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18
1 月 2017
三清为首的主神

        道教的神谱十分庞大,但却又是一个有序的系统,这一序,说在于所有神仙都是得道者,道是仙真神灵的的根本,而道常以人格化的面貌出现,便是各种先天尊神,其中为首的便是三清。
三清: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上清境太上大道君又称灵宝天尊、太清境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其中为首的是元始天尊,系道教的最高神。三清尊神与道和由道推动的宇宙演化紧密相关。据道书记载,整个世界由一气所生,那一气就是道,所以有时又称为道气。由原始的一气化生三元,即三个联续的、无限悠远的时代。第一混洞太无元,化生天宝君,也就是元始天尊;第二赤混太无元,化生灵宝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太上大道君或称灵宝天尊;第三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宝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太上老君。三宝君各治理天上最高的境界,天宝君即元始天并非尊治理玉清境,玉清境又名清微天;灵宝君即太上大道君治理上清境,其境又称禹余天;神宝君治理太清境,其境又名大赤天。三清中以元始天尊为最终极的神。他在最元初的时代即已存在,当太上大道君出现时,他授道予灵宝君。以后又由灵宝君授道予神宝君即太上老君。这样三清之间又依次是师徒关系。
三清作为道教的最高尊神,既是大道的化身,同时又是授道的主脑,亦即教主。道教的基本教义和根本性的经书,都认为是由三清传授下来的。道教的基本经书分为三洞:洞真、洞玄和洞神。其中天宝君即元始天尊说十二部经,为洞真教主;灵宝君说十二部经书,为洞玄教主;神宝君说十二部经书,为洞神教主。这三十六部经是道教教义、学说的根本。
作为道教信仰的主要尊神,三清受到普遍的供奉。一般在大型宫观中常有三清殿或者三清阁,塑三清神像供奉之。依常例,玉清元始天尊居中,手持混元珠;灵宝天尊居其左,手持如意;太上老君居其右,手持宝扇。
玉皇:在三清以下有一位天庭主宰,号称玉皇大帝。据道书《高上玉皇本行集经》说,古代有一个光严妙乐国,国王名净德,王后名宝月光。一夜王后梦见太上大道君降临,抱一婴儿,浑身毛孔放百亿光明,照彻宫殿。便向大道君求为己子。醒后便觉有孕,怀胎后生下太子。太子长大后聪明而又慈悲,将国中库藏的宝贝都散给穷人和各类无依无靠或残疾之人,也不流连富贵,而是舍位出家,于普明香岩山中修道历八百劫。在后八百劫中他又行药治病,拯救众生。如此修行达三千二百劫,才证位金仙,号清净自然觉王如来。以后又再修行亿劫,才终于证位玉帝。玉皇的全称是: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至尊玉皇大天帝。一般称他为玉皇大帝。在道教中他是仅次于三清的尊神,由于相信他掌管天庭,所有的得道神仙都要经他封赠仙职,而宇宙间治理各类职事的神灵全属他主管,所以在民众心目中,他是事实上的宇宙主宰。
玉皇大帝居弥罗天宫,所以玉皇殿常称弥罗宝阁、弥罗玉殿。除了专门供奉玉皇的宫观之外,他也常在大型的宫观中享受香火。玉皇之像通常如同人间帝皇装束。
四御:在玉皇之下,则另有四位重要的神灵,皆列于帝、后之尊,故号称四御。其一是勾陈天皇大帝,其二是北极紫微大帝,其三是后土皇地祗,其四是南极长生大帝,合称四御(有时去南极长生大帝,加上玉皇,合称四御,但现在多将玉皇置于四御之上)。前二者都是天上的星宿中的至尊,后土则是一位掌管大地的女神。南极长生大帝原是神霄派的信仰的祖师,称他为元始天尊长子,主管天中最高处的神霄天,传下神霄法脉。后来神霄派的许多道法被其它各派所吸收,南极长生大帝也被列入四御之中。
其他重要尊神:除了三清玉皇四御之外,还些有一些地位崇高的天尊、帝君。其中常见的有三官大帝,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其职司是上元赐福,中元赦罪,下元解厄。据说人仙功过善恶都由三官掌管,每到三官的生辰即要集中考校人的功过,所以常在该日举行仪式祈求免罪赐福。太乙天尊,掌管幽冥的仙真,据说能寻声救苦,帮助地狱中的灵魂出离幽冥,所以甚受重视,常被供奉在救苦殿中,道教有关度亡破幽的科仪中也常请他临坛。东王公,又称扶桑大帝,为男仙之首。西王母,西方金气化身,为女仙之首,据说,凡男仙上天,先要见过东王公,女仙则先要见过西王母,然后由他们奏明太上,才能正式委以仙职。王母女像,以其属金,称金母;居于瑶池,称瑶池金母。玄天上帝。本来是玄武神,后来与龟蛇相纠的玄武原型相分离,被奉为北极玄天上帝。传说他在武当山修行得道,所以武当山全山的道观都依其修仙故事建成纪念性的建筑。玄天上帝在明代崇拜最盛,永乐皇帝称他为玉清师相三教祖师,其尊号有一百个字之多。玄帝像常作披发坦胸持剑,脚踩龟蛇。


12
1 月 2017
去城隍庙迎来福字过福年!

