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01
1 月 2017
明灯巡殿辞旧岁 钟响福兆新一年

仙乐缥缈、明灯巡殿祈福;信香缭绕、拂动法钟齐鸣。

12月31日晚,上海城隍庙隆重举行“祈祥纳福”辞旧迎新活动,本庙皈依弟子,功德会会员、历次公益国学班学员以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城隍庙的人士共300多人齐聚庙观,辞别2016,迎接2017年的到来。

善信于大殿前广场静候活动开始

        晚上九点整,随着三通法鼓敲响,活动正式开始。法师取坛前明灯之火种,点燃灯仗,由两班道众分与参加仪式的善信,让善信点燃属于自己的一盏明灯,“分灯”仪式正式开始。道教“分灯”仪式古来有之,“太上散十方,华灯通精诚”,盏盏闪耀的灯烛意喻太上道祖的恩光洒遍天下,信众籍灯烛汇聚自己精诚的信道之心可同沐恩光,上格诸天。

法师燃灯

道众分灯

        灯烛辉煌映夜空,善信手举明灯,在法师的引领下,伴着轻柔的音乐,口中轻诵“福生无量天尊”开始巡殿,志心参拜庙内诸神,以获得诸神的护佑。巡殿结束后,信众将手中的明灯汇聚于坛场之中,集体点亮“福”字。一个“福”字,传达了一种最精炼、最简约、最具吸引力的祝福,集中表达了全庙道众和参加活动来宾期盼新年平安吉祥的美好心愿。

 

明灯巡殿祈福迎祥

        23:00分,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上海城隍庙住持吉宏忠道长莅临法坛,撞响象征平安吉祥的迎新第一响祈福钟声,代表“撞钟纳福”仪式正式开始。钟,是道教的重要法器,也是通用于各种“祭礼”的礼器,鸣钟的作用就是让洪亮的钟声“上闻三十六天”,将虔诚心愿送达天听,辞旧迎新之际以此撞钟纳福,则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得到神灵的赐福和护佑。随后,全体来宾有序移步至钟前依次撞钟,在悠扬的钟声中跨过零点,喜迎2017年的到来,整场“祈祥纳福”辞旧迎新活动至此圆满结束。

吉宏忠道长敲响迎新第一钟


法师为善信通真祈福

给2017点一个大大的赞

        2016年,上海城隍庙各项工作平安顺利开展,离不开本庙皈依弟子、功德会会员和国学班传统文化爱好者的支持与付出,值此2017年到来之际,上海城隍庙住持吉宏忠道长率全庙道众恭祝十方善信新年吉祥,福寿绵延!

2017,有福了!


28
12 月 2016
上海“坐殿城隍”的传说

霍光(?–前68年):字子孟,汉武帝时册封博陆侯。霍光曾辅汉武帝,后受汉武帝遗诏辅佐昭帝,昭帝死后辅佐宣帝,前后秉政二十余年。据《吴越备考》中载,三国时期,吴王孙皓病入膏肓之际,有位天神附于其身边一位太监身上,说“国王封界华亭谷东南,有咸塘风潮为害,非人力能防。臣汉霍光也,部党有力。立庙于咸塘,臣当统部属镇之”。孙皓即于华亭县立金山行祠于华亭县,供奉霍光石像。自此以后,华亭县一带海患平息,民生安乐。后至明代永乐年间,上海知县张守约将金山神庙改建为上海城隍庙,供奉上海城隍神。因霍光神像已在大殿之中,就于大殿后供奉上海城隍神秦裕伯, 形成了上海城隍庙“前殿供霍(霍光),后殿供秦(秦裕伯)”,主神供于后的独特供奉格局,上海百姓则称霍光为“坐殿城隍”。


