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23
2 月 2019
【走进道教】常见的那一片郁郁葱葱竟然是仙树仙果!

你见过银杏树吗?肯定见过。

银杏树是常见植物,大街小巷多有种植,各地评选长寿古树时,银杏树常常因为旺盛的生命力而榜上有名。

但你不知道的是,银杏树可是名副其实的仙树,银杏果可是名副其实的仙果啊!

银杏树的种植历史久远,被称为植物的“活化石”,成为健康长寿、幸福吉祥的象征。银杏叶构造独特,其叶子边缘分裂为二而叶柄处又合并为一的奇特形状,被视作“调和的象征”,寓意着“一和二”、“阴和阳”、“生和死”、“春和秋”等等万事万物对立统一的和谐特质。银杏的这些特征与道教教义多有吻合,因此得到了道士的青睐,在大小洞天福地和宫观中种植银杏极为普遍,道教更把银杏称为仙树。

道观中关于银杏树的故事很多。在青城山,相传祖天师张道陵手植的一株银杏树,被视为镇山之宝。该树树身长出许多向下悬垂,色泽如石,粗砺凝重,形态如槌、如锥、如笋,道人称之为“白果笋”的树奶。树旁还专门修造了一座“银杏阁”。此外,山东青岛崂山太清官院内银杏树颇多,其中以东堂房前的两株最为高大,且都是雄树,形神兼具,与日月永恒,与道教教义颇为贴切。

银杏果又称“白果”,或称“仙果”,其营养价值对延年益寿多有裨益。道教养生对银杏果食疗多有记述。道家养生食谱中多有银杏药膳,青城山道家美味“白果炖鸡”,与洞天乳酒、洞天贡茶、道家泡茶被誉为“青城四绝”。

道教极为推崇和喜爱银杏树之长寿寓意,大多数道教宫观都有孤植、列植或丛植的银杏树。幸存于我国一些宁静山区宫观里的“活化石”银杏,不用特意栽植,在那里也能构成景色宜人的自然环境,往往成为修道人向往的所在。

仙树仙果,银杏以它独有的魅力享誉千年。


22
2 月 2019
【道教养生】养生不能“走火入魔”

武侠小说里,打通任督二脉是练就武功绝学的最高标志,而在现实生活里,也有很多人认为打通任督二脉便可使经络畅通,真气贯穿,甚至包治百病。媒体上也不断有人称自己打通了任督二脉,由此引来了各种激烈的争论

那么,到底能不能打通任督二脉?

武当三丰祖师是道教内丹修炼的大家,他曾专门对此有过论述,“执着己身非为道”,意思是说,修炼之人,即使是修炼一种很好的保健方法,也要有个正确的认识,要有个度,一旦我们执着己身,去追求身体上的某种反应或者效果,就不是一心一意做功夫了,就是一种执着,就是走入了极端,也会同样偏离了正途,与大道背道而驰,失去了养生的价值和修真的意义。

因此,追求真气经络的运行本是值得探索的,但大道的修为,是要追求一种先天的本能,也就是本心、本性的,绝对不能参杂一些后天的追求意识在里面,如果在肉体上琢磨人体里面有某种气体的通道的存在,或者打坐过程中预贪什么效验,也包括渴望有什么真气在任督二脉中运行,只要有这些念头存在,真心就隐退了,那样的修真绝对是错误的。

即便内心烦躁,可以用些心理的调整,带来一些生理上的改变,或者用我们的意识训练,可以引导气血的升降,会改变人体的短期的阴阳平衡,但长期的意识运用,就会下意识的形成对人体的某一个特定的部位集中意识,将会带来很多身体上的副作用,甚至带来医药无法治疗的顽疾。如长期刻意追求“打通任督二脉”,其实只是意识的存在,越是追求和验证这种运行,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幻觉,走火入魔。

所以,与其执着于“打通任督二脉”,不如先沉静真心吧,如此才是真正按照大道法则执行的修身养性之法。


21
2 月 2019
【走进道教】春节在庙里请的符箓,都有什么奥秘?