在农历丁酉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1月12日上午,由上海市道教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刻字专业委员会、上海市道教书画院主办,上海城隍庙承办的“送‘福’到万家——迎新春赠福字”免费公益活动在城隍庙山门前举行。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上海城隍庙住持吉宏忠道长,上海市道教书画院院长窦维春先生以及道教书画院的书法家和城隍庙的道长们现场泼墨挥毫,书写大红福字,广赠十方善信及来往游客,把新春祝福送至万家。
送福之人,自身也将有大大的福气。送“福”到万家活动公告发出后,本庙慈爱功德会会员和皈依弟子们踊跃报名参加活动,担当志愿者服务善信。一大早就有许多会员和弟子们赶来,协助布置会场。活动开始后,他们热情引导善信按秩序排队迎“福“字,周到的服务博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
“福”是中国人最向往的一个汉字,集中表达了老百姓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上海城隍庙通过送福字活动,表达了对鸡年新春的美好祝福,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新年氛围,更因为志愿者们的爱心而在冬日中涌动着暖流。前来喜迎”福“字的善信们都说,迎来福字过福年,手捧福字暖人心,所以不管家住多远,都要赶到城隍庙沾沾福气、喜气,有了这喜庆的”福“字,鸡年一定万事如意,福瑞吉祥!

吉宏忠道长为善信书写“福”字

窦维春先生为善信书写“福”字

薛明德老道长为善信书写“福”字

道长和书法家们现场泼墨挥毫

送福之人,自身也将有大大的福气。送“福”到万家活动公告发出后,本庙慈爱功德会会员和皈依弟子们踊跃报名参加活动,担当志愿者服务善信。一大早就有许多会员和弟子们赶来,协助布置会场。活动开始后,他们热情引导善信按秩序排队迎“福“字,周到的服务博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

慈爱功德会会员们为善信写福、送福

晒福啦!

迎来福字过福年!

“福”是中国人最向往的一个汉字,集中表达了老百姓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上海城隍庙通过送福字活动,表达了对鸡年新春的美好祝福,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新年氛围,更因为志愿者们的爱心而在冬日中涌动着暖流。整场活动共送出“福”字4500余份。前来喜迎”福“字的善信们都说,迎来福字过福年,手捧福字暖人心,所以不管家住多远,都要赶到城隍庙沾沾福气、喜气,有了这喜庆的”福“字,鸡年一定万事如意,福瑞吉祥!

 


