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02
9 月 2021
古今奇谈 | “孔融让梨”美名传,然而却有个细思极恐的结局

“孔融让梨”的故事世人皆知。四岁的孔融就懂得把个头大的梨子让给其他兄弟姐妹,从而博得千古美名,用张爱玲的话来说,出名要趁早,四岁孔融一时风光无两可谓早矣,就连会砸缸的司马光看到孔融也不得不仰天长啸,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毕竟,司马光老人家砸缸那会已经是七岁高龄。

都说“三岁看老”。四岁就出名,那是不是其一生都是道德楷模了?
非也。历史,又跟我们玩了一回出其不意。
孔融最后是被杀的。其罪名最大的一条是“不孝”。


跳跃如此之猛,四岁让梨到不孝被杀,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明显的证据,或许是孔融的一些“怪异”的言论。

史书记载,孔融曾经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父子之间就是那么回事,干吗要孝敬亲爹?他不过是为了发泄性欲。至于亲娘吗,也谈不上伟大,不过是个容器,东西都出来了,还要给容器写感谢信送锦旗吗?

这些话在今天看起来都颇为离经叛道,严重毁三观,而在崇尚孝治天下的当时,确实更加出格。

不过,史学界都认为,孔融真正被杀原因,是他的某些行为触怒了曹操,而“不孝”只是掩天下之口的幌子而已。

再回看孔融让梨,难免心生疑问。让梨的孔融作为兄弟姐妹中最小的那一个,是弱势者,而弱势者再去谦让他人,于个人来说是其自由,但这种行为并不值得提倡,更不能作为要求。弱者,是需要被呵护和照顾的。
或许,让梨的故事又是一个人工流水线包装作品吧!

孔融被捕时,他两个才刚刚八、九岁孩子,依然在悠闲地玩着游戏,一点都不恐慌,孔融乞求抓捕他的使者,能否保全两个孩子性命,其中一个孩子听到后,安慰孔融说:“父亲大人,难道您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能教育出如此成熟聪慧深明义理的孩子,孔融又怎么会是一个不孝之辈呢?
可道德标杆孔融终究还是顶着不孝罪名死去。品读历史,往往就是这么细思极恐。


01
9 月 2021
走进道教 | 万事俱备,神兽回笼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真经》
道生成了万物,但不占有万物;替万物做了所有事情,但不以此要求回报;帮助万物成长,但又不主宰万物,这就是最高深的“德”啊。

为人父母者,也当引以为戒。
孩子并不是我们自身的延续,而是另外一个平等生命。
在降服这个特殊神兽的过程中,没有千篇一律的手段,只有因“兽”而异的方法。

“自然”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适合每个孩子天性的教育方法,做到“道法自然”。
适合孩子、能让他快乐健康成长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抵御神兽主要办法——以身作则
道祖老子在《道德真经》中开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好的家教与门风,需要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来主导孩子,这样的行为胜过千言万语。

一个孩子,从来不会无缘无故成功,旁人或许无法得知,但是其家庭在孩子习惯、性格、人品上的默默努力,别人是看不到的。一个孩子也不会无缘无故就变得没出息,找来找去,肯定能从他的家庭、父母身上找到根源。
说到底,一个孩子未来的路能走多远,家教与门风有着重要的作用。

育人先正己,父母的言行永远是孩子的榜样,好的家教和门风,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让孩子有所为,走入社会才能有大作为,影响一生。


31
8 月 2021
走进道教 | 娱乐圈里的“天道承负”

这几天,小道士我消化不良。
都已经立秋了,大瓜一个接一个,天雷滚滚,确实对脾胃不好。

昨天有小伙伴后台留言问最近怎么没追追娱乐圈?
咋追?
这个圈啊,让咱们老百姓越看越揪心。

吸毒的得被抓才知道错,海王的得实锤才知道错,漏税的得补缴才知道错…
只要房没塌,一个个就死不认错。

听说某爽补缴税额快3亿元,按咱们上海社平工资计算,一个普通人不吃不喝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赚钱,才能赚够。
不瞒你说,小道士我也是见过大钱的人,上次见到这么多钱,还是中元节。

不多说,这个圈圈啊,一切都是天降正义。
但咱们可以借机聊聊道教的天道承负。

“承负”思想是道教教义的一项重要内容。
所谓承负可以理解为:今人受到的祸福也能归结为祖先的行为恶善,而且今人的善恶行为也会使后代得到相应的福祸结果——先人有过失遗其恶果于后代,为负;后人承受先人过失的恶果,为承;代代既相负更相承。
在这种因果关系下,任何人的善恶行为除了能影响自身外,也会对后代子孙产生影响,而人当下的祸福也都是先人和自己过往行为的结果。

承负思想的哲学依据是天道循环说,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理一脉相承,不仅是对个人或家族内子孙祸福的根源而言,而且还是整个自然与社会的变化依据。


那么,怎样才能断止负而免除厄运呢? 
唯有行善积德。

一方面,人要为后世子孙着想而行善积德,“为人先生祖父母不容易也,当为后生者计,可毋使子孙有承负之厄”(《太平经合校》卷四十)。
另一方面,作为自身,如果能累积超乎寻常的大功德,也可以断绝来自先人积恶的厄运。

道教文化里,天道承负说激励和号召人们从长远着眼,不仅要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子孙后代行善积德,唯有行善积德和奉道长生才能使我们正确面对承负之道。
某些娱乐圈里的爸爸妈妈或许不知道。


30
8 月 2021
走进道教 | 貔貅:我不是怪兽!

《玄门早晚功课经》中《王帅诰》唱道:“麟牙凤嘴将三千,虎首貔貅兵百万”,貔貅(pi xiu),究竟是何方神圣?
“貔貅”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民间传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它有嘴无肛,能吞万物而不泄,故有纳食四方之财的寓意,也有赶走邪气、带来好运的作用,古时候人们常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就是取其威风凛凛,雷霆万钧之意。

司马迁的《史记》中曾记载黄帝最终在统一中原的战争中胜出,貔貅是助战有功的,因此它被赐封为“天禄兽”即天赐福禄之意。貔貅的形象也有奥妙,是龙头、马身、麟脚、形状像狮子,会飞,有一角和两角之分。一角的,叫天禄;两角的,称辟邪。



貔貅在民间被赋予了很多吉祥含义,被视为“财运、官运”的集合体,因其护主心极强,更是镇宅辟邪的神兽。因此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爱收藏和佩戴貔貅,祈愿招财、开运、辟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人们相信它能够带来吉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