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09
5 月 2017
【仙真仙话】药王孙思邈悬壶济世救苍生

我国隋唐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是道教尊奉的“药王”,他在山西洪洞度过了63个春秋。在槐乡大地,不但保存有药王庙、药王碑等极其珍贵的文物古迹,而且还流传着很多动人的故事与传说。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孙思邈由京兆府北渡黄河,来到洪洞,隐居于洪洞城南的南坂里村,继续用自己的精湛医术免费为百姓治病。

当时隋、唐仍在交战中。隋将宋金刚帐下有一员名叫尉迟恭的大将,作战英勇异常,在一次战役中,尉迟恭追赶李渊的儿子李世民一天一夜,马不停蹄的跑了300多里。李世民途中遇到接应,才将尉迟恭杀退,在洪洞南坂一带休整,由于连日劳累,突然吐血不止,众多将士也身负重伤。唐军上下,惶恐不安。孙思邈闻知,入帐求见,自称能治好李世民的病。一剂药下,过了两个时辰,李世民顿觉痊愈。好多将士的伤势,在孙思邈的精心治疗下也很快康复。李世民重振雄风率军北上,一举歼灭隋军的残余部队。
李世民对孙思邈感激万分,并欲封孙为“谏议大夫”。孙思邈婉言谢绝,说道:“公乃天生圣人,以拯民于水火之中。我的医术,也只是从民之命,济百姓之望,并非自己的功劳。”李世民无奈,在率军北上前,封孙为“安乐真人”。自此,南坂村即改名为南坂安乐村。

隋唐交战,天下尚未安定

孙思邈在洪洞还发现了夜盲症的治疗方法。那时,洪洞东西两山的老百性,有的人白天视力正常,一到了晚上,什么也看不见了,感到奇怪,便找到孙思邈诊治。孙思邈潜心研究发现,患这种病的人都是贫穷家。穷苦百姓,不得温饱,更缺乏营养食品。他想到医书中有“肝开窍于目”的说法,又想到洪洞东西两山的飞禽走兽很多,便让夜盲症病人吃捕获动物的肝脏。病人吃上一段时间,夜盲症便慢慢地好转了。同时,在当地也有几家富人找他看病。他看到病人身上发肿,肌肉疼痛,浑身没劲,孙思邈诊断为脚气病。他想,为啥穷人得的是夜盲症,而富人得的是脚气病呢?这很可能也和饮食有关系。他比较了穷人和富人的饮食。富人多吃精米白面,鱼虾蛋肉,而穷人吃五谷杂粮。他仔细分析,粗粮内夹杂着不少米糠麦麸,精米白面把这类东西全去掉了。他估计,脚气病很可能是缺少米糠和麦麸这些物质引起的。于是,他试着用米糠和麦麸来治疗脚气病,果然很是灵验。不到半年,周围几家富人的脚气都陆续治好了。
孙思邈不仅钻研医术,而且不畏艰险,手执小镐,身背药篓,穿山越岭,攀登陡崖,进山采药。他走遍附近的名山大川,还北上到五台山采药。他每次采药回来,都要亲自将药进行晾晒、加工,有时还亲自试用。孙思邈在山地采集药材过程中,随时随地给老百姓看病治疗,为山区的百姓解疾病痛苦。

采药解疾患

孙思邈在长期的诊疗实践中还发现了人体的新穴位。

一次,一个腿疼的病人前来就诊,孙思邈便给他针灸。他按照传统的疗法,扎了几针,都未能止疼。他想,难道除了古人发现的365个穴位之外,再没有别的穴位了吗?他认真仔细地寻找新的穴位,一面用大拇指轻轻按掐,一面问病人按掐的部位是不是疼?病人一直都摇头。当孙思邈手指按掐住一个新的部位时,病人立即感到腿疼的症状减轻了好多。孙思邈就在这一点扎了一针,病人的腿立刻不疼了。这种随疼点而定的穴位,叫做“阿是穴”,又名“天应穴”或“不定穴”。这是孙思邈对针灸学的一大贡献。