10
1 月 2017
实现太平社会的理想-太平的理念

太平的理念
道教向往太平,早期经典《太平经》正以太平为名,也是以太平为宗旨。当然,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并非道教一家所独有,但道教对此则有自己的特有的理解。
太平的根基是大道流行:太平盛世,人人向往,然而人们碰到的太平世未必多。这儿的原因主要在于大道不行,社会运作不合甚至于违背天道。从道法自然的视角看,要想社会安定,人际关系和谐,就必须法大道,依照万物固有的规律施政行事。《老子》说,“执守大道,天下人都会来归往。归往而不互相伤害,于是大家便和平安泰。(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乎泰。)世界上的争吵扰乱,乃至于暴乱、战争,说到底,都是逆道行事的结果。如果大家都以合道、行道为归宿,便会相互协调,减少摩擦,消弭战祸。
道是无处不在的,其具体表现是随着时间条件而有所不同。然而道本来朴素无华,老子便称之为“朴”。朴散则为器,即大道流行,化生天地人物,有了人类社会,为管理社会,便定下种种规矩制度,就意味着大朴被分割,道散于万事万物。人追逐于外部的事事物物,未免离开大道越来越远,也就是离开自己固有的本性,亦即是所谓德越来越远。分割了的社会和分割了的人性,都不能适应太平社会的要求。因此,建立太平社会,就必须反朴归真,回归于大道赋予人的朴素之性。所以,太平世界是大道流行的世界,建立太平社会,则是一个人性复归的过程。太平的实现意味着人性的圆满完成,人民风俗的美好淳朴。
人际关系实行平等与慈爱的原则:与上面说到的人性的圆满、民风的淳朴相联系,道教所构想的太平社会,人际关系是平等和友爱的。所谓平等,是由人人皆从大道而来所决定的。道教理论家认为,一切众生,道性都一致无二,那么当然平等没有差别。基于这种没有差别的道性,人们从根本上说来,是同本同源的关系,不应生差别心,相互对立相互歧视。这种平等,表现在对别人要由关爱之心,这便是慈爱,〈度人经〉将之具体化为十不,即:不杀(断人性命),不害(伤残别人),不嫉(厌恶别人胜过自己),不妒(憎恨跟自己才能地位相等的人),不淫(非礼发生性关系),不盗(偷窃别人财物),不贪(愿望无厌),不欲(嗜好),不憎(嫌人),不 (猜疑)。在此基础上,还要作到:说话不花巧,口中不出恶语(言无华绮,口无恶声)。于是,人们便能够一视同仁的相互慈爱,不是骨肉也会成为亲人(齐同慈爱,异骨成亲)。认为作到这十不,实现了齐同慈爱,那么就可以达到:“国安民丰,欣乐太平”。显然,这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一千几百年来,道门的高士一直用这样的境界要求自己,为实现它而努力。
尽量避免和消灭战争:太平盛世是没有战争的社会。战争给一般民众带来的总是灾难。特别是那些不义战争,除了无情的杀戮,社会文化的破坏,什么好处也不能留给老百姓。所以道教素来反对战争,尤其是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老子当年就说过:兵革是不祥的东西,大家都怨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老子〉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他指出,凡是大军曾经经过的地方,总是田地荒芜,生满荆棘,大战之后,必定是大灾之年。因此,有道者不能用战事去争强。圣人对于军事,不得已才使用它(不得已而用之)。在这方面,,还是以恬淡为上。即使打了胜仗,也不要自以为美好。将它当美事,等于以杀人为乐。以杀人为乐,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总的来说,道教反对战争,只有当别人或别国悍然发动非正义的战争时,才不得已加以还击。金元之际,道教全真派领袖邱处机见成吉思汗,往往用“不嗜杀”加以劝导,提倡止杀保民。其时蒙古人崛起于大漠,社会发展较迟,争天下依仗武力,战争异常残酷,邱处机能利用适当时机加以劝告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他向大汗解释说:天道是喜好生命,而不喜欢杀害生灵的。顺从天意,上天才会保佑。(《全真第五代宗师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内传》:天道好生而恶杀。止杀保民,乃合天心。顺天者,天必眷佑,降福我家。)近代以来,武器越造越厉害,半个世纪中竟然爆发两次世界大战,其余局部战争也断断续续、此伏彼起。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远过于往昔。当着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燃起之时,道教界人士曾在上海市举行罗天大醮,谴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呼吁恢复和平,解除民众和民族之灾。反对战争提倡人类和平是道教的一贯主张。
均平:道教认为人人皆从大道化育,因而平等,表现在对社会分配等领域的态度上,主张公平,或者说均平。太平理想中,包括着均平的设想。这里讲的均平,不是绝对的平均,而是提倡人人都有通过正当途径获取生活资料、生活财富的权利与机会,反对社会的两极分化。老子认为,自然的法则好象拉弓一样,弦位高乐,就把它压低,低了就把它升高。有余的将它减少,不足的加以补充。现在人所行的法则却不是这样,反而剥夺原本就不足的,用来供奉那有余的。(《老子》七十七章:天之道,加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认为这种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做法不合天道,所以后世的道教一直反对过分的两极分化。《太平经》认为,世界上的财物本来是“天地中和所有”用来共同养育一切人的。富人如果得其财富,不用来周济穷人,那便是“天地之间大不仁人”。认为,天生育民众,使人人都有筋力,可以自食其力取得衣食资料。因此道教反对强取别人之财。
天人合一,保护环境:太平社会不仅体现在人际关系上,野同样体现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社会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自然界之外,相反,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存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安宁人民幸福的基本条件之一。道教从人与天地万物都源出于道气化育的观点出发,强调人与自然合一,尽可能的保护自然而不是人为的破坏自然,从不提征服自然、向自然开战一类口号。在道教的经典中,经常提到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南华真经》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认为从根本上来说,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界的事事物物,都是同一的。从这样的思想出发,道教边提倡服从于自然的天机,而要少用心机。《太平经》中还提出一个以万物皆得生息为富得看法。认为所谓富,是指万物全部备足。天以万物全部生出为富足。所以,上皇的至治之气到来,万二千物种都生出来,才叫做富足。(卷三十五《分别财富法》:富之为言,乃毕备足也。天以万物悉生出为富足。故上皇气出,万二千物悉生出,名为富足。)物种少意味着天地贫,全部物种都受损减少,便是大贫困。天地既贫,人也就跟着贫困。这种将人对环境的自然状态看作富足标志,而不是仅仅将人对环境资源的占有多少做标志的观点,极度强调了保护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所以道教徒居住活动之处,总是,对自然环境保护得 很好。在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今天,道教的这些思想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10
1 月 2017
实现太平社会的理想——清静无为

