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庙轶闻】从史料中感受上海城隍出巡

【邑庙轶闻】从史料中感受上海城隍出巡
道教信仰中,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为“厉”,厉鬼无法安宁,便要给生人带来灾祸。如无人祭祀,“厉”便由国家设立“厉坛”作为专门场所负责安抚。明朝年间普遍推行道教的城隍制度,于洪武三年(1370),规定各级政府一律在各自的治所设立厉坛,负责祭祀辖区内的厉鬼;后来又确定,府州县乡各级厉坛每年祭祀三次,在清明日、七月十五中元日、十月朔日举行。城隍是主管一地生灵之神,因此官员主持祭厉时,便要在厉坛上摆放同级城隍的神位。民间把迎请城隍神位到厉坛的过程,逐渐发展成为城隍对辖区的巡视。信众配合每次巡视举办迎神赛会,一年三次,这就是三巡会的由来。清代上海城隍庙的香火特盛,三巡会也就办得特别隆重。作为大型道教信仰活动,需要有民间组织力量和经济力量作支撑;而上海作为一个繁华的工商城市,在这些方面正好具有突出的优势。

清末上海城隍庙外景

 

出巡活动

       清朝时,“三巡会”已发展了一套成熟的仪制。活动特色分明,热闹非凡,成为全民信仰的节日。

出巡的上一天,在金山神主大殿前搭起一座暖阁,其中设置公案。出巡当日中午前,举行“排堂”仪式,将城隍神像从城隍殿请出;城隍和四司神像预先换了新的锦袍,坐轿出堂,接受随从出巡的书吏、皂快、马快、红班、军健等人物一一参拜。官员宣读牒文,之后由值堂人将会中“犯人”的名册呈案,由传事人逐一唱名,解差立在中庭报声“解到”。唱名既毕,城隍便出牌宣告派新江、长人、高昌、财帛四司赈济各厉坛,然后颁发出门的方向和出巡的路由。
出巡的阵势庞大,每次阵型组合也会有变化,较为盛大的阵型包括:先有二十四匹高头大马分列街路两旁“执事开道”,马上大汉身穿特制衣帽,腰佩刺刀,肩背大朴刀;紧跟的是三班六房中的捕头和捕快,手持手铐、脚镣;接着八面开道大铜锣,每面锣有40来斤;接着是十六名吹号手,后面是三十六节舞龙队;接着是十六人抬的大抬阁,上面演戏;还有每船八名杠夫的鼓船队、用八根竹竿张起的锦缎大图、旗锣队、花灯队、香车队、宝马队、高跷队、无底手扶的彩船队、擎多层联灯的联灯队、香亭、精武护卫司、擎长柄香油彩灯的柱司;再后才是城隍仪仗队,包括手执竿棒喝道的“清道夫”即使命,后跟放铳手若干,后继数十名面执事牌;其后是数十名三班六房中的侍值者;然后是城隍神的八抬大轿;四司则是二人抬的小轿。
巡游的线路每次都不一样,但是也有规律,除了起点和终点在城隍庙外,途中必须经过上海道署(今巡道街、金坛路)、海防厅(今方浜中路45弄福昌里)、上海县衙(四牌楼附近)、参将署(今蓬莱路河南路口)、守备署(今尚文路河南路之间)。线路一般在前一天公布,沿途设多个祭祀点,供民众祭祀,以求保平安顺利。路旁迎候的人们得知城隍将到,便纷纷跪下迎接。每到一个祭祀点,城隍都小停片刻。出巡队伍按照颁定的路由绕行,最后到城外的厉坛去赈济,由知县宣读祭文。夜间再按照“夜会”的路由巡行返庙。民众参与三巡会的热情很高,城隍巡游沿途,都有信众手持香花迎候,或者随队游行。众人口念“太乙救苦天尊”,祈求城隍赦免亡灵罪过。

民国时期,城隍出巡“三巡会”也曾有过热闹场景,沿途民众多达十余万人。因战乱不休,出巡活动最终迫于形势而停止。

城隍出巡活动,在热闹的节日活动的深层次,通过各项内容的警示、威慑作用,构成一个庞大的“戒恶扬善”的磁场,以此净化人的心灵、宣传美德、针砭丑恶,对城市居民良好道德体系的维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隍出巡场景(民国时期)

城隍庙内的开道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