春节期间,信众在庙观请得各样法物,其中“符箓”类的占了多数。很多信众都对符箓有着很大的神秘感,除了知道颇有神通之外,对其他方面也许并不是很了解。今天就来说说,符箓的奥秘。

符箓是道教传道修持的主要手段之一,是用朱笔或墨笔所画的一种点线合用、字图相兼、且以屈曲笔画为主的神秘形象。符箓源于秦汉期间悬挂“桃符”的习俗,有悠久的历史,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随着道教的发展,书符作箓广泛应用于斋醮科仪之中,体现了道教的神秘性和崇拜性,其起源、功能、方法和过程都蕴含着道教“道法自然”的思想。

书符作箓必须由较高修为的法师进行。书符作箓时,必须“中有神炁穴,内有坎离精”,主张“收为胎息用为窍”,要掌握内在技巧,运用人体内的神秘能量——炁,须闭炁书作,或向相应的方位吸炁吹于笔上书之。在书符作箓时,需要掌握具体的用符之法,即要“明道法”,包括准备、识符、画符、运笔、用符等环节。道符种类繁多,必须知其名称笔意、笔法、用途而正确使用,这是书符作箓的关键。只有遵循“道法”,不妄于纸上,才被认为是灵验的符箓。

道教符箓的种类繁多,有老君符、壶公符、天师符;有治病符、镇妖符、护身符、召风符、致雨符,也有财神箓、太岁符、镇宅符等。符的常用书写材料有纸、木简、桃板、铁札等。少量符被镌刻于玉石、钱、镜及某些饰件之上,以作厌胜之用。当代也常用高功法师所作之符箓以金色字体精美印刷广为流通。书符作箓有时间禁忌,应择吉日进行。书符作箓还必须明确所画符形、文字的要求及下笔起落步骤,而且还应掌握相应的咒、诀、步以及存想等,并严格遵守斋戒、沐浴、焚香、诵经等相应程序。不管何种符箓都要求做到各种戒避,主要包括戒贪财无厌、鲁莽从事、假公济私、亵渎神明等。

信众依自身需求请得各类符箓后,需置于洁净清爽之地诚心供奉,同时自身言语行为也需奉道而行,方可使符箓发挥最大效用,所愿皆成。


18
2 月 2019
【春节话民俗】元宵节、上元节?您分的清吗?

正月十五即将到来。

正月十五是整个春节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海地区,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有丰富的民俗内涵。

在上海民俗中,元宵节必须要品尝的食品有馄饨和汤圆(元宵)。关于馄饨的来历,有一种说法认为:馄饨为“混沌”的谐音。清代风俗杂记《燕京岁时记》中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一年的好运就此开始。上海人称馄饨为“财亨馄饨”,认为这一天吃了馄饨能得财得福。

而汤圆更是元宵节的“标配”食品。元宵节吃汤圆习俗起于北宋,周必大作《元宵浮圆子》诗云:“时节三吴重,圆云万里同”,写出了当时吴地民众元宵吃汤圆的习俗,这种习俗至今依然保留在上海都市民众的生活之中。元宵节吃汤圆,取其团团圆圆,和合美满之意。

正月十五最隆重的民俗活动,自然是元宵赏灯。上海城隍庙所在的豫园地区是上海百姓赏灯最集中的地区。元宵节之夜,来此观灯的民众摩肩接踵,个个笑逐颜开。《上海竹枝词》中说“十里珠帘都不卷,看灯人看看灯人”,便是描写上海百姓元宵节在城隍庙赏灯的盛况。每年正月十五夜豫园的赏灯都流光溢彩,热闹非凡。

元宵节是重要的民俗节日,而它的起源,与道教信仰密切相关。正月十五这一天在道教信仰中又称为“上元节”,为何有这个特别称呼,它有什么特别含义?道教宫观在这一天会举行哪些特别的活动呢?明日将为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