        清净为天下正:清净的思想最初得到强调是在老子的学说中。老子认为,静能够胜过躁动。因为道的本性是居于静的一面的 ,万物的运动纷纭复杂,但最后都要回到老根,便叫做静。静,便叫做复归到它的本命,复归到本命,便处于恒常的状态,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不知常妄作,凶。)因此,他要求深深的守住虚静,去观察万物运动的循环。(致虚极,守静笃,吾以观复。)由此可知,清净是道的本性,作为体察大道运行的方法,人也就必须做到虚静,内心清静,自然合于大道,掌握了道等于取得了理身治国的根本,便可以做天下的楷模,所以说,“清静为天下正”。清静与道一致,因此道教提倡“真思志道,学知清静。”人要效法天地自然的道理,不可以处于燥动,而要经常追求清静。(《老子想尔注》);人法天地,故不得燥处,常清静为务。)
无欲才能清静:怎么样才能清静呢?老子认为主要在于做到清心寡欲。正一盟威道的领袖根据老子的思想,提出:道是永远没有欲念的,喜欢清净,所以能使天地常处于正常的情形。清净与无欲相联系,所以《太上老君说常清净妙经》着重讨论的,正是从无欲着手,寻思清净身心的途径。指出:人的原神本来好清净,但心却会干扰它;人心本来也是好静的,而欲念却牵引它。经常能够排遣欲念,那么心自然宁静,心澄清了,则神自然清朗。(夫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牵缠人心的欲念,范围很广,一般泛称为六欲,指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官引起的欲望,以及由意识引起的欲望。人们受到外界的诱导,往往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道教将之概括为“三毒”,一说系阴神之毒,能害人之性;阴精之毒,能害人之命;阴气之毒,能伐人脏腑。一水是指三尸之毒,三尸是居住在人身中的三种恶神,上尸使人好华饰,中尸使人好贪,嗜滋味,下尸使人好淫欲和嫉妒。这三者,基本上是人心中的不良心理状态,不清除势必干扰心性的正常素质和正常活动,所以必须清除。《清净经》讲的清净,主要是对修道者说的,要求很高,但一般说来,这种清净的主张是社会、施政所必须具备的。历史上曾经有过统治者嗜欲太盛,因而不断扰乱民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闹得天下不得安宁的教训。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以后,因为“亡秦者胡”的谶言,征调了大量民夫、兵士去筑长城,备守边关,又调集几十万人为自己造陵墓。这还不算,他又为自己寻找长生不老药,劳民伤财的巡视全国,主要是传说出长生不老药的沿海地区。终于搞得民众不堪负担,他一死,就爆发了农民得大起义。这一历史教训给汉朝很大的启示,所以汉代前期曾一度推行清净无为的治国方略,并取得了成功。
无为的精义:与清净相联系,道教提倡无为。道教说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指施政行事要顺乎自然,不要胡乱妄为,凭主观意愿行事。老子常说无为的妙用,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圣人处无为指事,行不言之教。他说的无为,主要指对民众的生活、生产活动,以及万物的生长化育,不要多加以干预。民众原有其淳朴之性,各种社会活动 本有自身的规律,少加或不加干涉,使之循着自然的法则去运行化育,那么,社会和自然界便井然有序,没有冲突。
清净无为的具体表现,最重要的是清简政务,尽可能的减少政治措施对社会、对民众的扰动。老子有一句明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大国,要象煮小鱼那样小心翼翼,不要经常翻动它——若是经常翻动,小鱼儿岂不碎烂?历代的道家、道教都遵循清净无为的原则,一旦有推行自己政治主张的机会,总是在施政行事中加以体现。东汉末年,正一盟威道一度建立了正教合一的割据政权,也清简刑政和赋税。对犯法的,原谅他三次,再加惩罚。行刑的办法也很轻简,一般是依照其罪大小,让他修路,以及向神坦白罪过,祈求原谅。经济上,则入道者或请法师治病,只交纳五斗米。这些清简的政治措施,受到民众的欢迎,在全国处于战乱的环境中,也给了民众休养生息的机会。总之,清净无为的思想是道教政治思想的重要主张,是行政施政的基本政策。
清净无为与济世度人相统一:道教讲究清净无为,绝对没有完全不理世事,不关心社会治乱,不问民众灾祸的倾向。相反,道教素来提倡济世度人,积极的为解决人民的灾难,为社会的安全幸福贡献力量。这一方面是表现为道教所从事的社会救济等慈善事业,同时,道教也尽量为信众提供宗派服务,使信众满足宗派信仰的需要,得到心理慰藉,从而参与维系社会的稳定和中华民族文化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