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是大智慧

“呆若木鸡”是大智慧

误读

说起呆若木鸡,人们往往联想到的是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因此,这个词自然就成了贬义词。然而,这是一种典型的“望文生义”的误读,“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反倒是一个褒义词。今天,就为您一探其中究竟。

 

典故

“呆若木鸡”是出自《南华真经•达生篇》中的一则寓言:
周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渻(shěng)子的人,就专门为周宣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渻子是否训练好了,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忍耐不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十天,纪渻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掉头就逃。

真意

  “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它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
南华真君这则寓言很有趣,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想到《道德经》中“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道理,苏东坡也说:“大勇若怯,大智如愚。”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现出来的也许是愚钝,真正有高超的技巧的人看起来却有些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别人误解为胆怯。但是,如果真正处于非常境况时,这些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通过这则寓言,阐明了“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转化”的道理,这正是道教思想所特有之“阴阳互化”的辩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