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5 月 2019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如何理解这句话?不少人都容易将之理解为“只要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还有个别人,有意无意地将此话作为拒绝外来文化的有力证明。
实则,在文化交流中,保持民族独特性的同时演变创新、积极传播才是文化活力的体现,而多元文化交融中,相互影响和学习借鉴是无法避免的。
例如,现在,老外也开始用冥币了。
冥币,又称阴司纸、冥钞,是我国道教和民间信仰乃至华夏文化传统中拜祭祖先时火化的祭祀品之一,意为供逝者在阴间使用的钱,和供奉神明的金箔银箔等有所不同。
这冥币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
有文字可考的最早制作冥币的人据说是位皇帝——齐东昏侯萧宝卷 ,南朝齐皇帝,公元498~501年在位,“齐东昏侯好鬼神之事,剪纸为钱,以代束帛,至唐盛行其事” 。
后来到唐宋时,冥币迅速普及。
从唐人王建《寒食行》 诗中“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中可见一斑 。宋人陶彀在《清异录》 上也说:周世宗柴荣葬日,用象征形状的金银焚化,纸钱的形状大似碗口,上有印文,黄色印的叫“泉台上宝”,白纸的称“冥游亚宝”,可见,此时冥币或者说纸钱已经采用当时先进的雕板印刷术来进行大规模生产了。
从魏晋开始用纸钱送葬,到了唐代,上自王公,下至庶民,盛行烧纸钱送葬,“积钱为山,盛加雕饰,舁以引柩,……纸钱魏晋以来始有其事”。有打油诗这样写到:“纸钱纸钱谁所作,人不能用鬼行乐。一丝穿络挂荒坟,梨花风起悲寒云”。
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此刻,历史悠久的冥币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当然,作为中国地下世界的硬通货,冥币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了新名字,“祖先钱”(ancestor money),这些由天地银行发行的货币,正在悄无声息的渗透着其他国家的阴间。
有没有一场金融大战的赶脚?
有外国网友在焚化冥币后这样说:“说实话,我不知道是否真有天堂和地狱,但爸爸既然是火化的,那么我只能相信,烧,是把东西送到他手里的唯一途径。”
当金发碧眼的老外们明白了这种适用于社会逻辑的阴间价值观后,焚化纸钱便成了来自神秘东方的可帮助他们缅怀先人、满足先人需求的重要手段,也弥补了他们想要对祖先尽更多孝心的遗憾。
焚化纸钱有多流行呢?
甚至,在国外网站上出现了很多网上视频授课,教导大家该如何正确地烧纸钱,并在授课过程中,老外们积极本土化,加入塔罗牌、贝壳等等西方占卜术,或许可以让冥币直接存入祖先账户,少缴纳些手续费。
还有人表示出深刻的担心,“中国人烧纸,象征着他们给祖先钱,但如果十亿中国人同时在某个时段烧纸钱,那么现金流入必然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我们应该多烧点美元。”…
无论如何,从默默祈祷,买花到墓前说心里话,到现在给故去的亲人烧钱,在国外很多地方,尤其是在华人聚集区域的周边,焚化冥币已经逐渐开始成为悼念亲人的一种方式,或者说趋势之一。
诚然,哪怕没有道教信仰和厚重的传统文化支撑,焚化冥币这一系列相对繁琐的过程仍然给老外们平添了几分思念亲人的庄严感和仪式感。
生活不正是如此吗?
静静思念,总不如做点什么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