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庙故事】城隍庙的大殿里,为什么供奉霍光?

【邑庙故事】城隍庙的大殿里,为什么供奉霍光?

上海城隍庙有“前殿为霍,后殿为秦”的特殊格局,后殿供奉的是上海城隍尊神秦裕伯,前殿供奉的是”金山神主”霍光,且是全庙最大的一座神像。

有很多朋友感到奇怪,霍光是西汉著名政治家,主要活动区域在长安,他为什么会成为上海地区的保护神?为什么会被称为“金山神主”?

沪浙沿海居民所崇祀的霍光,最初是作为捍海神出现的。

在上海地区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云间志》中,记载了民间崇祀霍光的起源传说:“大将军霍光,自汉室既衰,旧庙亦毁。一日吴王皓染疾甚,忽于宫庭附黄门小竖曰:‘国主封界,华亭谷极东南,有金山咸塘,风激重潮,海水为害,非人力能防。金山北,古之海盐县,一旦陷没为湖,无大神力护也。臣汉之功臣霍光也,臣部党有力,可立庙于咸塘,臣当统部属以镇之。’遂立庙,岁以祀之。”(绍熙《云间志》卷中,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抄本。)

此段大意是,三国吴主孙皓病重,梦到霍光附身侍从告知,金山咸塘风潮为害,民不聊生,我霍光是汉代有功之臣,有治理海患的能力,奉我为神,庙以祀之,就可让你孙皓病愈,保一方平安,随后孙皓病愈,遂立庙崇祀霍光。

上海地区最早的霍光庙就在今金山区境内,因此捍海神霍光又被称为“金山神主”,它是上海地区原生的神仙信仰。以今日行政区域而言,历史上上海市境内最多有9处霍光庙,分布在今金山区、松江区、闵行区、黄浦区、虹口区境内。今天的上海城隍庙就是在黄浦区境内的“霍光行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明初将“霍光行祠”改建为城隍庙时,为什么不把显要的位置让给新受封的城隍神秦裕伯,而让霍光保有原来的前殿呢?盖因道教提倡“功施于民则祀之”,南宋时上海已成为对外贸易港口,对于这样一位能镇海潮的霍光神,有崇祀的必要。正因为金山神主霍光护城有功,五代以来屡屡显应,受到累世奉祀,以致明初改建为城隍庙时,仍保持“前霍后秦”的祭祀格局,并延续下来。

千余年来,金山神主霍光为民御患、为国分忧,成为上海本土的保护神。其丰功伟绩,将永远为申城民众所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