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01
4 月 2017
历史上的其他重要道教流派

  太平道 这是一个产生于汉末(汉灵帝时期)的道教教派,流行于河北一带。创始人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以善士身份进行活动,以符水咒说疗病。其道崇拜黄老,开始并无具体组织形式。经传十余年,发起武装起义。当时此教派提出“苍天当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标示出与官方政府的政治对立。太平道信仰“中黄太乙”天神,故以“黄天”自居。其所帅之起义军亦以系黄巾为标帜,被称为黄巾军。此师在短时期内即做到“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后其主力虽在曹操等官方军队的合击下失败,然其余部仍在各地坚持了20多年。
太平道首领在思想上直接接受《太平经》的影响,这种影响一是表现为对太平理想的追求,二则体现在一些宗教观念方面。然对其书中的一些政治改良主张则持保留态度。这或许就是《太平经》终被上层人士所接受,流传下来;而黄巾军却遭到贵族武装的联合镇压,以致被消灭的原因所在。
天师道(正一盟威道,五斗米道)天师道为正一道前身,而俗称为五斗米道的正一威道又可谓天师道之前身。接道教的传统说法,该道派是由张陵在蜀地创建,后又由张陵传子张衡,张衡又传其子张鲁。世称张陵为天师,张衡为嗣师,而张鲁为系师。为表示尊重起见,道教徒在张陵姓后加“道”字,称张道陵。后被正一派奉为教主。其教的最初活动范围在成都及其周围蜀都一带,至张鲁时,已占据巴蜀、汉中等地,并一度建立集政、教、军为一体的割据政权。
在此期间,张鲁除继续进行早期五斗米道的宗教活动之外,又用行政力量维护宗教教法,以神道推行道德教化。这样不但使道教的发展得到了保证,还使巴、汉一带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民众由此得到正常的生活条件。不过,与此同时他们也减少了反抗朝廷的色彩。张鲁晚年投降曹操,被后者带回内地,剥夺实权。至张鲁死后,其道则更陷入组织涣散之状态。
此派对道教的贡献在于将道家思想正式与道教活动相结合。他们把《老子》五千文作为教徒必修的经典,并建立“祭酒”职位,以指导对教义的学习。这样的做法,使道教脱出一般世俗信仰的层次,成为独立的大教。
以后,此教后裔分散各地传教,其中北方教徒多为教主张氏家族,上层人物逐渐向官方立场靠拢。北魏时有一支由寇谦之领导,他对五斗米道的组织、教义进行整顿,使之更符合统治阶层需要。经过其整顿之此道被称为“北天师道”或“新天师道”,一度拥有官方宗教的地位。南方中此教则经过陆修静整顿,被称为“南天师道”,但活动之迹不及北方兴盛。南方中有一支进入江西境内,以今龙虎山为据地,又开创了正一道教派流行的新局面。
上清派 形成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创始人杨羲、许谧等,实际创始人为梁时的陶弘景。此教早期以杨、许降神所得诸种资料和《上清大洞真经》为经典,后经陆修静、陶弘景整理加工,使之形成体系。陆氏还将上清系经书编入三洞经书目录。此派经籍与同时期的天师道不同的是,不以太上老君为最高神,而以元始天王为最高神。在修行方法上讲究个人修炼,特别注重存神服气,辅以诵经修功德,贬斥房中术,对天师道擅长的符箓斋醮也不太重视,受早期神仙家影响较大。
因陶弘景和弟子长期在茅山讲学修道,故此派又称茅山宗。此道派中人注重文化修养,唐时吴筠(著有《玄纲论》)、杜光庭(著有《道门科范大全集》)等,均为其中之著名人物。
上清派在唐、宋等时期仍十分活跃,不过至元代之后受正一道统领,教派团体不再有太多扩展。直至现在,此派仍在茅山地区设有道观,并从事教派活动。
灵宝派 创始人为葛洪的玄孙葛巢甫,立教于东晋初年。奉《灵宝经》为经典。此书亦经过陆修静整理,编入三洞经书体系。另外,陆氏还制定斋醮科仪100卷,成为灵宝派道士主要的修习仪轨,故后世将陆修静也视为此派的代表人物。
此派之信奉神灵与天师道、上清派有异,他们将上清元始天王改成元始天尊,把天师道的最高神太上老君降到第三位,中间再加入上太上大道君。这种排列格局以后演化成后期道教公认的”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次序。在修道方法上,此派中人除讲诵经、修功德外,特别注重斋醮科仪和集体修道,轻外丹与房中术。
此派在唐、宋时期仍有教派活动,以后多活动于民间,并分化出“东华派”等新教派。自明之后,该派并入正一派,然而其精于醮斋科仪的传统在后世正一派中仍得以继承,《灵宝玉鉴》、《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等科仪书现今犹被引为权威。而当年葛巢甫造构灵宝时的主要著作之一《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被明《道藏》置于首经的地位,足见其重大的影响。

