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02
4 月 2017
斋天和玉皇会

斋天,就是祭天。天无形象,但道教和民间都相信天有主宰,就是玉皇大帝。所以斋天便是祭祀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道教主神之一。据《上玉皇本行集经》的记载,玉皇系太上大道君抱一婴儿交与宝月光皇后,便生下太子,及长,弃位出家修行。修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号清净觉王如来,教诸菩萨顿悟大乘正宗,渐入虚无妙道。复修行亿劫,始证玉帝。玉帝在道教的神仙谱中,位处三清之下,在四御(玉皇、勾陈天皇大帝、北极紫微大帝、后土皇地 )之首,或者四御(勾陈、紫微、后土和南极长生大帝)之上。但老百姓却不太了解玉皇的出处,只是将他当成天上的主宰,是最大的神。所以对他的祭祀便不可缺。对绝大多数民众而言,每年有一度与玉皇打交道,是在除夕。据说,玉皇大帝每届腊月二十五日都要巡视天下,若见到民众行善或造孽,分别给予奖赏或惩罚。所以那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摆香案,办素斋为供,以迎接玉皇御驾降临,称为接玉皇。因为老百姓将玉皇看成天上的最高尊神,有的径称为天公,所以这一活动在江苏南部一带称之为斋天。
与民间接玉皇同时,道观中也例有迎接和祭祀的仪式,如北京白云观有“接天尊板”的活动,即是在除夕迎接玉皇的仪式。
农历正月初九,传说为玉皇生日,道观中例要举办隆重法会,以示庆贺,民众则结会烧香,称为玉皇会。玉皇会可以很热闹,因为他在天界地位极高,祭时可以有大量的其他神灵陪祀。鸦片战争前一年,清代著名文学家龚自珍南行过镇江,见到当地祭赛玉皇,并及于风神雷神,祷祠万计,道士向他索青词(专用于祭祀主要尊神的文书,有固定的格式,是道教文学的特殊体裁),他由此得到激发,写下近代文学史上的名篇《己亥杂诗》中的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大声呐喊“不拘一格降人才”固然是出于时代的呼唤,但也未必不是从祭玉皇的宏大场面中得到灵感。玉皇会的具体活动,各地有一些差异,但大节目相同。玉皇会期间,成千上万香客携带香烛、供品前往道观进香祈福,恳求玉皇赐福降祥,保佑合家平安。道士则击鼓诵经,拜玉皇忏,上天表(上给玉皇的章表)。


02
4 月 2017
庙会与香会

道教的大宫观,乃至于著名的洞天福地,一般每年都有烧香集中的高峰期,称为香期,民间或称为香会。也常有固定的祭祀、庆典等活动,称为庙会。这种“会”,是古老的民间交往形工式。本来在中国古代,有所谓“社会”、“社火”,是指同一地域的人们共同祭祀土地神、五谷神。因为传统的农耕社会,平常各家种自家的地,相互之间很少交往,而当祭祀社神时,才有人领头组织,集体一起进行,所以“社会”是民间重要的组织和交往活,是一地民众增强凝聚力的重要途径。近代,有聪明的学者,用这个辞来指称一定时间和地域中人们生活的共同体,也就包含了人类经济、政治、文化、家庭和日常生活中联系的总和。现代社会中,香期、庙会仍然在民间的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首先是民众基于信仰的组织和活动,但又常带动着人们在感情、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
香期和庙会都以庙和庙中供奉的主要神灵为中心。道教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少在本教内部以及民间都有重大影响的宫观、名山,有的还是某一教派的宗坛所在,所以在教内外都有极大的号召力。这些名山宫观中所供奉的神,能够吸引附近乃至于午千里以外的信众、香客前来进香,尤其是其神仙的生日等重大节日,以庙为中心,以敬奉该宫观的神仙、祖师等为主要内容,形成规模宏大的祭祀、庆祝活动。所以这些庙会常常有不同的名称。有时为突出其进香的内容,称为香会;为突出其报答神佑、采取大规模民间文艺演出的特点,称为赛会、过会、出会。同时,由于庙会、香期是当地人流量最为集中的时期,也带来了或者繁荣了食品、住宿、轿马租赁等的商机;各地农村民众平时很少往来,香期庙会期间则成了物资交流的好机会。这样,庙会的活动是综合性的民俗大会。
在庙会中,人们常举办各类娱神又娱人的民间文艺活动。比如,北京有所谓过会的习俗,就是在各庙会期间,演出各类曲艺、杂耍等。“过会者,乃京师游手扮作开路、中幡、扛箱、官儿、五虎棍,跨花鼓铽,高跷秧歌,什不闲,耍坛子,耍狮子之类”(《燕京岁时记》)这里说的,都是北京地区流行的杂耍之类。由于庙会的群众参与性很强,这些娱乐活动有专业性的,多数仍是各社区或各行业自发形成的,更由于集中于一时一地举行,可以相互比较,所以带有很强的竞技性。这又促进了民间艺人和一般的参与者提高艺术质量。所以在凡有一定影响的庙会,往往形成了民间文艺、杂技等的大展示。届时,争奇斗妍,观者如堵,成为名副其实的娱乐盛会。
  出会
中国古代向来有一地居民共同祭祀当地神灵,或者迎接神明巡行某一地区以求他消灾赐福的习俗。在祭神和神明巡回的同时,民间要举办隆重的文娱活动,以及相关的祈求神明保佑的活动。为进行这类活动,要有一定的组织,称之为会。比如,同一地域的居民祭祀社神(即后代的土地神),要有会首,来领导其事,形成一个共同的组织,就称为社会。这种传统也进入道教,对于道教诸神也常常举办迎神出会的活动。
出会时经常伴随着热烈火爆的文娱表演,常是民间文艺的大展示。出会,是地方上的一件大事。中国民众素有以歌舞娱神的传统,在大型的出会中,更是有组织地进行着文艺表演的大展示,娱乐活动的大汇粹。同时也常通宵达旦演出各种戏剧。这其中常见的有高跷,旱船,中幡(耍丈余高的旗幡),扮台阁(妆扮戏剧场面,由人抬着或用车载着巡行街市),等等。这些演出往往是同时涌上街市、集镇的空地,当众表演,民众可以随意观看。因为表演者来自民间,不少就是本乡本土的人士,所以这种表演的群众性特别突出。它实际上是中国民间的狂欢节。只是在西方国家,由于宗教基本统一,或者某一宗教占有统治地位,他们的宗教节日几乎是全国一致乃至于许多国家都一致的。而中国的这种出会,因为信仰的神仙、佛菩萨以及民间俗神,多种多样,各地出会时间不一,人们可以到邻近地方赶会,也就可以多次参与这类狂欢活动。其中许多民间文艺表演,本来都是专为出会准备的,由民间艺人自己刻苦训练,而且经出会中多群演出团体的竞争、切磋、交流,不断提高水准,待到时代变迁,出会的活动有的已经仃止,它们便独立出来,成为很有影响的民间文艺表演,不少仍然活跃在当代的文艺舞台上。最近二十年来,中国大陆上旅游有很大发展,各种民间的文艺,也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其中有不少就是源自于各种出会之中表演的。所以目前这一类为神道出巡、出会而组织和生存的民间文艺。


