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隍庙城隍殿两侧,悬挂这样一对楹联:“祸福分明此地难通线索,善恶立判须知天道无私”,道出城隍尊神赏善罚恶,公忠正直,守城护民,神恩浩荡。城隍尊神护佑申城百姓,灵应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有的被录入《上海县志》中。今日就为您讲述其中两则故事。
城隍殿
城墙见证上海的风云沧桑
城墙见证上海的风云沧桑
《顺治上海县志》里面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江南一带民间依然存在反清斗争。这一年,以上海为基地进行反清复明的名士张名振引兵进入吴淞口,并谋伺机攻入上海城内,驱散清兵,重掌政权。此时,面对义军队伍整齐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守城的苏州总兵(当时上海隶属于苏松太道)王璟不战而逃,清军溃败,义军得以攻入上海城内。
清廷得知此事震怒,速令江宁巡抚周国柱率重兵前往上海镇压。面对来犯之敌,张名振被迫放弃上海。王璟怕其临阵脱逃的事情败露,在周国柱面前诬告上海百姓通敌,周国柱信以为真,遂准备屠上海城以泄愤。上海知县阎绍庆和乡绅曹垂灿闻知此事,急忙赶往巡抚行营长跪请愿,并愿以全家百人性命作担保,证明上海百姓绝无通敌之举。但周国柱不予理睬,一意孤行,下令次日鸡鸣时分开始屠城。全城百姓闻讯无比惊惶,均感大难即将临头。
至半夜,周国柱刚刚睡下,突然感到朦胧中有人走进其卧房。周国柱大惊,喝问来者何人,然而此人并不作答,而是对周国柱摇了四下头。周国柱迷惑不解,顺手拿起床边之火烛以照亮卧房细看。只见来人红面黑须,带官帽,着锦袍,威风凛凛。周国柱猛然想起,当日白天曾至上海城隍庙拜谒上海城隍尊神,眼前此人形象正是白天所见城隍尊神的样子!再一细想,城隍尊神对他摇了四下头,“摇头”表示“不”,“四”也就是“死”,也就是说,上海百姓并不该死,而是被王璟冤枉的。想至此处,周国柱不敢怠慢,纳头便拜,再看时,房内已无半点旁人踪迹了。周国柱随即命人撤销屠城的命令,全城百姓终于免遭屠杀之难。
“功施于民则祀之,能御大灾捍大患则祀之”,这则“护城止杀”的故事再次告诉我们,城隍尊神赐福一方生灵百姓,保护一地水陆平康,故而千百年来祭祀不辍,香火绵延。
清末的上海城隍庙地区
旧时上海航运发达
作为海滨城市,上海城隍尊神自然有着护海神职,城隍庙山门牌楼的“保障海隅”匾额即为明证。上海城隍神在清同治时又加封“护海公”,于是南来北往的海舟,齐祈城隍神力庇护,凡进出浦江的船只,必向城隍庙烧香祈祷。因此每次城隍庙修葺,不仅上海商民踊跃捐赠,不恤财力以助,四方富商巨贾也皆“捆载辐辏而集”,城隍香火由此兴盛不绝。
清同治年间加封城隍尊神为“护海公”,其来源于一则灵应的故事:
清朝同治年间,因边关军情和北方天灾,国库已经“兜底空”。年幼的同治皇帝虽然掌握实权,但也拿不出充盈国库的有效对策,只能命江南八府限期七天解粮进京。
时光飞逝,转眼已经到了第六天,皇帝接到奏报:老天不帮忙,江南连日大雾,运粮船恐难按时到京。同治帝虽焦急万分,文武百官却也束手无策。
第七天清早,同治帝刚上朝,就接到奏报说,江南八府抚台已在午门候旨。同治帝急忙召他们前来觐见。君臣一见面,同治帝就责问百官:“谁说江南连日大雾?粮船不都到京了么!”抚台慌忙回答:“路遇大雾,确是实情。”同治帝不信:“那你们粮船何以如期到京?”抚台答道:“我们在雾海之中无法行舟,而万难之际幸遇神灵相助。”同治帝兴奋了,忙追问是何方神圣相助,抚台答:“不知来了哪路神仙,在大雾之中亮出三盏大灯笼,我们就跟随它全速前进,转眼就到了京城。”同治帝好奇地问:“那灯笼上有何标记?”抚台答道:“每盏灯笼上,各有一个大字“秦”、“裕”、“伯”,秦裕伯乃上海县城隍神,想必是上海城隍神神力护佑吧。”
同治帝追问得知,船队途经上海时,负责押运的官员曾到上海城隍庙进香,以求城隍神护佑,因此才得以摆脱大雾,迅疾到京。于是同治帝下旨,加封上海县城隍秦裕伯为“护海公”,祈望他庇护南来北往的航船。此后,凡船只进出黄浦江,船主或押船官员必定进上海城隍庙烧香,以祈求“护海公”保佑其行程稳妥、平安归来。
岁月更迭,上海已经从一个海边的小县城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但上海城隍神护佑城市,保境安民的职责却延续至今,为世人所铭记。
城隍殿内“护海公”开道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