大道教 此教创立于南宋靖康之后,是与金初河北新道派全真教等共同发展起来的教派,兴起于河北。创始者刘德仁(1122-1180,号无忧子;沧州子),活动在金朝前中期,原属下层儒士。大道教历任掌教,多出生贫寒,他们关心民众疾若,度人罔极,受到民众的欢迎,从而使其道教获得很大发展。在金元时期,受到过朝廷的扶植与保护。
大道教的教义教规之要在清修寡欲、俭约自奉、安分为人。主张力耕而食,勤俭节用;反对不劳而获、妄取于人;要求道士避俗出家,屏绝嗜欲,苦己利人等等。对调节民族、阶级关系,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稳定人心,改善社会气氛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反映了农民的要求。刘德仁虽承道教统绪,却不倡言升仙成真,不神化其术,为人治病驱鬼,并不假符箓,唯仰面朝天默祷,作风较为切实朴素。总体上看,大道教是一个以通俗的伦理实践为主旨的民间宗教,其教义多取于《老子》及佛、道五戒、十戒,教风之朴为道教界之前所未有。
该教大概到元末已经衰微,以后则合流入全真等道派之中。又金元之交时,大道教内部曾分裂为天宝官与玉虚宫两派,后者传法时间较短。
神霄派 北宋后期产生的新道派。其具体创始人不详。约出现于宋徽宗时或更早。宋徽宗时有道士林灵素受到信任,其所传的便是神霄法。差不多同时,又有神霄派的另一代表人物王文卿在朝野活动。由于宋徽宗的支持、重用,神霄派很快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并在道教界俨然起着某种指导作用。神霄派自称其法出于元始天尊长子玉清真王。说天有九霄,而神霄最高,玉清真王便居于神霄府,其号为南极长生大帝。而该派教义的主要特点乃在于将内丹学说与传统的符箓法术结合起来。神霄派擅长的法术称五雷正法,雷法并非创自神霄派,当时却以神霄派的雷法最为著名。
神霄派在南宋时出现许多支派,比如著名道士萨守坚所创的西河派便是其支派之一。同时,其所传雷法也影响到正一派和金丹南宗。正一派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开始传习雷法,而且很快取得重大的影响,后世的雷法书往往引他的话作为权威解释。从四祖陈楠开始,金丹南宗便开始传习雷法。陈楠所传来自何派,已难确考,但其徒白玉蟾所传习的则主要是神霄雷法。至于南宋才出现的清微派,一开始时被视为神霄别派,受神霄派的影响更加直接。神霄派在元代的重要代表有莫月 等人。明以后,此派传承不明,渐并入正一派。
清微派 此为宋元时期创立的道教符箓派别之一。其派内自称其法直接出自元始,而数其祖师,奉上清派第一代宗师魏华存为第一祖师,创始人为唐末广西零陵人祖舒。以后经郭玉隆、姚庄、华英、朱洞元、李少微等,传至第九代南毕道,又传于第十代黄舜申,遂以擅雷法闻名京师,后人认黄舜申为清微法的集大成者。其实该派为综合正一、灵宝、上清和神霄诸法的后出道派,真正形成是在南宋。
清微派称其符法出于清微天元始天尊。故以“清微”名宗。于宋元间信奉者甚多。
其门徒中一支以江西南昌西山熊真息行法于南,递传彭汝砺–曾践宽–赵宜真。另一支以武当山为传播中心,始于张道贵、叶云莱、刘洞阳,其中张道贵本全真道士,传法于全真道士张守清,张守清门下黄明佑、彭通微、单道安等,皆嗣清微雷法。张守清获真人号,为元代武当道士中最荣贵者。张道贵、张守清一系虽以传行清微雷法名世,但他们原属全真派,属全真、清微二派的融合,可称“武当清微派”。
清微派教义,由黄舜申集大志,《道藏》中所收之《清微斋法》、《清微元降大法》、《清微神烈秘法》等,都出自其手。清微派主张内炼为本,符箓为末,而内道外法皆以本性灵光为体为要。认为“本性灵光”为道法之本,妙用无穷,符咒不过皮相而已,不可拘泥。清微派认为自己的符法简易灵妙,主张书符作法唯在于日常修真纯熟,临坛时从“一点灵光”随意发用,信手画符,以我之元神合雷神,而不在于符咒的外在事相,不重繁文缛节。这是仿效佛教心具万法之说,建立其符法咒术的哲学依据。
另外,清微派还强调“一点灵光”即元神,须通过平日的坐功去保养,更须于一切时中收敛身心,顿息万缘,存无守有,寂然不动。这种打坐,显然有取于禅宗、全真道的“明心见性”之道。又取理学的物物各一太极说,谓人心本具太极,只要能寂然不动,得太极之体,便自然能得太极之用。太极之用,阴变阳合而生天地万物。通过天人一体的玄学推论,为其符箓咒术建立理论基础。清微派颇重修炼内丹,《清微丹决》所述丹法分炼精成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三段功。
