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道教】七月十五是“鬼节”,农历七月是“鬼月”?

【走进道教】七月十五是“鬼节”,农历七月是“鬼月”?

明天就是农历七月十五,就是民间常说的“鬼节”,而整个农历七月,则被称为“鬼月”。诚然,这是民间的一种俗称,但在某些网络营销号的文章里,极力渲染恐怖、诡异的气氛,仿佛这段时间根本就不能工作生活了。

这个节日真的如此可怕吗?今天咱们就来说道说道。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中元节作为道教节日、民俗节日,时至今日,与除夕、清明、冬至并立,均为中华民族祭祀祖先的重要日子。

历史上,中元节发源于道教,源自于道教的三官信仰。

道教尊崇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并称为三官大帝,他们各有责司,天官为上元赐福,地官为中元赦罪,水官则称下元解厄。

据《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此三位天帝之名及其职掌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天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并开示”得道神仙,皆从三官保举;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宝号,能除厄难”。

而三官大帝的诞辰即为三元日,也就是上元、中元、下元,分别为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其中上元节已经逐渐演化为今天普天同庆的元宵佳节,中元节在民间有例如鬼节,七月半等称谓,下元节如今也随着传统文化复兴而被更多国人了解和重视。

道教《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记载,在三元日中,三官大帝要检校世间功罪以定赏罚。

其中地官主管地府,所以在七月,特别是中元节这一天,“地官至七月十五日,即与狱囚地狱受苦众生,除罪簿、灭恶根、削死名、上生籍”。

也就是说,中元地官于七月十五日释放出地府全部鬼魂,并赦免或者减轻他们的罪愆,诸路鬼众都要出离冥界,接受考校。

因此,各地道观多遵循祖制,于这一天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同时十方善信常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老爷赦免罪过,早升天界。

某种程度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祖先的尊崇,是道教中元节逐渐转变成为民俗传统节日的重要原因。

所以,单纯渲染“鬼节”、“鬼月”的禁忌,刻意营造恐怖、诡异的气氛,不仅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肤浅理解,也是对祭拜祖先和逝者,祈愿“阴阳两利”真诚情感的漠视和亵渎。

中元节赠米

早在古代,就有七月小秋祭祖的传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按例要祭祖,向祖先报告秋成,并用新米等祭供,请祖先尝新,祈求先人护佑,年年丰收,七月的祭祀称为“小秋祭”,也逐渐演化为中元节习俗之一。

自此以后,每逢民俗节庆,道教宫观代天行化,置备米粮,广赠民众,以倡导道门“济世度人”之宗旨。

值此戊戌年中元平安大醮之际,广大善信可于中元节当日到上海城隍庙领取“平安米”,上海城隍庙慈爱功德会会员们也将广赠“平安米”与周边社区孤老,愿赠者、获赠者俱得福报,以求人天同庆,阴阳两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