间举行“中元普度消灾平安大醮”,以弘道宣化、普度幽魂、济物利人,为亡者消灾灭罪、拔苦予乐,以使人界平安祥和。信众可通过本庙信众服务系统登记参加法会,诚心可格圣心,所祈亦达天听。
法会时间:辛丑年农历七月十三——七月十五(公历8月20日——8月22日)
报名方式:网络登记方式为公众号底部点击“庙观服务”→点击“近期法会”→点击“中元普度”或“太平公醮”后填写相关资料随喜功德后点击“提交”,见下图。
注:中元普度为超度亡灵,太平公醮为本人消灾祈福,两者可同时登记,也可单独参与。

因为中元普度登记上比其他法会稍稍复杂一些,这里再简单说明一下。

举个栗子:如张三(阳上人)要祭祀父亲,就在被祭祀人那里选择先父先母,接着祭主阳上人信息那里填写张三,如果有弟弟张四五六 ,都可以填写上,然后点击添加牌位,再随喜功德,便可以啦!

本页填写完毕,确定登记牌位数量和随喜功德后便可以提交参与法会。


24
7 月 2021
庙观新闻 | 上海城隍庙向河南灾区捐赠善款100万元

灾难无情人有情,八方支援献爱心。7月23日上午,上海城隍庙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巧林道长代表本庙向河南灾区捐赠善款100万元,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周珊珊接受捐赠,并向城隍庙颁发荣誉奖牌。这笔款项将专项用于援助当地受灾民众。黄浦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民宗办主任徐惠江,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上海城隍庙住持吉宏忠道长在现场共同见证。


7月中旬以来,河南郑州、新乡、鹤壁等地区出现极端强降雨,引发洪涝特别重大灾害,给当地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灾情牵动着上海城隍庙全体道众的心。刘巧林道长表示,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为抗洪救灾汇聚的大爱力量是无穷的。上海城隍庙将积极参与其中,为灾区民众提供更多帮助,体现“天灾无情人间有爱”的宗旨,与灾区人民一道,同舟共济,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