由于清微派对传统符箓道进行了改革,强调符箓与内丹修炼相结合,而且符法比较简易,因而在当时社会也比较盛行。
紫阳教派(金丹派南宗) 由白玉蟾在宋代创建。教派中人尊张伯端、石泰、薛式、陈楠、白玉蟾五代传承为五祖。白玉蟾吸取佛教禅宗思想及宋代理学思想入道,形成教旨。此派后亦行雷法,以白玉蟾最负盛名。在他崇奉的经典《雷霆玉枢宝经》中,论及“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定日久,聪明日全。天光内烛,心纯乎道。与道合道,抑不知孰为道、孰为我,但感其道即我,我即道,彼此相忘于无忘可忘之中。此所谓至道也。”这正是宋儒所宣扬的“知止”之说,而白玉蟾融入道教以为修道之法。另外,白玉蟾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等,其弟子彭耜辑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又辑《海琼白真人语录》,亦成为此派信奉之经典。
元朝时,由于全真道受到帝室的护佑而贵盛,白玉蟾弟子纷纷自称全真,以求获得政府的保护。为与北方全真派中金丹修炼者相区别,他们便以金丹南宗自称。元中叶陈致虚撰《上阳子金丹大要列仙志》,列张伯端为七真平辈,自此认其与全真北派相同地位。


01
4 月 2017
道教中影响最大的派别:正一道和全真教

 道教几乎自其形成之初便教派林立,而在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正一道与全真教两派。正一道的特点在于它是东汉而来初创道教派系的直接继承者。他们延续张氏血脉,使道教的传统后继有人。而全真教虽然始创于南宋时期,在道教派系中属后生小子,然以其强盛的适应能力与对理论创新的投入而获得朝廷的支持,成为道教界不容轻忽的后起之秀。在我国封建社会近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它始终与正一道双峰对峙,获得在道教派别群体中的领导地位。

正一道的形成 正一道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各符箓道派组成的一个符箓大派,于元代后期形成后,一直流传至今。
汉末由蜀张陵创建的正一盟威道,在三国时被曹操分化,其中一支进入现江西贵溪的龙虎山,形成天师派,又称龙虎宗。首入龙虎山者究竟是张家的哪一代子孙?据《汉天师世家》第2卷载,为张鲁之第三子张盛。他因拒绝在曹魏任官,故来到此地传道。然后人认为《汉天师世家》其实成书年代较晚,对早期历史的记载有含混不清之处。故所说不一定可靠。也可能此派实始于唐代。
此派奉《正一经》为主要经典,以符水治病、祈福禳灾为职事,后来又吸收其他教派之雷法和内丹术。这些活动虽事烦糜费,却由以其实用性得到朝廷执政者的欢迎和民间的信奉。唐宋时期,它被与茅山、阁皂二宗道派并称“三山符箓”,但因其拥有张陵后裔之正统地位,始终在道教中具有不败之威信。宋理宗敕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事,因此确定其道派之首地位。在较长一段历史中,此派除于其祖山龙虎山道教空前繁盛外,支派玄教的发展规模亦为突出,至宫观遍布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等省区及燕京一带。
元代、蒙古贵族以武力入主中原后,需要宗教作为强权治政方式的补充。他们除采纳佛教教理之外,在道教方面,早期大力扶植全真道,进据江南后,深感此宗社会影响之强大,重点便转向扶植张陵后嗣主领的龙虎宗,而对全真道采取适当限制的政策。从至元十三年(1276)元世祖召见张陵第三十六代孙张宗演起,直到元末第四十一代张正言止,此教派中人,代代被封为天师、真人、或大真人。并受命掌领江南道教。其教派中弟子,则往往担任各地区路、州、县的道教官职。
同时在朝廷促使下,各符录派相互汇融,合为正一派。此后,龙虎山历代大师成为江南诸符箓派共同的首领,龙虎宗也就成为各符箓派的核心,各符箓派集合到龙虎宗周围,组成正一道大派。而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一教主”,则为“正一道”之称正式被官方承认之标志。而各符箓派在思想,组织上的交参融合也因此而渐趋成熟。
正一道的特点
第一,以张道陵后嗣为首领。自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于大德八年作”正一教主”后,后继的历代天师皆袭此职。明清时,天师封号虽被取消,正一教主之名也非皇帝敕封,但在其教内仍把张陵子孙视为当然的首领。
第二,在组织上,由原有的新旧各符箓派组合而成。包括龙虎宗、茅山宗、阁皂宗、太一道,净明道,以及神霄,清微、东华、天心诸小派。其组织比较松散,组成大派后,原有的小派或因承传乏人而彻底融入大宗,有的则只以天师为大宗主,各自的小宗承传如旧。如龙虎宗、净明道、清微派等,直至清代,仍各自承传不绝。