药王孙思邈的恩德,世人永远铭记。宋徽宗时候追封孙思邈为“妙应真人”。到了元代至正年间,由道士贾奇主持,在当年孙思邈救治唐太宗李世民的原地旧址——洪洞县南坂安乐村,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药王庙,名曰孙真人庙。孙真人庙共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雄伟,历史之悠久,影响之深远,在全国成千上万的药王庙中可谓首屈一指了。

孙真人庙药王神像


08
5 月 2017
【悟道思理】论“积口德”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
“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伤人以言,甚于刀剑。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修炼口德,就是修炼自己的气场,一身正气才能好运多多。口德好才能运势好,运势好才能少走弯路,多些成就。恶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这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修养。有了这样的修养,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风生水起好运来。

良言如绿叶般温润

道教持斋也讲究善言的功德。《云笈七签》中说:“斋者,齐也。齐整三业(身、口、意)。外则不染尘垢,内则五脏清虚,降真致神,与道合真。”意即修斋可以净化自我的身、口、意,提升自己的道德修为,长养内在的灵性与智慧,以致内外清明而与无上大道合而为一,永得逍遥。这其中,持守“洁身净言斋”,讲善言、积口德极为重要。

洁身净言斋,简称“身口斋”,乃道教广行身教、修积口德、正己化人、普度众生的必修斋法。持“身口斋”的关键是,正行慎言以求言无狂妄、行贵真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正身体道、正言度人。持“身口斋”的方法在于,正信正行、身心清静;正直为人、真诚待人;处事笃信、行动合道;培养自己常讲好话、常说善言;口传道德、言播真爱;话出真心、语气温顺;以言励人、用话暖心。鞭策自己不妄言、不恶语、不是非、不诽谤、不信谣、不传谣;不道人短、不夸己长;不口是心非、阳奉阴违;不颠倒黑白、混淆视听。
言语是内心的真实反映,积下口德是整备身、口、意三业的前提和基础。积点口德吧,让我们正身正行、正言化人,方显大道祥和、物我无别、天人合一的逍遥境界。

持“身口斋”很重要


08
5 月 2017
【国学讲堂】为什么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的脾气秉性,往往从小时候就能看出来。要想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发展,决定性的因素是教育,确切地说,是家庭教育。

《道德经》有言:“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好的家教与门风,需要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来主导孩子,这样的行为胜过千言万语。

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一个孩子,从来不会无缘无故成功,旁人或许无法得知,但是其家庭在孩子习惯、性格、人品上的默默努力,别人是看不到的。一个孩子也不会无缘无故就变得没出息,找来找去,肯定能从他的家庭、父母身上找到根源。
说到底,一个孩子未来的路能走多远,家教与门风有着重要的作用。

有人说,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很多人拼爹只是为了“钱途”着想,拼的是家庭财力,拼的是权势地位,所以,“拼爹”听上去并不是个好词。
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教育也是拼爹拼妈,不过它拼的不是财势地位,而是爹妈的言传身教。
古往今来,权贵的子弟多有沉沦之辈,百姓的后代也有腾飞之时,金钱带来的富裕家境或许能够在物质上有更多便利,但终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弄得不好,起反作用的也比比皆是。

好的家教与门风,会引导孩子走向美好的前途,无论坎坷还是曲折,方向是正确的。而错误的导向则会将孩子引入歧途,甚至是不归路。
《增广贤文》里有句谚语: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笋是因为掉下一层层皮才成为竹子,鱼正因为有了奔波经历才有了成龙的机会。
而只有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古人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富不过三代”的古训流传至今,道德传家才是家族延续的命脉,其中的道理值得深思。

有一个鲜活的例子。河南巩县的康氏家族自16世纪明朝嘉靖年间始,在康店村建立起第一家小店开始,截止到18代康庭兰,中国土改运动开始为止,一共传承12代,堪称中国历史上有记载以来最长寿的家族企业,俗称“康百万家族”。

