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02
4 月 2017
申城记忆,"城"和"隍"的英雄史迹

“城”和”隍”的英雄故事

今天的上海,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然而仅仅一百年前,上海虽已开埠,但老城厢地区仍然可称为一座”江南水城”,河网密布婉转清秀,具有典型的江南城镇风韵,整个区域就是”城”和”隍”的标配。

“城隍”,若单从字面意义上解释,是城墙+护城河的组合。上海内城修筑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时期。上海设县始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1年),明代中叶,上海商肆发达、人口稠密,沿江一带船舶往来,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中心。明朝时期,江浙沿海地方不断出现倭寇偷袭骚扰,仅在嘉靖三十二年四至六两个多月间,连续5次遭到倭寇大洗劫,烧杀掳掠、焚毁民房,县市几将半成焦土,损失极其惨重。

明朝倭患形势图

在此紧急时刻,上海民众意识到只有建造城墙防御,才能保障县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官府的主导下,在这年九月动工兴建城墙,昼夜不停,到十一月仅3个月时间便修筑完成。城周长9里、高2丈4尺,设6处城门,即朝宗门(大东门)、宝带门(小东门)、跨龙门(大南门)、朝阳门(小南门)、仪凤门(西门);晏海门(北门)。
有了城墙,护城河上也要妥善利用,以作防御设施。故另辟三处水门,分别跨在肇嘉浜和方浜之上。城上开有3600多个雉堞,两座敌楼。环城开掘城壕长150余丈,广6丈,深1丈7尺,外与黄浦江、内与大小河浜全线贯通,通接湖汐。自此以后,倭寇多次来犯,直逼城下,却始终没能侵入城池。可见,城墙和护城河都曾实实在在地维护了上海的安全。

上海的城墙为维护城市安全立下大功

河网密布婉转清秀

在军事意义以外,巍峨的城墙和密布的河网更是上海城市形象和气质的代言。

万历年间倭患平息,县城安宁,官府在城墙原有4座箭台上建造了丹凤楼、观音阁、真武庙和大境阁。大境阁建在大境箭台上,是一座结构精巧、造型别致的抱厦式三层楼阁。此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供关帝像(原称关帝殿),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改建成三层高阁(即今日之阁)。道光元年(1821年),总督陶澍登阁观光后亲题“旷观”匾额悬于“熙春台”上,道光十六年(1836年),两江总督陈銮游此,题“大千胜境”四字刻于东首石坊上。于是此阁名声大振,被列为沪城八景之一“江皋霁雪”景点,成为申城旅游热点之一。

今日大境阁内景

上海县城濒临黄浦江,河浜密布,素有“有舟无车泽国”之称。主要河浜有肇嘉浜、方浜(西为马桥浜)、薛家浜、 侯家浜、中心河等。据嘉庆《上海县志》卷首《古上海镇市舶司图》,城厢一带在宋末有近30座桥。至清代已达56座桥。 由于河浜提供生活和交通的便利,沿河不少桥附近成为居民点乃至集市。随着县城人口增加,河岸民宅日益密集、扩展,沿河船埠林立,商店栉比,形成江南水乡格局。
下图为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上海县城图上的各主要河流和桥。可以说,老城厢内现在比较大的马路,过去基本上都是河流。

同治年间上海县城示意图

清末老城厢地区河网密布

随着清末民初大规模的市政改造,老城厢内修建了道路桥梁,接通了电灯自来水。随后几年中,修路100多条,筑桥60多座,建造码头6个,新辟、改建城门9座,成就了上海城市化的雏形,开启了近代化的伟大进程。在这过程中,城墙和护城河虽大多被改造,但它们”保障海隅”的功勋将永远为上海市民所铭记。


02
4 月 2017
“呆若木鸡”是大智慧

误读

说起呆若木鸡,人们往往联想到的是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因此,这个词自然就成了贬义词。然而,这是一种典型的“望文生义”的误读,“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反倒是一个褒义词。今天,就为您一探其中究竟。

 

典故

“呆若木鸡”是出自《南华真经•达生篇》中的一则寓言:
周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渻(shěng)子的人,就专门为周宣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渻子是否训练好了,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忍耐不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十天,纪渻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掉头就逃。

真意

  “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它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
南华真君这则寓言很有趣,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想到《道德经》中“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道理,苏东坡也说:“大勇若怯,大智如愚。”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现出来的也许是愚钝,真正有高超的技巧的人看起来却有些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别人误解为胆怯。但是,如果真正处于非常境况时,这些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通过这则寓言,阐明了“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转化”的道理,这正是道教思想所特有之“阴阳互化”的辩证思维。