第三,以《正一经》为共同奉持的主要经典,主要法术是画符念咒、为人驱鬼降妖、祈福禳灾。
第四,道士可以不住宫观,可以娶妻生子,被称为”火居道士”。其宫观规模较全真道为小,戒律也不很严格。
明清两代正一道的贵荣与衰弱
入明以后,朝廷对宗教加强了管理与约束,道教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在明代前中期,由于诸帝都不同程度尊崇道教,特别是崇奉其中的正一道,张陵后嗣继续被尊宠,故正一道在其时仍能获得一定程度上发展。明成祖即位初年,曾敕令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重编《道藏》。经正一道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正统九年(1444)始行刊版,命名《正统道藏》。此书为现今所存唯一一部《道藏》,为保存道教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
正一派在清代日渐贬降。满清贵族素无道教信仰,入关前即尊封藏传佛教格鲁派,入关后重在利用理学治世,对道教虽大体沿明制进行管理、保护,但不如明代之重视利用。清朝皇帝无一崇道如明诸帝者,大清律例严禁巫师道士跳神驱鬼逐邪以惑民心,限制了正一道的主要宗教活动。正一诸派至清代教派虽存,而其学说、行持已多互相融合,故与全真相比已彼此区别不大。
近代道教继续衰微,1948年,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随国民党赴台湾,开始了正一道天师府一系在台湾的传承历史。
建国以后的教派发展 建国以后,正一派有所恢复与发展,其主要所在地有江西龙虎山、江苏茅山与湖北武当山,以及上海、苏州等地。其中龙虎山为正一派祖庭,曾在1991年以后,多次为国内外道徒举行授箓传度醮仪。茅山、上海等地都建有道院,刊行相关杂志,以促进道教文化的发展。武当山于1991年成立“道教中医药开发研究所”及“道教中医药研究会”,继承道教采药行医的传统。他们与港、台、新加坡等地道教学者有着广泛的联系。
此教派还拥有一定数量的散居道士。他们多以经忏活动为谋生手段,平时无一定的宗教活动场所,不加入固定的宗教组织。

全真道的创立 公元十二世纪中叶,在我华北地区出现了三大新道教教派,它们分别是全真派、太一派与大道派。这些教派之所以在金代初年产生于中国北方,是由于金王朝实行民族和阶级压迫政策,使得一批北方汉族士人对前途失望,于是走进道家与道教领域,试图通过宗教信仰摆脱现实中的痛苦,从而使一批新道教教派应运而生。与差不多其他两教派相比,全真教的组织发展速度最快,其规模也相对更为宏大。
全真道的创始人是王喆(1113-1170),字知明,号重阳,陕西咸阳人。他出身富裕,能文习武。他曾经过两三年的苦口化度,先后收了马珏、谭处端、丘处机、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个弟子。此七人后被尊称为“北七真”,成为全真道的骨干。又先后在文登宁海、福山、登州、莱州等地建立起五个教会组织,作为传道据点。七大弟子修道传教于关中及河北河南山东一带,以清节苦行而惊世骇俗,开始引起社会的重视。
全真道教义及其阐扬 其基本教义根据《道德经》和儒家经典制定。主张无心忘言,柔弱清净及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此道派不重道教实践中的符箓和外丹方法,而以“三教圆融”和“三教平等”为号召,以修炼心性为主要内容,以淡泊刻苦、救难济人为行为准则。全真道的教规为:静心以修性,养身以修命,出家以依道,苦行以入圣,积善以成德。这为全真道的性命双修、功行双全的炼养功夫奠定了基础。关于此派教义的论述,可参看王重阳的《立教十五论》。
全真道中也有修习内丹术者,自称得自唐代钟离权、吕洞宾。他们在道教内丹学基础上融摄禅宗,兼摄儒学,形成自身特色。后人为将其与南方丹家张伯端等人相区别,将他们称为金丹北派。
全真道之所以能在北方迅速崛起,原因或在于王喆与七大弟子都是有文化基础的士子,他们能著书立说、阐扬教义,同时又能轻财仪义、济人之急,故能感动民众,使得入教者渐多。由于全真道已形成一种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和社会势力,并且又是不以政治为直接目的的宗教教派,因此受到金朝统治者的支持,使其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丘处机与全真道的发展 全真道兴于金,而盛于元。自王喆死后,由马钰掌教,其后谭处端、丘处机等由分别继任。他们以关陕和山东半岛为重点地区进行活动,亦形成过若干道内教派,这使全真道呈现繁荣景象。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丘处机对这一教派所作出的贡献。
