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08
3 月 2019
【走进道教】为什么世间的启蒙开度需要老君降圣来实现?

二月十五老君降圣,在于“启蒙开化”和“救度众生”。

老君就是大道。大道无始无终,无形无相,然而大道之气凝结在了一起,就有了人格化的老君,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老君是大道显化而成的身体。

老君创造了天地。在天地之初,老君居住于空洞之中,他以无心无欲运行着阴阳二气,天地因此被分开,日月也开始运行,人类、万物便在大道的滋养下逐步生成,这一切都是老君自然而然地神功。

老君是人类的启蒙者。从伏羲、女娲的年代开始,老君就多次下降人间,变化成睿智的贤者,为菇毛饮血的先民带来了耕种、烹煮、嫁娶等启蒙的教化,我们也可以说,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诸先贤,都是禀赋了大道之气应化而生的。

老君是人类的救度者。人类世界日渐发展,虚伪、巧诈日益呈现,淳朴的民风日渐浇离,老君因此授予人类重返大道的智慧与妙法。甲申洪灾之后,老君重开太平之世,那些生时能够践行老君教导的生命这时能够超越生死,成为太平之世的种民,并最终与道合真,永世长生。

老君降圣世间启蒙开度

老君降圣,更有非常之玄义:

老君以慈为怀,怜悯下方生民日渐迷失真道,所以从他自己的大道本体之中降下真气,托胎于母亲玄妙玉女体内九九八十一年,在殷王武丁的时候诞生于李树之下。

老君即是大道,天地日月的创造者,却降圣为凡,甘为胎婴八十一年,他是以此践习着婴儿守柔弱的妙法。

老君即是大道,却降圣为凡,以白发的老相来开始新的生命,这实际寓意着以终结来返归开始。因为人类都以开始而后终结,老君却以终结作为开端,是修道者返老还婴之相。

老君即是大道,无始无终,却降圣为凡,以胎婴来诞生,是要成为一个有始有生、有血有肉的人,以此来展开他对人的教化与救度。

老君即是大道,却降圣为凡,以凡躯历人生之苦,体人间之冷暖,察人世之真伪,并人言流传《道德经》,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宏伟之篇,并最终以凡躯圆满了道行,返还道境。

老君降圣为凡,是以有为的方法,向人类传递他的无为之法,这种自高返低,从有入无的方式,也正是大道救度人类的慈悲之所至。

《老子帛书》 约公元前200年

全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宗教典籍实物

老君降圣带给世间的巨大变化有哪些?明日为您讲述。


07
3 月 2019
【走进道教】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

己亥年二月十五(2019年3月21日),上海城隍庙将隆重举行”玄元降圣节”系列活动,恭贺老君圣诞,福瑞人间。为此,本公众号将推出系列报道,为您讲述”老君的故事”。

道教认为,“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老子变化经》),大道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是亘古不变的绝对性存在,老君就是大道的本体。老君是万化之主,下临万民,老君寄慧凡胎而降生为人,是为历史上的老子。东汉延熹八年(165)的《老子铭》说“自羲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伏羲、神农时代是华夏民族的源头,也就是说自人类有史以来,老君就世世化身出世,下教人间。老子是“道成身化,蝉蜕度世”的大道化身,是大道以人的形态来到世间,教化古圣贤王与救度众生。

按照道教经籍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或字伯阳。商十八王阳甲之十七年,李母昼寝,因感大流星而有娠,寄胎托娠八十一年。李母常逍遥李树之下,至商二十二王武丁之九年二月十五日卯时而生老子,因指李树为姓,降生地为苦县濑乡曲仁里。老子自商武丁九年(前1245)诞生至周昭王二十五年(前491)出关,经历750余年,隐圣显凡,历为守藏史、柱下史等。老子在周昭王二十五年(前491)度函谷关,西化流沙,因遇关令尹喜,为其言说五千言,留下了焕奕万世的《道德真经》。

因此,农历二月十五老君圣诞成为中国传统宗教节日,关于老君的传记之书,例如贾善翔《犹龙传》、谢守灏《混元圣纪》及《太上老君年谱要略》,整理历代史传,究考证实真伪,皆确定老君在殷商武丁九年二月十五日降生。后世道教以此日作道场,举行斋会及宣说《道德真经》等以示纪念。

老君降圣,玄义非常,我们将在明日为您阐述。


06
3 月 2019
【道教养生】惊蛰:万物复苏天地生,护肝养血神畅达

今日为“惊蛰”节气。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

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由于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此外,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05
3 月 2019
【走进道教】古人说:想炼丹,先学一下这几个成语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了全方面的深刻影响,特别是日常生活中有关“道”的成语或说法比比皆是,包含着有趣的道教典故,沉积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今日为您试举几例从道教炼养方法中得来的成语典故。

吐故纳新:

道教将以气息吐纳为主的炼养方法称为“行气”、“调息”、“服气”等。《太平经》说“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基于道教的世界观和修炼方法,“吐故纳新”一词获得了深刻的内涵。“吐故纳新”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华真经•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原指人的呼吸,吐出体内废气、浊气,吸进新鲜空气。但在道教的影响之下,这一词汇的内涵却要深刻得多,指的是一个有机体除旧更新、保持生命力、与时俱进的必要途径。

炉火纯青:

“炉火纯青”一词,出自药王孙思邈《四言诗》:“洪炉烈火,烘焰翕赫;烟未及黔,焰不假碧。”原指道士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最佳的火候。转化为成语后,意指技艺或学问、修养等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

金丹换骨:

“金丹换骨”也来自于道教的炼丹典故,指道人仙丹之灵验,能使人脱胎换骨。如陆游《夜吟》诗:“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他借用道教的修炼思想,以“金丹换骨”比喻学诗功夫由渐修而进入完美之境,后来也用来比喻文学艺术等的创作达到了造诣极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