02
4 月 2017
价值亿元的画作,奥妙在于仙气和洒脱

海上画派

近日,一幅表现传统“福寿三多”理念的作品《华祝三多图》,拍出了1.67亿元的天价,而其作者,就是“海上画派”的泰斗——任伯年。

海上画派,国画画派之一,又称“海派”,或“沪派”,一般指的是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期,活跃于上海地区的一批画家所创的国画流派。海上画派是近代国画的一支重要力量,堪称海派文化的瑰宝。
豫园是海派书画的发祥地。以此得天独厚之机,以任伯年为代表的海派画家们自然熟悉豫园旁的城隍庙,熟悉道教的点点滴滴,而这些点滴更是体现在画家们的作品和日常活动之中,可以说有着浓浓的道教情结。

画家们还成立了“豫园书画善会”,有着道教慈善的色彩。每逢花朝日(农历二月十五日)开书画展览会,以助赈灾。夏令施药、冬季施米,或赈济水旱灾民,并且长此以往,坚持不变。道教慈善的理念随艺术品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海派”泰斗——任伯年

画家们的“仙气”

画家们居豫园多时,耳濡目染城隍庙香火之旺盛,也多喜欢以道教因素入画,有的行事也颇具道味。例如任伯年别号山阴道人、山阴道上行者;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合称“清末海派四杰”的蒲华,号胥山野史、种竹道人;胡公寿,号瘦鹤、小樵,别号横云山民;高邕之辛亥革命后,黄冠儒服,卖字为生,更号赤岸山民;钱慧安号清路渔子,又号清溪樵子;虚谷虽是僧人,但别号紫阳山民、倦鹤,也透着仙气。
海派画作品也处处透着道教之理念,取法“道法自然”,在技法上讲求简逸而明快,只求意境而略其形式;在题材上则以花鸟山水为主,对世间景物细细描绘,充分体现“天人合一”之道。此外,海派画还尤其擅长刻画以道教故事、风俗为主的民间习俗,例如任伯年的《钟馗图》、钱慧安的《蟠桃初熟图》等,既秉承传统,又接近现实生活,将国画这一艺术真正推向民间,雅俗共赏。

海派画百年来的辉煌,体现的正是信仰与艺术的紧密结合,这一“上海之根”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今后的岁月中,愈发显示出她巨大的艺术价值。

任伯年《钟馗图》


02
4 月 2017
灵动飘逸的道经“插图”

概况

       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庆大足石刻,道教石刻造像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南山石刻、石门山石刻、舒成岩石刻为代表。这些道教石刻造像,题材丰富、技艺精湛,可以说是我国不可多得的道教艺术珍品,民族文化的瑰宝。
南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南面约五里处,现编号15号,其中以第五号三清古洞、第15号龙洞最为著名,这两窟的开凿时间皆在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

醮坛造像

三清石刻

作为南山道教醮坛中心的三清古洞,在洞窟形制、造像内容上无不体现其所处中心位置的重要性。
首先,在洞窟形制上,体现出道教仪式中旋绕一法的运用,三清古洞中心柱窟的设置是与道教斋醮仪式相符合的。
其次,我们从该窟造像的内容中就能体会到当时斋醮活动的宗教氛围,其神像有三清尊神、六御尊神以及黄道十二星宫、三百六十位天尊等这样一个庞大的道教神灵体系,在布局上,为整个石窟造像三壁拱围着尊神“三清”。

天尊赴会图

天尊赴会图

在三清古洞中心柱外侧左(东)壁有造像。这组造像据考证分为两个部分,上为天尊巡游图,下为春龙起蛰图。这一组图实系表现天尊往赴醮坛法会的造像,即“天尊赴会图”。由于南山三清古洞是道教醮坛的中心位置,故雕刻以道教尊神——天尊往赴法会的场面,尤其是天尊及其随从衣裙微微向后飘动,正体现出往赴道教法会的生动情景。整幅作品气势壮观,人物情态各异,构图充实饱满,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无疑,天尊赴会图是最能体现三清古洞雕刻艺术的作品。
在道经中,像这样描绘尊神出行往赴法会的情景处处可见,如:
“ 飞云、丹舆、绿辇、羽盖、琼轮、骖驾朱凤,五色玄龙,建九色之节,十绝灵幡,前啸九凤,齐唱合吹,八鸾同鸣,狮子白鹤,啸歌邕邕。”(《度人经》卷一)
“诸天侍轩,给玉童玉女各三千人,建三七色节,驾紫云飞,十二琼轮,前导凤歌,后从天钧,六师启路,飞龙翼辕”。(《无上秘要》卷二十一《仙都宫服品》)
这些道经的描述,与该处石刻形象颇多相似之处,可以说是这些道经绝佳的“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