丘处机(1148-1227),字通密,号长春,登州栖霞人。金南迁后,全真道在社会上已成为一支强大的宗教势力,成为蒙古、金、南宋三朝争取的重要对象。1219年1月,金与南宋先后去山东栖霞召丘处机,丘皆未应诏。同年,还在西征军中的成吉思汗闻其名,也派人也去召见朝觐。丘预见到蒙古必兴,可借助其力推行全真教义,便慨然应诏。次年,以73岁高龄北上。路经燕京到达宣德,又接成吉思汗之诏,邀其西行。历经四年,经数十国,行以万里。于元太祖十七年(1222年)抵达大雪山。丘处机的大雪山之行,是全真道走向兴盛的转折点。成吉思汗所给他的礼遇和诏令,为全真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丘处机的思想基本上继承王喆和马钰,但又有发挥。他力主三教合一,并用超生说代替长生说。其先性后命的主张十分鲜明,传道的重点在济世真行。他掌教下的全真道得到广泛赞誉和流行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救世济民的实践。他的主要著作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蟠溪集》等。
十三世纪下半叶,元朝政府出于政治考虑,实施扶佛抑道政策,先后二次制造焚毁道经事件,这使全真道失去其全盛之态。
全真道的中兴 全真道于明季道风颓敝,邪说流行,教戒松弛,至清代一度由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整顿全真道,以振兴教脉。他清整戒律,讲《龙门心法》,倡导修道以持戒为首要功行,使全真道由重丹法而转为重戒律。严格的戒律,改善了全真徒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至晚清,民间非正式道士有所扩大,道教更多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在思想文化方面,受其感染者甚多。
建国以后的发展 全真派现在北方与南方都有较大的发展。北方之宫观中以北京白云观、四川青城山、沈阳太清宫、泰山碧霞祠等最为著名。他们中尚有持守教派蓄发、穿道服、出家、吃素规定者。南方宫观如罗浮山冲虚古观等,则有较多的与港、澳、台同道的交往活动。


01
4 月 2017
汉代:道教的起源与产生

道教的产生时期及标志 道教的建立没有一个明显的创教时期,它的史前期很长,创教活动分散而缓慢。一般而言,凡属道家流派、黄老学派及神仙方术的提倡者,都可视为道教的前身。不过,人们一般认为东汉末年是它的初创期。其最早的组织形式是民间性道教,主要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另外,人们还把《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思想尔注》等看作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
太平道和正一盟威道 正一盟威道创立于东汉顺帝时,当时张陵在鹤鸣山,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吸收巴蜀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后汉书》和《三国志》等书中记载,此教派要求信道者或有病者交五斗米,因此教外人称他们为五斗米道。张陵死后,其子(张衡)、其孙(孙鲁)继承他的事业在川西和陕南一带传道。后人合称他们三人为“三张”。因奉张道陵为天师,所以正一盟威道又称天师道。
太平道于汉灵帝时,由侍奉黄老之道的张角创立。他以《太平经》(一说为《太平经》之前身《太平清领书》)为主要的经典,以符水咒语治病,受到百姓的推崇。于是派遣弟子八人代表他分赴各地,以善道教化天下。十余年间,遂有教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设置三十六方,各立主帅。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积极准备发动起义。汉灵帝中平八年(184年)由于叛徒告密,遂仓促提前起义。因义军皆裹黄巾,世称黄巾起义,太平道成为当时农民起义的旗帜。起义失败后,太平道受到镇压,逐渐衰微,其道派后世遂无传者。
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15年),张鲁归降曹营,拜相封侯,正一盟威道得以合法传播,影响日增。东汉以后,以正一盟威道即天师道为中坚的道教,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积极的参与社会生活。但由于他们主要还是以民间宗教团体的形式出现,内部组织散乱,理论体系没有很好建立,多“以鬼道教民”,于是使组织处于流散的状态。