02
4 月 2017
上海道教组织情况

上海道士以正一派为多。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市道协举办三期道学班(中专)及一期提高班(大专),所传授除正一派科仪及道教方面的知识还包括普通中专及大专文化知识。据1998年统计,上海开放的道观有11所,其中正一派道观10所,全真派道观1所(浦东三元宫坤道院)。现在在册住观道士121人。
建国以前,在正一派道士中又分地方帮派道士、龙虎山与茅山道士等几个派系。其中地方帮派道士中分别包括本帮、苏州帮、无锡帮、宁波帮等,本帮中又分东帮与西帮,各派在举行道教仪式及所信奉重点方面各有不同。然在近二十年来,这种帮派的差距正在缩小,有的帮派如苏州帮、无锡帮、宁波帮等已后继乏人,这对统一道教仪礼方面似有一定的意义。


02
4 月 2017
其他道教派别提示

 道教中另有一些派别,虽然相对规模较小,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过作用。明清而来,于全真、正一两大教派而外,又衍生出一些小派。据《诸真宗派总簿》载,其时小派有86派之多。本网页无法一一列举,现采取列表方式,将它们中的部分派系罗列于下,以供参阅。挂一漏万,则在所难免。   

教派名 创始人及代表人 盛行时间及地点 教派特点 融合与分支情况
天心派 各代传人:廖守真—萧安国—萧道—袁元泰→1:史白云—费文亨—陈—中;2:张湖山—傅道判。 北宋末,南宋初,路时中以传天心正当名于世,《天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南宋末,有廖守真传行天心法。到元代又有雷时中《度人经》 符箓三宗分衍列派之一
楼观派 相传开派祖师为尹喜实际创始人:梁堪 有传人王嘉、孙彻、马敛、尹通、牛文侯、王道义、陈积宝、王延、严达等 魏晋时形成于陕西,隋唐时达到鼎盛,元后合并于全真教。 以崇奉《道德经》、《西升经》、《老子化胡经》,与佛教争正统地位而闻名。
 净明道 祖师:许逊 弟子有:吴猛、时荷、甘战、周广、陈勋、曾亨、吁烈、黄仁览,钟离嘉等,称十二真君。 宋元间在南昌西山兴起,由灵宝分衍而成。 主要经典:《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净品枢真经》、《净明正印经》全称“净明忠孝道”。
 玄教 创始人:张留孙(元初龙虎山道士)。 第二三四五代分别为吴全节,夏文泳,张德隆,于有兴。 于元世祖时活动于江南一带。 由龙虎派分衍而来
 太一道 创始人:萧抱珍 初行于河北一带,元世宗时教声渐振,东渐于海。又于京城据有宫观。 金朝北方三大新道教之一。崇尚祈禳符箓,渊源于天师道。文化素养相对较低,故未能成为道教主流。 元末衰亡。
 龙门派 创始人:赵道坚 祖师:丘处机 第二代以后之传人分别为:张德继、陈通微、周玄朴、张静定和沈静圆两支、卫真定、赵真崇、沈常静,王常月等。 繁盛于江浙一带。全国各地乃至东北、西南、西北等边远地区皆有其派的传播。中心在江南,受南方正一道的影响。自金元时创道,至明清时仍有流行。 奉《龙门心法》为经典。 为全真道之分派。以后又有崂山派,派之分支。
 清虚派 火居派 创始人不祥 流行于大理白族地区。 至近现代仍有流传。 其中清虚派信徒要求出家于道观,主要从事超度亡灵等活动。在一些节日,亦为民诵经祝福。火居派则从俗而居。 受龙门派等教派影响,但又与本地宗教 结合,在形式上有明显 的变化。
在理派 创始人:杨来如 创立于清初,于民国年间仍有流传。 以天津为大本营,向上海、北京、河北、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江西及东北、内蒙等地传布,逐渐形成全国性的规模。 脱胎于全真教,为民间秘密宗教之一。有刊物《理铎》,全国性领导机构“中华全国理教联合”,及3000余所在理教公所。初以反清复明为号召,后以举办慈善事业为宗旨。
伍柳派 创始人:伍冲虚、柳华阳 明末清初流行。 有柳著《金仙证论》、《慧命经》等,为普及内丹学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