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道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看诸子百家背后的道家

【走进道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看诸子百家背后的道家

昨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引用了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改革家商鞅的一句名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以数千年大历史视角阐述,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

总书记提纲挈领,不忘初心,带领全国人民同心同德,牢记使命,可预见的未来里,中华民族一定将继续以改革开放的姿态走向美好时代。

每每谈到爱国这个话题,小编这颗闪闪“红心”难免激情澎湃,不过还是稍安勿躁,说说今天的主题,从法家代表商鞅的这句话看诸子百家背后的道家。

聪明的朋友们其实一定可以看出,商鞅所谓“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实质上就是道家所揭示的任何事物不断发展变化规律的另外一种说法而已。

回到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诸子百家思想星光熠熠,以老子、孔子、墨子等为代表的先贤们,创立了各自的学说,“于道德政治文学上,灿然放万丈之光焰”(王国维语),对华夏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国人喜欢张榜排名,历来如此。

关于诸子百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也历来颇多争议,或许看着后人们忙着各种排名,先贤们也只好莞尔一笑。

在后人们为诸子百家排名中,传统观点通常以儒家为主流;但也有观点认为,道家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甚至有学者认为,诸子百家都渊源于道家。

(孔子见老子)

例如,清末民初的民主革命者、学者江瑔,在其所著的《读子卮言》一书中就指出:“道家之学,较诸家为最早……诸家之学皆起于春秋战国之时,道家之学则在春秋战国以前,而源于有史之初”。

又说:“大抵古今学术之分合,以老子为大关键。老子以前,学传于官,故只有道家,而无他家,其学定于一尊。老子始官而终隐,学始传于弟子,故由道家散为诸家,而成为九流之派别,是老子为当时诸家之大师,或亲受业于其门,或转辗相授。”

这些说法,并非全无依据,凭空臆造。

在诸子百家中,道家确实是最兴旺的一个派别。

例如,《庄子》把当时的学者概括为八家,除儒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外,其余四家都属于道家,分别是宋钘、尹文之学,彭蒙、田骈、慎到之学,关尹、老聃之学和庄周之学;《荀子·解蔽》列出了六家,道家占了一半;《吕氏春秋·不二》列十家,道家也占了其中五家,可见在先秦诸子中道家之兴盛。

此外,在班固《汉书·艺文志》所载的诸子文献中,又以道家的著述最多,共有993篇,高于儒家的836篇,数量居诸子百家之首,这还不包括一些实为道家但当时被错误列入别家的文献。

或许,这些种种证据还不足以证明诸子百家来源于道家,但道家囊括宇宙万物,阐述的是天地自然的发展变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何况诸子百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