道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它的产生首先与汉末混乱的政治局面有关。东汉顺帝以后的中国社会政治腐败,外戚、宦官专权、经济活动受到破坏,给下层百姓带来苦难。人们出于对现实的失望,要求新的社会归属,以便在乱世中得到保全。民间道教能为信徒创造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又因在教内提倡互助、救济,保证了教民的精神需求,对民众有相当的吸引力。另外又由于汉代而来儒学被神秘化与烦琐化,失去其原有的生命力,致使鬼神崇拜、谶纬神学极为盛行,整个社会笼罩在宗教神秘主义的气氛中。这些都为道教产生提供了气候和土壤。此外,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也给予一些神仙方士创立道教提供启示与借鉴,从某种意义上可说,道教的产生也是对于这种外来文化的回应和抵制。
初期道教的思想文化渊源 道教的思想文化渊源,杂而多端,总起来看,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1)道家思想。道教崇“道”,从宗教的角度把它说成是神异之物,认为它灵而有信,并把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奉作为教主。
(2)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如《太平经》等道经都继承儒家的旨趣,肯定天、地、君、父、师信仰和重要,并把维护礼教作为头等教戒。
(3)神仙传说和成仙方术。中国盛行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他们都是道教诞生的温床。自先秦延续而来的自然神灵,以后为道教所吸收,演变为道教的尊神,因祈福免祸之需,产生道教的祈禳、禁咒等方术。另外道教中人还将求仙方术作为其修炼的基本方式,并继承神仙家,追求“长生不死”、“肉体成仙”的境界。
(4)黄老思想。道教中人以道家的“清净无为,恬淡寡欲”为主旨,并结合各家各派的部分内容。
(5)阴阳五行化的谶纬之学。董仲舒 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宗天神学和随之而起的谶纬神学都被道教所吸收。同时《易学》和阴阳五行的思想在后来的道教中用于阐发内外丹法。
这些思想文化渊源的由来,或许也与道教产生于古代荆楚、巴蜀、燕齐等地区有关。
早期道教特征 其时之道教,教派组织机构相对简单,经济措施与法律措施均较宽松,主要通过符咒和三官(天、地、水)信仰吸引群众。这些做法对保持社会的一方安定和生产发展,起到良好作用。
总之,道教从其初创之日起,便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以后的岁月里,它不仅作为一种宗教,而且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而存在。它给予民众(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精神面貌,对于我们民族的心理、风俗习惯、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医药卫生甚至政治经济生活,都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01
4 月 2017
魏晋南北朝:道教的改革和与戒规科仪的完善

魏晋之际道教的传播与分化 汉末至魏晋时期,天下大乱,中央政权对全国失去控制,老百姓无所适从,往往投靠宗教,使宗教得到发展的良好时机。魏武帝曹操,鉴于汉末农民起义利用宗教发动和组织群众的教训,对民间道教和巫祝祭祀活动采取了严厉打击和防范的措施。他在正一盟威道领袖张鲁投降之后,一方面对张鲁及其五子和他的臣僚拜官封侯,利用其影响笼络群众;另一方面又调虎离山,把张鲁及其子女和臣僚以及汉中人民大量北迁,瓦解了这一教派的根据地。于是此教派内部开始分化,在张鲁死后,北迁后的祭酒主者们人人各自设治传教。这样,这个道教教派在北方广泛传播的同时,同时又陷入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思想紊乱的状态。
由于汉末至三国两晋时,江南在历次战乱中所受破坏较小,于是自三国以来,江南的道教发展逐渐超过中原与巴蜀,成为后来道教复兴的基地。根据有关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间,先后传入江东的有属于太平道支派的干君道、帛家道,属于天师道支派的李家道、清水道、杜子恭道等。