康家教育子孙的家训是:
结交务存吃亏心,酬酢务存退让心,
日用务存节俭心,操持务存感恩心,
愿使人鄙我疾,勿使人防我诈也,
前人之愚,断非后人之智所可及,
忠厚留有余。
此家训意在告诫康氏子孙,在经商结交过程中勿求凡事有利于己,要努力实现一定程度的利益平衡,留余于人,以保持商业关系的持续稳定;日常交际中要懂得谦恭退让,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要学会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家族子孙定要“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哪怕让别人看不起自己的愚拙,也不能让其处处提防自己的巧诈,立身行事。“巧诈”固然可以欺人一时,谋一时之利益,但不会长久;“拙诚”虽然短时间内可能会吃亏,却可以取信于人,涵养操守,立稳人生与事业的根基。
短短70余字中,蕴藏的却是康百万家族留余忌尽、忠厚传家的大智慧。
400多年来,在家训的熏陶下,康家历代子孙大多向上向善、勤奋好学,从而保持了家族的持续昌盛。
育人先正己,父母的言行永远是孩子的榜样,好的家教和门风,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让孩子有所为,走入社会才能有大作为,影响一生。


08
5 月 2017
【邑庙轶闻】上海有个"新城隍庙"

坐落在方浜中路上的上海城隍庙连同周边的豫园商场,早已是上海的旅游代表性景点和传统文化的中心,可以说老上海的风貌主要集中在这里,上海的市井习俗这里也保留最多,城隍信仰更是这座城市精神凝聚力的象征。春节、元宵节、二月二十一城隍华诞等节日,展示着上海历史的积淀。有趣的是,有很多人一直称现在的城隍庙为“老城隍庙”,难道有老城隍庙,还有新城隍庙不成?实际上,上海还曾真有过一个新城隍庙。

节日期间的老城隍庙人头攒动

老上海都知道,过去金陵西路、连云路、延安东路这一带被称为新城隍庙。为什么上海已经有一个方浜路的城隍庙,还要在法租界的地盘上再造一个新城隍庙呢?事情的起因有两个说法。
一是说,往昔上海的城隍庙在每年的清明节、七月半、十月朔,都要遣人抬着城隍神像出巡,俗称“三巡会”,这是旧时上海的最重要风俗文化活动之一。1924年农历七月十五上海城隍庙在举行巡会时,不慎碰翻烛台失火。于是,上海地方的绅士、闻人等人就集资捐款准备重新翻造。但是老百姓总感到没有城隍庙,烧香拜城隍老爷也没个地方,于是为救急,邑人就在老城外法租界的吕宋路(即今连云路北延中绿地附近)建造了上海临时城隍庙,迎请了城隍老爷的神像和神主牌位,一时香火旺盛,后被称作新城隍庙。

热闹的上海城隍”三巡会”(历史资料)

二是说,1937年11月淞沪抗战之后,上海除租界之外,全部沦陷被日军占领,租界地区被称为“孤岛”。避居租界的善男信女再也不能到位于沦陷区的城隍庙烧香还愿,深感不便。为此社会名人发起筹资,于1940年秋冬之际在现在连云路、金陵西路、延安东路附近新建了一座城隍庙。此庙规模较小,仅神殿一楹,因时间紧急,从老城隍庙迎请了小型城隍神像一尊,其他神像判官鬼役,则由画匠直接在神殿墙壁上画像后设案供奉。来年元旦开放后,进香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为一时之盛,后这里就被称为新城隍庙。抗战胜利光复之后老城隍庙又成为正宗,此处渐趋冷落,但是一些年画、炮竹、香烛铺子依然犹存,春秋两季花鸟虫鱼市场也还很兴旺。新中国成立后,该处庙宇建筑关闭。

著名画家贺友直所作《新城隍庙》

原”新城隍庙”一带已规划为”延中绿地”

时过境迁,”新”城隍庙已成为历史名词,方浜路上的上海城隍庙依然是这座城市城隍信仰的中心。但这段独特的历史也恰恰印证了,即使战争岁月也无法剪断维系上海市民精神信仰的纽带,相反地,愈加挫折,愈加坚定,这又何尝不是我们国家民族凝聚力的生动反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