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1 月 2017
道教名山之旅是欣赏自然风光与探寻仙风道气的统一。明白这一点,才识得游趣,尽得游兴。尤其是对山中仙气的寻求、感受,是道教名山游的主题所在。
那么,如何去体现这一点呢?
首先,到一座仙山,要略知其历史。也就是要了解它所以成名之故。每座名山都有悠久的历史。泰山成为仙山,还在道教教团成立之前。当年泰始皇上泰山封禅,一为宣扬国威,二为找到通仙之途。汉武帝上泰山,则只剩下登仙的目的了。后来呢,汉代出现了泰山治鬼的传说,泰山神便成了幽冥主管。他地位由此越升高,成为主管死籍的东岳仁圣帝,不仅造成五岳独尊的巨大声势,而且行祠遍天下。据仙传,东岳大帝有女儿,道行深厚,本领高强,平时统领岳兵,消灾祛邪,十分灵验,于是建殿于极顶玉皇殿下侧,便是现在的碧霞祠。茅山,其形勾曲,故名句(与勾字通)曲山,因汉代茅盈等三兄弟在引修仙成道,所以称茅山。南朝陶宏景入山隐居,创立上清派茅山宗,茅山成了上清宗坛所在地。因此山上多三茅真君崇拜,也有多处陶隐居遗迹。…总之,每座名山都有一部生动的道教传播史-其中也有不少相关的传说,与信史交叉重迭。知其史才能明白自己到了何处――不是地理方位上的,而且是景观性质上的知。
知其史,是进山的初步,也可以在进山之后,再追寻历史的脚步。在此基础上,还要知其意,即知那一山的仙意所在,也就是说要了解道教神仙信仰的内涵,以及该山主要体现了道教文化的哪一方面。知其意,然后才算真的懂得了这次游历的文化内涵。
进入道教名山,当然要领略到其地美在何处,也就是说要知其美。每座道教名山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人称青城天下幽,一个幽字概括了青城山具有的魅力。登泰山则会想起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但是,更加深入地欣赏它们的内涵,还要从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一致上去体会。如我们前面说过的那样,道教名山最重要的人文景观,一般是宫观,而宫观的建设,都力求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人文景观是融化于自然之中的,而且往往是处于环境最优美的那一点上。自然景观本来是原始的,与人没有直接联系。但宫观的建立,又给那一地的和自然景观注入了特殊的内涵,使一座自然形成的山,有了一个统领,有了一个文化上的纽结,指引着人们去领悟特定的文化内涵,欣赏其中的美好的精神风韵。
除此以外,上道教名山旅游还是极好的采风机会。一方面,这些名山的宗教活动吸引了四方信众,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活动,泰山的朝山进香,茅山香期,武当玄天上帝生日,陕西耀县药王(药王孙思邈故乡)的庙会,诸如此类,都有富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风俗的展示。入山游览,也是对民风的感受,好事者便可采集其事其俗,成文章,拍照片,写生入画。另一方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这些名山周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仙话传说,也上旅途中极好的谈助。与书上阅读故事不同,在这些地方实地采风听那些奇妙的传说,常常有“实物”、“实景”为证。跑到三清山,人们会指着石鼓峰,津津乐道地讲起海瑞朝山的故事,说当年海瑞朝山,脚穿牛皮靴受到神灵指责。这位刚直不阿的海大人则指着殿前的牛皮鼓,反诘神灵。于是神灵为之感动,将牛皮鼓推下山,化为石鼓峰。海瑞朝山的故事,原是茅山的民间传说,不知什么时候搬到了三清山,但既有石鼓为证,不如姑妄听之,多些情趣。如果有心将当地的民间故事搜集起来,一定极有意义,对于一般的游客而言,至少是一个增添旅游内涵的活动。
知史、知意、知美和采风,大约是进入道教名山游的重要环节,也是构成其独特游趣的基本条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