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13
8 月 2018
【邑庙轶闻】不能忘却的纪念:八一三淞沪会战,沪上道门义救民

今天是8月13日,81年前的今天,“八一三淞沪会战”打响,吴淞口江风猎猎,似乎仍隐隐有枪炮之声;黄浦江波涛阵阵,依然咏唱着中华儿女曾在此间留下的山河壮歌!

“八一三”淞沪会战,这场持续三个月的会战,是整个抗战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中华儿女以众志成城的精神、慷慨赴死的大义,粉碎了日寇“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迷梦。

八十一载春秋过往,精神仍在,感动仍在,豪气仍在!

中国军队将士奋起反击

“八一三淞沪会战”后,上海人民万众一心,奋起抗争,以各种形式积极开展斗争,保家卫国,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其中,上海道教界也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加入到这抗日的铁流之中。

随着战火的蔓延,上海附近大批群众家破业毁,流为难民,被困在南市华界一带,南市地区随即遭到日机日炮的直接轰炸,情况非常严重。

位于南市地区的上海城隍庙主动开放庙观,接纳难民,给饱受战争之苦的民众一个栖身之所。城隍庙作为南市难民区的主要收容所之一,每日向难民发放大米,是重要的赈济米发放点,挽救了大量民众的生命。

方浜路上的城隍庙难民区

南市难民区纪念碑在城隍庙落成揭幕

上海虹庙住持张维新道长感于难民受战争之苦,贫病交加,生活困苦,于南京路虹庙旁设“施药局”,为难民义诊并施药。

1937年的虹庙


当时报道虹庙善举的《申报》版面

1939年,杭州玉皇山的李理山道长,在上海创立福星观(观址在今陕西北路蒋家巷),收纳难民,并以上海福星观的全部财力维持杭州玉皇山紫来洞道院收纳的2000余名难民的生活。李理山道长

1941年,上海道教界在紫阳宫(今武定西路胶州路一带)启建百日消灾弥劫道场,以“祈祷世界和平并超度十方幽魂”为宗旨。著名仙学家陈撄宁先生为道场撰写祭文:“窃思华夏殷忧,历经五载,欧洲大战,已届三年。飞机电闪,庐舍为虚,巨炮雷轰,杀声震野。罹国破家亡之惨,抱妻离子散之悲。海山万里,尽成危险之封疆,少壮良民,徒做牺牲之工具”。表达了上海道教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众苦难的关切。

陈撄宁先生

此外,上海道教还有许许多多的道观、道人为抗日贡献着力量。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上海道教界本着爱国爱教、济世度人的情怀,积极参与到抗日救亡运动中。这段历史成为上海道教近代史上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闪光点而载入史册。

不能忘却的纪念,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向所有为国捐躯的英烈们和所有为民族自立而奋斗的前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10
8 月 2018
【道教养生】三伏天,从养生角度看到底该不该吹空调?

道门有句俗话,十个道士九个医,就是说道士大多掌握一些医疗技能,这与道教务实,重视生命有关。

吕洞宾吕祖在《敲爻歌》中说:“只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只修命,不修性,寿同天地一愚夫”,开示我们后辈性命双修的重要性。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道教先辈祖师们早就认准这个理了。

最近,三伏天到来,全国各地都是一片水不深但极其火热的天气,很多朋友笑谈,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夕阳西下,我就往那一趴!

而每逢三伏天,很多中老年朋友在空调房里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应,例如肠胃失调,关节酸痛等,也因此很多人总提倡夏天莫吹空调,费电不说而且容易得空调病,吹自然风才是真凉快这一论调。

道法自然有道理,可是咱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全球整体环境不提,小的方面来看,城市热岛效应,汽车尾气排放,路面硬化散热差等等从前绝对没有的情况都导致如今的夏季气温已经超出了人类身体自然适应和调节的范围。