28
12 月 2016
上海“一庙三城隍”之陈化成

陈化成(1776–1842):字莲峰,清代福建同安人,陈化成是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鸦片战争时期,陈化成任江南提督,驻守吴淞炮台。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英军进攻吴淞口,陈化成在两江总督牛鉴逃跑的情况下,毅然亲自登台发炮,最后中弹壮烈牺牲。上海人民为了纪念他,于县城(现在的南市区)内建“陈公祠”供奉他。抗日战争爆发后,南市被日军占领,城隍庙被划在难民区内,逃难的百姓将陈化成塑像抬入上海城隍庙供奉。自此以后,上海城隍庙开始供奉陈化成塑像。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上海城隍庙“前殿供霍,后殿供秦,同时供陈”的供奉格局形成,民间老百姓也将陈化成称为上海县的城隍神。


28
12 月 2016
上海城隍庙出土石碑说历史
   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上海城隍庙初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600余年,位于上海老城厢中心的方浜中路。明代永乐时,上海县知县张守约改金山神庙(又名“霍光行祠”)为上海城隍庙,于上海居民最集中居住的区域方浜(河名)北岸兴建了这座庙观,前殿供奉西汉大将军霍光,后殿供奉明太祖朱元璋敕封的秦裕伯为上海县城隍,“一庙二城隍”由此发端,历经了明、清、民国、新中国几个历史年代,成为上海地区老百姓虔诚崇拜,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业兴旺,福寿康宁,寄托理想追求的精神家园。

   600余年风霜雨雪的自然风化或战乱人祸,使庙观的建筑不可避免的遭受侵蚀破坏,因而上海城隍庙在岁月的长河中屡次重建或修建,除地方史志中多有记载外,另一个重要记载是石碑记事。2005年上海城隍庙在二期工程修缮时,在戏台夹墙拆除中意外地发现了藏匿在夹墙中的三块石碑。大小不等,碑高约1米多,宽约半米多,碑厚约20厘米。经清理辨识,两块为明代石碑,一块为清代石碑。明代石碑之一:碑头题为“《重修城隍庙记》”,为明代天顺元年(1457年)所刻,距今556年。碑文竖排,自右而左,落款为“县丞李绅王简主簿杨智典史”。明代石碑之二:碑头题为“《上海县重修城隍庙碑记》”,为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所刻,距今406年,落款为“上海县事豫章刘一爌立”。清代石碑:碑头题为“《重修邑庙碑记》”,为清代顺治六年(1649年),距今364年,落款为“本庙住持五国储石中琦吴体一赵陆瑞”。众道长和信徒无不如获至宝。

   喜事成双,2007年庙前方浜中路实施市政工程拓宽改造,原庙山门前照壁需移位重建,在拆除老照壁时,又意外地发现了藏匿在照壁中一块石碑:碑头题为“《上海重建城隍庙记》”,为明代万历三十年(1602年)所刻,距今411年,落款为“上海县知事豫章刘一爌”和“住持吴中彦”等人。

    四块出土的碑记正文内容丰富,文字繁多,记载翔实。其特点一:阐述时值重建或修建庙宇的必要性,重要性。如明天顺元年石碑镌刻“砾堆城隍屋宇倾圯…….陋不堪”字样等。特点二:赞颂城隍神护国佑民的功德伟绩,如明万历三十五年石碑镌刻“握祸福之柄”,“为民请命”,“捍大灾御大患”字样等。特点三:表达对城隍神的敬畏崇拜之情,如清顺治六年石碑镌刻“我邑士民既戴恩高厚亦图报悠长”、“入庙思敬今万姓瞻仰,规模宏丽金碧辉煌”字样等。特点四:记载为重修或修建庙宇捐款人芳名和钱两,如清顺治六年石碑镌刻“上海县知事孙鹏助银拾两”字样等。值得一提的是捐款建(修)庙的人身份有官吏、有士绅、有商贾、有从医,从工,从农的各界百姓,反映了明、清时代城隍信仰的普遍性,从官员到一般老百姓涉及各阶层。

石碑是石头材质的书,上海城隍庙出土的石碑向今人无声地述说着上海历史的故事。

顺治年间石碑

万历年间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