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浜”这个字,你会读吗?“浜”多见于江南地名,读作(bang),意为小河道,江南一带特别是上海带“浜”的地名有很多,譬如沙家浜、方浜、肇嘉浜、洋泾浜、陆家浜等等。
上海城隍庙坐落于方浜中路,而这条路就由方浜填筑而成。方浜原是老城厢北半部一条贯通东西的大动脉,承担着引水通潮以供汲饮、洗浣、航运的重要功能。方浜穿过小东门旁的水门和城外的集水浜(现在的东门路)相接,一直向西流到西城墙脚下,《同治上海县志》有记载;“方浜一支从香花桥北流,名为侯家浜(现在的候家路),再北折而东(现在的福佑路),过北香花桥、安仁桥,至福佑桥而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方块,因此这条浜名为方浜。
在这个方块里有城隍庙、岳庙、豫园、沉香阁等著名游览胜地,城隍庙里的荷花池也是它的水。而浜南有县衙、咸丰以前还有文庙,所以当年这条浜真是风光无限;人们可以在黄浦江过集水浜乘船进水门,泛舟方浜一直到城隍庙大门前庙前街上岸。然后“白相城隍庙”;进香、购物、小吃,还可以经长生桥、如意桥或陈士安桥跨过方浜到县衙办事,到文庙求圣人保佑高中。在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这条浜犹如现在上海最繁华的交通要道,堪称老上海县城真正的母亲河。
除了方浜之外,在上海乃至整个华人圈有一条“浜”堪称举世闻名,但它并不以河流本身出名,而是得益于一句戏称“洋泾浜英语”。
洋泾浜原本是上海黄浦江一条支流的河名,虽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浜,却四通八达。1845年到1849年间,上海地方政府宣布将洋泾浜作为英法租界与华界分割的地理标志。从此,本来默默无闻的洋泾浜成了颇受瞩目的上海两租界的界河;而“洋泾浜”(或“洋泾”)一词,则一度用作租界的代称。
当时随着大批从事经济掠夺的英商涌入,在没有共同语言而又急于交流的情况下形成一种“商业英语”,华人称其为“洋泾浜英语“。洋泾浜英语主要特点就是以当地母语为主,夹杂许多英语词汇,属于不同语言人群进行联系的混合语言。
至上世纪20年代后,洋泾浜填筑成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由于上海经过正规学校训练的英语人才已不少、大批留学生从海外回国,加之懂中文的西人越来越多,“洋泾浜英语”开始式微。然而时至今日,“洋泾浜英语”在普通市民中仍有影响,如习惯称一种开在屋顶上的天窗为“老虎窗”(roofwindow),称处世能力为“腔势”(chance),称无正当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的游民为“瘪三”(begsay)等。如今,洋泾浜那弯曲的流水和狭窄的桥梁早已无迹可觅,但“洋泾浜”三个字还经常出现于人们的口中,被用来借指不纯粹的外语或方言。
方浜和洋泾浜,同为河流,又同被筑路,在城市历史和文化中代表了一中一西,一华一洋,恰好是上海这座城市独特魅力的完整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