君不见,每年都有一些老年人由于中暑而住院,甚至失去生命,热死人已经不是什么奇闻异事,甚至让我们知道了热射病这个新词。

所以,夏天要吹空调,但是怎么吹,从道教养生角度来看,确实有些门道。

1,远离出风口,切忌直接对着身体吹

道教医学认为,人之所以生病,由内外因等引起,外因主要有风,寒,暑,湿,燥,火等几方面,无疑,对着空调口直接吹冷风,是大忌。

2,大汗淋漓或刚沐浴后时,不要马上吹空调或进空调房

夏季人体发汗是身体自我降温的一个本能手段,道医认为在发汗过程中,皮肤腠理开启,卫气不足,整个身体呈发散状态,用西医解释也就是全身毛细孔张开,此时皮肤作为抵御疾病的第一层防线,已经不攻自破,如果马上吹空调,冷热刺激下,身体无法自我调节,危害不言而喻。

3,风速调低,重点部位要保暖

老年人和婴幼儿在吹空调时,由于他们抵抗力低,尤其要注意防护,例如老年人的膝盖关节,婴幼儿的肚脐等重点位置,都要重点防护,例如可以采用缠一块毛巾的办法特别保暖,同时空调风速调低,也能很大程度上更好地保护身体。

4,和室外温差不宜过大

每逢夏季,很多朋友因室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热伤风,感冒现象很多,无非是因为身体在进出空调房切换冷热模式时“死机”,进而导致的运行不正常,如何规避?只要温差小一点自然就好,身体也如机器一般,自我调整也是有范围的,一旦超出阈值,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35度以上的高温天,空调设置在26-28度,都是不错的选择。

5,注意空调房的通风换气

空调开久了,房间干燥空气不新鲜,小编建议您白天每隔二三个小时就通次风,如果在中央空调写字楼里办公,无法通风,在不影响工作前提下,可以自己缓步坐电梯走出办公室数分钟,也能有效避免长期久坐对颈椎腰椎视力等的损伤。

归根到底,空调是夏天避暑的良药,也是科技发展带给当代人的福利之一,但如同道祖老子在《道德真经》中演绎的辩证法一样,任何事物都有其多面性,所以,学会正确吹空调很关键,毕竟,三伏天里,咱们吃瓜群众这条命都是空调给的。


07
8 月 2018
【道教养生】立秋:天还这么热,就到秋天了?
立秋是养肺的好时机

今日为“立秋”节气,古人有云:“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人们经过一个夏天的暑热熏蒸,身体正要恢复一下,此时做好养生,可以祛病延年。那么,秋季调养身体何处较佳呢?答案是,金秋养肺最为适宜。

天人感应是道教医学的一个重要观点,由此产生了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肺属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黄,故肺主秋季。从季节养生角度看,秋季最宜养肺。另外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干燥的空气容易侵害和损伤粘膜导致呼吸道疾病。如果秋燥伤肺,则冬季来临时易出现肺部疾病,所以秋季重点养肺不无道理。

立秋是养肺的好时机

饮食养肺

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此时可以通过食疗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之功。饮食养肺应多吃乌骨鸡、猪肺、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梨等,但要结合个人体质、肠胃功能酌量选用。秋季吃梨补肺最为常见,梨肉香甜可口多汁,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秋季吃梨补肺

 

运动养肺

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可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慢跑、呼吸操、快步走等。其中如太极拳等传统健身运动对于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练习深沉而缓慢的呼吸具有很明显的作用,是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慢性病患者最佳的锻炼方法。

在金秋季节,我们除了享受凉爽的气候、丰收的果实以外,还要预防一些呼吸道疾患,防止秋燥伤肺,同时适当的进行科学的调养,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减少自身患病的机会,还可以减少慢性病的复发或加重,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不过,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大家仍旧要注意防暑。

运动养肺


06
7 月 2018
【走进道教】正一派的四大法坛

何为“法坛”?