南北朝时道教的改革 在道教史上,东晋南北朝是一段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道教中人出入权贵之门,受到门阀士族阶级思想意识和生活情趣的影响。其中一些人意识到只有脱去鬼道的旧壳、充实仙道的内涵,才能更好的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上升为正统的官方宗教。也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根基深厚、咄咄逼人的佛教的竞争。于是一些人便开始从事相应的变革。当时的中国南方,是道教发生变革的主要地区。
其时首先出现的是两晋之际集道教“丹鼎派”之大成的葛洪(286-363,字雅川,自号抱朴子)。原始道教主要以符水为人治病,具有救世度人的利他性。而葛洪则将此等观念引向神仙传统,强调个人的度世成仙。他于所著《抱朴子》中,论证了人能成仙的依据,研究人的成仙方法。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农民的反抗性,另外也能满足统治阶层的长生愿望。他深受玄学贵无派的影响,以“玄”为世界本体;同时讲究道教徒为人处世原则,增加了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倾向比重,为道教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南北朝时代,五斗米道之后身新天师道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宗教改革活动,它们分别是北魏寇谦之(363-448,字辅真)领导的“清整道教”与陆静修(406-477,字元德)主持的重整南方天师道(即五斗米道)。其中寇谦之奉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宣传上有三十六天,下有三十六土,天有三十宫,宫中皆有主神,并有辅佐主神的其他神仙和翼从。另外,他还改变了原先此教派的租米钱税制和房中术的做法,以清虚为本旨吸取儒家礼教,强调通过养生修炼达到长生不老,同时重视符录、斋戒沐浴、烧炼金丹、制定召神劾鬼科仪。陆静修则以广收道经,集经戒、方药、符图分为三洞,奠定《道藏》基础为著名。由于他们能为道教规定斋戒科仪,制定出较为完整的教义、戒律,制定教会组织秩序,从而完成了其宗教体系的创立过程。而由于他们在创制道教教义过程中,都能注意与儒学思想的配合,所以能够受到朝廷的支持。如寇氏曾使所处之北魏太武帝在京城设天师道场,改国号为太平真君,并亲至道场受符箓。而陆氏则在所处之刘宋收母后为徒,并在宣教活动的经费与场所等方面,得到宋明帝等人的支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清派的代表人物陶弘景,他在隐居茅山期间,除有很多道教著述之外,还编撰带有教派史性质的《真诰》,写出《真灵位业图》一书,对道教崇信的神仙作了系统化的工作。这样,经过他的整理,道教大致拥有了一个等级有序、统属分明的庞大神仙谱系。这个神谱大体上已具备了后来道教以三清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为首的神灵崇拜体系的轮廓。
他们的努力结果是使道教成为足以同儒释并立的宗教组织,并在全国各地形成不同的道教教派体系,使此派团体在社会上形成重要的影响。所以后人普遍认为,虽然道教形成于东汉,但其基本格局的奠定,实完成于魏晋南北朝。
戒规科仪制定的完善 道教在充实发展自身教义的同时,其戒规仪义也更加完备。晋宋间问世的三洞四辅诸经中,已载有各种戒律,凡道士日常修行及生活起居的各方面,都有相应的戒规。为了保证道士严格遵守教戒,一心修缮立功,同时也为了更好以宗教的形式参与社会活动,扩大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道教在东晋南朝还加强了斋醮仪式的制定与完善。其中陆修静对道教仪式的完善化和成熟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陆修静改革天师道,首先从整理道经、构造“三洞真经”(洞真《上清经》,洞玄《灵宝经》,洞神《三皇经》)体系开始的。这些经文中大量吸收当时翻译过来的佛经义理,如涅磐轮回、因缘业报观念、阴司三界之说等等。另外,他们对儒家的道德规范、仪法制度和佛教的戒律仪规,也大量吸收改造。应当说道教的规戒、斋醮科仪、宫观生活制度等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