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26
6 月 2017
上海城隍庙为皈依弟子举行系列普道活动

诵经悟道,荡涤身心。6月25日,上海城隍庙为皈依弟子举行系列普道活动,以更好的同参玄旨、精进大道。
下午在庙观知道堂举行了首次“过经”课程,历次“诵经班”毕业学员参加。所谓“过经”,是指道长带领皈依弟子诵读各经文,达到熟悉经文、纠正发音、协调韵律的目的。诵经班毕业学员通过对早课的诵念,已对道教经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作为持续、系统的经文学习,开设“过经”课程显得很有必要。课上,道长将带领学员们诵读《雷祖经》、《受生经》、《南北斗经》等经典,更深入地掌握道教修持的方法。

皈依弟子“过经”课程

晚上,上海城隍庙第四期皈依弟子“诵经班”顺利结业,以熟练的诵念和唱赞给为期两个多月的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结业仪式前,全体学员身着海青皈依服,于城隍庙大殿内,如法如仪全程演练早课。规范的唱念、娴熟的配合,得到了在场观摩的上海道教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城隍庙庙管会成员李纪道长的肯定。

诵经班学员演练早课

演练结束后,在知道堂举行了本次“诵经班”结业仪式。学员代表精心制作了《谢师文》,向带教的道长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历程。诵经班主教陆志平道长也在结业仪式上发言,情真意切的话语博得同修们的阵阵掌声。

学员代表展示精心制作的《谢师文》

随后,李纪道长向毕业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希望今后继续坚持习经、诵经、悟经,积极参加城隍庙举办的各类“普道”活动,在不断的学习中坚定自己的信仰。

李纪道长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讲话

道教皈依“道经师”三宝,其中妙文示法是谓经宝,所谓经者,径也,为入道之径路,是修行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上海城隍庙将持续开展以诵经修持为主的“普道”班系列课程,为皈依弟子参悟大道尽心助力。

丁酉年上海城隍庙皈依弟子

第四期诵经班结业谢师文

       夫,大道清虚,玄门秉正。弟子众等,拟将自新之功,洗涤往日之过。伏蒙吾师先生允请皈依大道。尊三宝,崇妙戒,亲闻至道。师曰:自来玄门以经立教,借经传心。宣无上道妙,破万劫愚迷。读诵研修经典,诚为修道正途,养命良方,可立无量功德。
今而,明师以心印心,契无为心,慈恩溥长。架法桥,作舟楫,为弟子等开办皈依弟子第四期诵经班。又令名师陆法师普宣教化,传授弟子等《太上玄门早晚功课》。
陆先生乃沪上高功大法师,金口宏宣,玉音敷畅。教化弟子,极其认真。模范训导,斧正梯阶。高音领诵,不厌其烦。细心提扶,无微不至。陆先生冀望弟子等,闻经悟道,依道而行。广种福田,洁身和家。
皈依百日之际,弟子习经,忽,感祖师经法,度化善信居士,脱无常生死困厄,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弟子顿悟陆先生教化:诵经功德!不可思议!需恭敬威仪!信无二心!身神并一,方能神与道合,通灵达真。
结业在际,弟子后觉,愿随起勤行。敦慕三宝!尊崇妙戒!增长善芽!积功累德!精修妙行!与道合真!以谢师恩!
感恩大道,天地覆载!三光照临!
感恩师尊,慈泽甘霖,慰众渴仰。
感恩陆先生,仙官宏道,经法流演。
感恩各位道长们,教化玄恩,开济迷津!
感恩助教师兄们,开导鼓励,陪练辛苦!
最后,愿与各位同期同修师兄们,红尘常存清净,人间逍遥自在。

丁酉年六月初二文
皈依弟子第四期诵经班全体学员
敬呈

全体学员合影


26
6 月 2017
上海城隍庙为"6.24四川茂县叠溪山体滑坡灾害"罹难同胞举行超度法会

6月24日清晨6时左右,四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山体高位垮塌滑坡灾害,造成河道堵塞2公里,100余人被掩埋。截至6月25日14时,已有10人遇难,93人失联。灾害给当地带来巨大损失,目前救援人员正在全力抢险救援中。
突发的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城隍庙全体道众的心。6月26日,上海城隍庙启建法坛,超度在此次滑坡灾害中罹难的同胞。超度法会上,上海城隍庙两班道众神情肃穆,诵经焚香,如法如仪,祈愿逝者安息,仰凭道力,早登仙界;祈愿伤者早日康复,为家属祈送心灵慰藉,为救援者祈愿平安。通过法会,与十方善信一起,表达对遇难同胞的哀思,寄托不尽的怀念,并向不畏艰难的救援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坛场布置庄严肃穆

道众为罹难同胞诵经超度

法事如法如仪

灾难无情人有情。每当重大灾难发生,上海城隍庙都会及时送出道教徒的大爱之心,用实际行动表达道教“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


26
6 月 2017
【道教知识】《五岳真形图》—— 此图为太上道祖所传,佩戴此图,免灾致福
仙图出处

       五岳真形图,道教符箓,为太上道祖所传,由西王母流布人间,有免灾致福之效。今河南登封县嵩山中岳庙内存有此图的碑刻,古代文献中也多有记载,详细描述了其神奇功效:

