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01
4 月 2017
明清与民国时期:道教的衰微与复苏

明清时期统治者对道教的态度 明清两代五百多年,是道教从停滞走向衰落的阶段,其主要特点是日益世俗化,符箓派相对兴盛。明清两朝统治者对道教的态度颇有不同。明代诸帝对道教相当尊崇奉敬,对道教的教团管理严格。到了清朝因为满清贵族对斋醮祈禳甚是反感,再加上道教自身在理论上缺乏更新和创造的生机,道教总体上呈现了停滞的形势。自乾隆起道教的政策地位日益下降,被执政者看成为名山胜景的点缀,对道教的管制也日渐松弛。
明清时期的正一及全真两大主要教派状况 自金元以来,道教大体上形成北方全真道、南方正一道的对峙局势。至明代则因正一道的符箓派祈禳得到皇室喜好,所以地位显赫,而全真教则因较重养生不重符箓而地位衰微。到了清朝,因皇室不好符箓斋醮,正一教的地位有所下降,全真教受到一定的扶植。其中全真龙门派因其主将王常月的精严戒行、改革积弊而使其教一度中兴。出现了陶靖庵、周太朗、范太青、高东篱、沈一炳等一批高道。他们的道行和社会影响虽然未及于全真初期的七真十八子,但对于衰落大势中的全真道来说,确也有着特殊的作用。
明清学术状况 从学术上看,明清两代在道教教义方面无大的发展。若论成绩,倒是内丹学方面尚值得一提。当时的王道渊、张三丰、陆西星、伍守阳、柳华阳、刘一明、闵一得、李西月、傅金铨等,辑、撰了一批内丹专著,对内炼理论、方法有所发展,且多以通俗、明朗为特点。这使道教内丹术突破教团内秘传藩篱而走向社会。另外,正一教中的龙虎山法官娄近垣,以其整理重刻的《黄箓科仪》,为后人保留了道教斋醮科仪、牒文、符箓的大量文献。
全真道中的张三丰,被推为武当内家拳的首创者。明代黄百家于所著《内家拳法》中谓,张三丰本精于少林拳法,复从而翻之,为内家拳。此拳以贵柔尚自然的内炼原则运用于技击,既有健身防身的实用性,又是一种气功动功,形成道教武功修炼程式。据说至今流行于世的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大成拳等,皆自此拳演化而出,故被推为道教武术的一代宗师。亦成为道教贡献于人类的一大方面。
经道教中人的多方努力,内丹术越过教团疆界而传布社会,对儒学、医学、气功养生、民间宗教、武术、文学等,均有不小的影响。明代心学大师王守仁曾习炼内丹三十年,泰州学派罗汝芳曾师事净明道士胡清虚,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亦撰《渔鼓词》专咏内丹之事,可见他们对内丹术之认可与接受。以后,这些道教修炼方式又被作为一种养生之道,得到广泛的流传。
民间多神崇祀、扶乩与劝善书 至晚清,全真道仍有活动,但教团素质下降,高道较少,民间非正式道士扩大,故更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主要表现在民间祀神活动及扶乩与劝善书的流行上。祀神活动的明显物象标志,是大大小小的神庙遍布城乡。其中除有官修的东岳大帝、城隍、真武、吕祖、文昌帝君、关帝、天妃等神庙遍布府州县之外,民间私建的龙王、火神、山神、土地、财神、送子娘娘等神庙。至清末这种神庙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村落,连边疆地区也不例外。
明清两代宫廷,都曾刻板印刷《太上感应篇》等劝善书,清顺治皇帝还御制序言。地方捐资印施此书动辄数千万部。以后此类书又被收入《道藏》,得到道教中人在学术上的进一步认可。
民国时期道教状况 道教自清末即已衰落,南方正一道与北方全真道此时都兼行斋醮祈禳,在中国社会发生急剧革命性的大变动中发生了空前的生存危机。民国建立之后,道教领袖人物对国事仍有一定影响,但在“五四”期间,遭到了猛烈的批判,龙虎山的正一大本营则受到更为沉重的冲击,其主要宫观大上清宫被毁,第六十三代天师也于1948年离开大上清宫。总体说来,道教在民国时期在政治时局的变动中风雨飘摇。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道教中有识之士发起对道教的革新,如龙门派第19代居士陈樱宁,毕生殚精于道教与养生学研究。他提倡道学为爱国强族,提升仙学为独立的哲学体系,将仙学与人体探秘、中医结合,吸取内丹学积极成果,建构唯生的仙学理论和方法,对《道藏》进行分类,等等。他的这些努力,很重要的是依托了他的学生、上海翼化堂主张竹铭先生创办的《仙道月报》和《扬善半月刊》,他作为这两个刊物的主要撰稿人,在刊物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与人讨论有关的学术和实际操作方面的问题,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道教学术研究的兴起 民国时期,道教学术活动相当活跃,开辟了道教研究的新局面:一些教外人士用近代宗教学的理论方法评述道教文化。如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许地山的《道教史》、傅勒家的《道教史概论》、陈垣的《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陈国符的《道藏源流考》等。道教曲籍的考订也涌现新成果。同时日本学者也早于国内学者研究道学,为中国学界带来新的观察方法。
道教与民间文化 道教作为宗教团体,严重衰颓,作为宗教文化,持续流传,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国民文化。道士们更多的到民间活动,以道事活动作为职业。如为地方或家庭驱邪隆福、祈祷超度,以取报酬。尤值一提的是道教做法事的音乐影响了民间音乐,最著名的是无锡道士出身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瞎子阿炳)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在音乐界得到高度的评价。


