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道教的改革和与戒规科仪的完善

魏晋南北朝:道教的改革和与戒规科仪的完善

魏晋之际道教的传播与分化 汉末至魏晋时期,天下大乱,中央政权对全国失去控制,老百姓无所适从,往往投靠宗教,使宗教得到发展的良好时机。魏武帝曹操,鉴于汉末农民起义利用宗教发动和组织群众的教训,对民间道教和巫祝祭祀活动采取了严厉打击和防范的措施。他在正一盟威道领袖张鲁投降之后,一方面对张鲁及其五子和他的臣僚拜官封侯,利用其影响笼络群众;另一方面又调虎离山,把张鲁及其子女和臣僚以及汉中人民大量北迁,瓦解了这一教派的根据地。于是此教派内部开始分化,在张鲁死后,北迁后的祭酒主者们人人各自设治传教。这样,这个道教教派在北方广泛传播的同时,同时又陷入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思想紊乱的状态。
由于汉末至三国两晋时,江南在历次战乱中所受破坏较小,于是自三国以来,江南的道教发展逐渐超过中原与巴蜀,成为后来道教复兴的基地。根据有关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间,先后传入江东的有属于太平道支派的干君道、帛家道,属于天师道支派的李家道、清水道、杜子恭道等。
南北朝时道教的改革 在道教史上,东晋南北朝是一段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道教中人出入权贵之门,受到门阀士族阶级思想意识和生活情趣的影响。其中一些人意识到只有脱去鬼道的旧壳、充实仙道的内涵,才能更好的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上升为正统的官方宗教。也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根基深厚、咄咄逼人的佛教的竞争。于是一些人便开始从事相应的变革。当时的中国南方,是道教发生变革的主要地区。
其时首先出现的是两晋之际集道教“丹鼎派”之大成的葛洪(286-363,字雅川,自号抱朴子)。原始道教主要以符水为人治病,具有救世度人的利他性。而葛洪则将此等观念引向神仙传统,强调个人的度世成仙。他于所著《抱朴子》中,论证了人能成仙的依据,研究人的成仙方法。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农民的反抗性,另外也能满足统治阶层的长生愿望。他深受玄学贵无派的影响,以“玄”为世界本体;同时讲究道教徒为人处世原则,增加了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倾向比重,为道教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南北朝时代,五斗米道之后身新天师道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宗教改革活动,它们分别是北魏寇谦之(363-448,字辅真)领导的“清整道教”与陆静修(406-477,字元德)主持的重整南方天师道(即五斗米道)。其中寇谦之奉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宣传上有三十六天,下有三十六土,天有三十宫,宫中皆有主神,并有辅佐主神的其他神仙和翼从。另外,他还改变了原先此教派的租米钱税制和房中术的做法,以清虚为本旨吸取儒家礼教,强调通过养生修炼达到长生不老,同时重视符录、斋戒沐浴、烧炼金丹、制定召神劾鬼科仪。陆静修则以广收道经,集经戒、方药、符图分为三洞,奠定《道藏》基础为著名。由于他们能为道教规定斋戒科仪,制定出较为完整的教义、戒律,制定教会组织秩序,从而完成了其宗教体系的创立过程。而由于他们在创制道教教义过程中,都能注意与儒学思想的配合,所以能够受到朝廷的支持。如寇氏曾使所处之北魏太武帝在京城设天师道场,改国号为太平真君,并亲至道场受符箓。而陆氏则在所处之刘宋收母后为徒,并在宣教活动的经费与场所等方面,得到宋明帝等人的支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清派的代表人物陶弘景,他在隐居茅山期间,除有很多道教著述之外,还编撰带有教派史性质的《真诰》,写出《真灵位业图》一书,对道教崇信的神仙作了系统化的工作。这样,经过他的整理,道教大致拥有了一个等级有序、统属分明的庞大神仙谱系。这个神谱大体上已具备了后来道教以三清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为首的神灵崇拜体系的轮廓。
他们的努力结果是使道教成为足以同儒释并立的宗教组织,并在全国各地形成不同的道教教派体系,使此派团体在社会上形成重要的影响。所以后人普遍认为,虽然道教形成于东汉,但其基本格局的奠定,实完成于魏晋南北朝。
戒规科仪制定的完善 道教在充实发展自身教义的同时,其戒规仪义也更加完备。晋宋间问世的三洞四辅诸经中,已载有各种戒律,凡道士日常修行及生活起居的各方面,都有相应的戒规。为了保证道士严格遵守教戒,一心修缮立功,同时也为了更好以宗教的形式参与社会活动,扩大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道教在东晋南朝还加强了斋醮仪式的制定与完善。其中陆修静对道教仪式的完善化和成熟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陆修静改革天师道,首先从整理道经、构造“三洞真经”(洞真《上清经》,洞玄《灵宝经》,洞神《三皇经》)体系开始的。这些经文中大量吸收当时翻译过来的佛经义理,如涅磐轮回、因缘业报观念、阴司三界之说等等。另外,他们对儒家的道德规范、仪法制度和佛教的戒律仪规,也大量吸收改造。应当说道教的规戒、斋醮科仪、宫观生活制度等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