道教“醮坛”之制,最早是正一天师创立的,晋永嘉年间第四代天师张盛再返龙虎山,于祖天师炼丹处建“传箓坛”,每于三元之日传授法箓,是为“正一宗坛”,印用“阳平治都功”玉印。东晋时上清派魏华存祖师的弟子杨羲、许谧在茅山创建了“上清宗坛”,宗坛九层,印用“九老仙都君印”。葛玄一派,经道祖降授《灵宝经》,由陆修静真人给以整理科仪,发扬光大,使灵宝之教大兴,这一派于江西清江县阁皂山葛玄成道处传“灵宝经箓”建“元始宗坛”,用“元始宗坛印”和宋徽宗赐给的“元始万神”铜印。

经过历史发展,天师道融合上清、灵宝、清微、净明等诸道派形成正一派,正一宗坛、上清宗坛、灵宝宗坛、净明宗坛成为正一派的四大法坛,而全真派的法坛称为混元宗坛。                                                                                                                茅山四宝之“九老仙都君印”玉印

正一宗坛

龙虎山正一宗坛 :龙虎山在今江西省贵溪市西南上清镇,为张天师家族世居之地。相传祖天师张道陵曾建草堂于此,居此炼丹者三十余年。晋永嘉年间第四代天师张盛再返龙虎,建祠堂于祖天师当年炼丹处,并在附近建立了传箓坛,每于三元之日传授法箓,是为正一宗坛之始。唐玄宗时于京城建授箓院,龙虎山置传箓坛。武宗会昌中(841—846)赐帑于龙虎山立宫,额其传箓坛曰“真仙观”。这是龙虎山最早的道教宫观。

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龙虎山天师道成为道教中心,总领三山符箓,改名为“万法宗坛”。后历经明清发展,天师府第堪称与曲阜孔府媲美于天地间,正一宗坛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成为如今正一派的祖庭。

天师府万法宗坛

 

上清宗坛

茅山上清宗坛 :茅山是江南名山,上清宗坛的所在地,三山符箓之一。茅山一直以来都是道教有名的道场,西汉时三茅兄弟来居本山,行医学道,成道飞升后留下了后来的茅山道派。

东晋时候,南岳魏夫人 (华存) 的弟子杨羲、许谧在茅山建立了“上清宗坛”,道教中以经箓授受就是从他们开始的。

道教中有名的大师如:陆修静、陶弘景、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人都是上清派的法裔,所以到了唐代,上清派便发展成为道教第一大宗,声望隆盛,茅山也成为道教中最负盛名的名山。时至今日,茅山依然是道门圣地之一,上清宗坛的影响力将重现辉煌。

茅山上清宗坛

灵宝宗坛

阁皂山灵宝宗坛(元始宗坛): 阁皂山,在今江西省樟树市,以山形如合、山色如皂得名。自汉以来,张陵、葛玄、丁令威皆有坛井在焉,故《寰宇记》谓为“神仙之宅”。《洞天福地记》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六福地,太极左仙公葛玄得道处。宋以后,朝庭允许授箓者,唯广信之龙虎、金陵之茅山与此三者而已。徽宗朝给“元始万神”铜印,至今用之。故道教中遵为“灵宝宗坛(元始宗坛)”,为有名的三山符箓之一。

宗坛所在之处,原名灵仙馆;隋时毁于火,再建草堂;北宋政和八年始赐名为“崇真宫”。崇宁三年 (1104)加赐“万寿”,淳佑六年(1246)又加为“大万寿崇真宫”。根据山志所记,它应当是宋代道教宫观中的第一大观。

如今的阁皂山“大万寿崇真宫”由正殿和厢房组成,坐北朝南,总建筑面积280余平方米,系1992年重建;正殿顶覆琉璃瓦,彩壁飞檐,四周青环翠绕,清幽恬静,是閤皂山中著名的道教宫观。

大万寿崇真宫灵宝宗坛

净明宗坛

净明宗坛:在我国道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忠孝神仙”的教义宗旨融合儒道两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净明道渊源于晋代许逊祖师,成为宋元间在江西南昌兴起道派中一支重要道派,在江西以及江南广为流传,至今仍广泛影响江西的民风。它以“忠孝廉谨,宽裕容忍”八字要义为准则,体现“净明忠孝”之旨。净明道的传度,始自东晋时期净明道祖师许逊许真君,以南昌为中心,设坛传教,并逐渐形成以西山万寿宫为祖坛的“净明宗坛”。如今的西山万寿宫依旧是江西乃至全国的著名宫观,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西山万寿宫净明宗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