《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武帝﹞问:‘此书是仙灵之方耶?不审其目,可得瞻盼否?’王母出以示之曰:‘此五岳真形图也……诸仙佩之,皆如传章;道士执之,经行山川,百神羣灵,尊奉亲迎。’”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道书之重者,莫过於三皇文,五岳真形图也。古人仙官至人尊秘此道,非有仙名者不可授也。”
“修道之士,栖陷山谷,须得五岳真形图佩之,则山中魑魅虎虫,一切妖毒皆莫能近。汉武元封三年七月七日受之西王母,流布人间。后太初年中,李充自称冯翊人,三百岁,荷草器负图傲游。武帝见之,封负图先生。故世人能佩此图渡江海、入山谷、夜行郊野、偶宿凶房,一切邪魔魑魅魍魉水怪山精,悉皆隐遁,不敢加害。家居供奉,横恶不起祯祥永集云。故此图不独用为佩轴,家居裱成画图,安奉亦可……”。

刻有五岳真形图案的法物

仙图碑刻

       嵩山中岳庙的《五岳真形图》碑刻远近闻名。碑高126厘米,宽74厘米,圆首。碑阳刻《张宣慰登泰山记》,碑阴刻《五岳真形之图》。其右上部刻东岳泰山真形图,图下刻图说10行80字;右下部刻南岳衡山真形图,图下刻图说8行56字;左上部刻北岳恒山真形图,图下刻图说9行62字;左下部刻西岳华山真形图,图下刻图说9行58字;中部刻中岳嵩山真形图,图下刻图说11行66字。皆正书,字径l.5厘米。另中上部刻五岳概说9行58字,字径2厘米,正书。下部刻五岳称号5行50字,字径l.5厘米,亦正书。最下部刻《抱朴子》中的一段记载,多残缺,行数、字数不详,亦无法著录。额篆书阳刻“五岳真形之图”横列六字,字径8厘米。

《五岳真形图》碑刻

仙图研究

      五岳真形图对五岳的山水穴窦、泉液所出、地脉所通均进行了标注,还“下主人事”,对世间万物的管理权限进行了划分:
右上为泰山,”主世界人民官职及定生死之期兼注贵贱之分长短之事也”,该符像一个篆书”天”字(或”雨”字),象征上天主宰芸芸众生,主管世人的命运。

泰山符

右下为南岳衡山,”主世界星象分野兼水族鱼龙之事也”,该符像一条鱼,暗喻鱼龙变化。

衡山符

      左上为北岳恒山,”主世界江河淮济兼四足负荷之类管此事也”,该符像一个多足的水族或灵龟。

恒山符

   左下为西岳华山,”主世界金银铜铁兼羽翼飞禽之事也”,该符像一个熊熊燃烧的炼丹炉。

华山符

       正中为中岳嵩山,”主世界土地山川谷峪兼牛羊食稻之种管此事也”。该符像正在劳作的牛羊。

嵩山符

  《云笈七笺》卷七十九中,收有题为东方朔撰的《五岳真形图序》,文中曰:“五岳真形者,山水之象也。盘曲回转,陵阜形势,高下参差,长短卷舒,波流似於奋笔,锋芒畅乎岭崿,云林玄黄,有如书字之状,是以天真道君下观规矩,拟纵趋向,因如字之韵而随形而名山焉。”
《五岳真形图》的奥秘,值得后人细细研究。


23
6 月 2017
【江南名观】旖旎水乡周庄的“澄虚道院”
周庄,是一座江南小镇,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周庄始建于1086年(北宋元祐元年),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春秋时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名为贞丰里。
周庄位于苏州昆山市,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于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周庄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方文化的瑰宝。
周庄镇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0.47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周庄民居古风犹存,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景点有: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

古镇必有古观。在周庄,就有一座小巧精致的道观,澄虚道院。

旖旎水乡周庄

2

澄虚道院位于周庄镇中市街,面对普庆桥,俗称”圣堂”,建于宋元佑年间(1086-1093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自明代中叶以后,道院规模日趋恢宏,清乾隆时,已形成前后三进的宏大建筑,占地1500平方米,为吴中地区知名道院之一。院内主要建筑有玉皇阁、文昌阁、圣帝阁等。

澄虚道院门楼

       走进澄虚道院,殿宇森严,青石殿基,重檐歇山顶。大殿始建于宋代,屋脊有砖刻雕饰。殿内有轩廊,拾级登楼,可作眺望。大殿内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神像,以及“先天斗姥大圣元君”神像。殿内两旁还有三官大帝、雷祖、日宫太阳帝君、月府太阴帝君、蛇王等上百尊造型生动、千姿百态的神像。

供奉先天斗姥大圣元君

供奉六十甲子星君

       澄虚道院不但保存着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水乡风光,也使远近的游人香客流连忘返。人们还先后将怀善局、保婴会、惜字局、火政会、乡约所设在澄虚道院内,施贫救济,赈恤消灾,议论政事,普及文化,使道院成了古镇的社会活动中心。

从1993年起,对历经岁月风霜的澄虚道院进行了全面修缮,并列为昆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后的澄虚道院,仍保持宋代建筑风格,楼阁嵯峨,殿宇宏伟。1994年8月7日,澄虚道院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正式对外开放。如今它不仅是古镇宗教文化的象征,也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参观宋明建筑艺术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