01
4 月 2017
施食

施食就是“焰口”。道士通过宣说灵章,念咒化符,将坛桌上的米粒食品变化为亡魂的法食,并且让“三途五苦、十类四生”之游魂也得到沾濡和饱满,达到亡魂超阴、共涉仙乡的目的。施食科仪起于唐代,形成于宋末,有悠久的传承历史,是道教常用的度亡法事之一。


01
4 月 2017
白云高风——唐代高道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647-735),字子微,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唐代著名道士。《旧唐书》本传说他:“少好学,薄于为吏,遂为道士。事潘师正,传其符录及辟谷导引服饵之术。师正特赏异之,谓曰:‘我自陶隐居传正一之法,至汝四叶矣’”因此他属于上清派的传人,于陶弘景为三传弟子。武则天时,司马承祯曾被召至都,受到礼遇。景云二年(711)睿宗又引入宫中,承祯仍固辞还山。其友卢藏用,曾隐终南山,后来做了高官,“见承祯将还天台,藏用指终南谓之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天台?’承祯徐对曰:‘以仆所观,乃仕宦之捷径耳!’藏用有惭色。”(《续仙传》卷下)后人将这一典故概括成“终南捷径”,讥刺那些邀名求利的人。司马承祯在帝王的礼遇面前仍志在白云青山。开元九年(721),玄宗又遣使迎入京,亲受法箓,前后赏赐甚厚。十年,驾还西都,承祯又请还天台山,玄宗赋诗以遣之。十五年,又召至都。玄宗令承祯于王屋山自选形胜,置坛室以居。在盛名高位面前,仍坚持一个道士的本色是很不容易的。
司马承祯在道教史上,对道教理论的系统化和精密化有过诸多贡献,留下许多著作,涉及到修仙养生、洞天福地和灵符宝图等等,主要著作有:《修真精义杂论》、《服气精义论》、《天隐子》、《坐忘论》、《天地官府图》等。
唐代的道教修仙方法,有主外丹,有主内丹,但多数主外丹,或者内外兼修,司马承祯所属的上清派,原来也是存想、符图和金丹并重的。但司马承祯重视服气、养神等内炼方法,而以“坐忘”为合道重要契机,显示了唐代道风开始转变。五代以降,内丹道派成为主流,溯其源流,不能不看见,司马承祯的修道思想的广泛影响。


01
4 月 2017
药王精技——孙思邈对养生学和医药学的伟大贡献

在道教史上出了不少名医。道士研习医药,不是个人的一进兴趣,而是因为道教讲究养生,精研长寿之方,对医理自然十分看重。同时,历代道士也将替人治病看成修仙的题中应有之义,认为救人性命是最大的功德。道教中的名医,有的只影响于当时,有的则泽被后世。唐代名医孙思邈,便是影响中国医学史达数千年之久的人物。
孙思邈(581-682,一说生年为541),隋唐时期著名道教医学家、养生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旧唐书》本传称他“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又致力医学的研究,成为名医。北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及唐太宗即位,才召至京师,“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同上)显庆四年(659)唐“玄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同上)上元元年(674),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同上)永淳元年(682)卒。
孙思邈一生以修道和行医济世为务,留下的道教著作很多,尤其在中医学、养生学上有突出贡献。所有后世的道教尊其为“孙真人”,而世称“药王”。
孙思邈的中医学和养生学著作大多留存了下来。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千金方》、《千金翼方》这两部医学著作和一系列摄生、炼气的著作。他医德高尚,他的著作称为《千金方》,就是因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愈于此,故以为名也”(《千金要方·序》)。他行医几十年,“志存救济”,也要求其他医生将医德放在第一位。他的医学著作不仅是方剂的汇集,而且以论带方,体现了一个医学科学家的深邃思想。在养生方面,介绍给世人的多是简捷易行、验有实效的方法,《千金方养性》著录导引按摩、服气、服饵、房中损益、饮食起居宜忌也平实可行,至今尚有参考价值。至于《存神炼气铭》等养生著作也无其他道书的神秘缺点。所以他的中医学和养生著作,长期以来广为流传,影响至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