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道教】道教和年俗,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百姓日用而不知”

【走进道教】道教和年俗,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百姓日用而不知”

再过几天,就是牛年新春。

牛气冲天牛运亨通的辛丑牛,一身腱子肉,迈着四平八稳的步伐,气势汹汹走近,它低头看了看略显灰头土脸的庚子鼠,轻叹一声,“乖,一切都可以牛转乾坤!”…

庚子鼠把头抬起,表情里写满沧桑,“你好好头牛,玩什么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梗…”,话没说完,泪眼婆娑。

过去的庚子年,“不容易”和“难”是很多人的内心告白。

举目四望,国内海外,竟像极了二十多年前本山大叔在春晚上的那段神预言:国外比较乱套,成天勾心斗角。今天内阁下台,明天首相被炒。闹完金融危机,又要弹劾领导。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好!

糟糕没有底线,生命却要满怀希望。

冥冥之中,鼠年后的牛年,寓意丰收吉祥,大概是华夏祖先们在编纂十二生肖时不自觉地想到了我们道家文化概念中的一个关键词——否极泰来。

是的,否极泰来

庚子年已经如此,我们还有何畏惧?

神恩浩荡之下,爱和勇气守护人间,永不凋零。

抒情之后,来点干货,小道士我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春节民俗和道教文化间的联系。

俗话说,“到了腊月就是年”,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一个节日,春节及其系列民俗是数千年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人们在这段时间里祈福团聚,敬天法祖,举行各种活动庆祝…这些年俗与同样高度融入到传统文化中的本土宗教道教,有着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

这里,小道士我将年俗简单分个类,以方便小伙伴们了解,如果有不全面的地方,欢迎大家留言哦!

1、以道教神明为主角的年俗

刚刚过去的年俗中,腊月二十三送灶神和腊月二十五接玉皇,都是围绕道教神明作为民俗主要参与者而产生,同样的例子还有大年初五迎财神和新春拜太岁,贴门神等等。

在道教信仰及文化中,灶神是神界监察人间家家户户福祸的“一家之主”;玉皇为天地主宰,仅次于三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天爷”;财神是掌管人间财运的神明,教诲世人生财有道;太岁星君为每年轮值,掌管当年人间祸福之神明…

这类年俗的底蕴实则就是对道教神明的崇敬和顶礼。

2、以道教器物为主角的年俗

此类年俗中,影响最为普遍的便是春联和压岁钱。

春联最早源自道教桃符。在古代,桃符是指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上面通常绘有道教符箓,随着时代变迁,人们逐渐简化为在红纸上题写各种蕴含吉祥寓意的词句进而形成今天的春联。

压岁钱则来自道教“厌胜钱”,厌胜钱是为了方便佩带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趋吉避凶饰物,最早在汉代出现,一直到明清都有铸造,钱正面多为各种吉祥文字,如“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常铸有各种道教图案,如八卦、龟蛇、星斗、暗八仙等。

此类年俗中,凭借道教器物的神圣属性和内涵展现出人们新春之际寓意美好,祈求幸福的愿望和憧憬。

3、以道教文化为主角的年俗

如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这个节日的形成与延续就与道教密不可分,在道教信仰中,这一天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里天官圣诞,因此又被称为上元节,而人们在这天燃放烟火和观灯赏灯便是为了祈求和感恩天官赐福。

旧时家家户户还要贴年画,年画内容常与道教文化紧密相关,如道教神明福禄寿、八仙献瑞等等。

除了上面这三种道教与年俗的简单分类外,还有道教前辈们炼丹过程中发明出火药和豆腐,因此才会有燃放烟花爆竹以及“二十五,做豆腐”等年俗的出现。

以上,可以总结为一句话:许多年俗活动其实就是道教信仰和文化在民间的具体表现。

因此,民俗学家李绿野先生曾经这样说:“道教对中国社会民俗的影响是深刻的,由此也不难看出土生土长于中国文化土壤的道教与中国社会的亲密关系及适用性。”。

诚不我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