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27
8 月 2021
走进道教 | 你真的会诵经吗?

提起诵经,走进道教信仰、熟悉道教文化的小伙伴们一定不陌生。

我们常说皈依三宝,也就是道宝,经宝和师宝。

三宝中,道宝为宇宙大道,是万物本源和变化发展所依循的自然法则,经宝则为天尊垂训,结成三洞真文,为我们后辈修道者指引迷航,所谓“经者,载道也”,师宝就是指我们修道的引领者,传道授业解惑之人。皈依道经师三宝,为道教信徒学道修道的开始。
其中,信徒们皈依经宝的一个常见办法,就是不断持诵经典,以求最终达到读经明理,知行合一等美好愿望。
但常常持诵经典就一定能够达成这个愿望吗?
曾经听过一位老修行开示,他告诉小道士我,别看诵经的人很多,但大多数往往不会也不懂诵经,这些持诵经典的人,往往分为四种。


第一种,叫做经旁人。指刚刚接触道教信仰的信众。此时信仰并不坚定,偶尔翻翻经典,但内心却认为经典太过咬文嚼字,难懂其意,不存恭敬心,常常看到经书就头疼,一旦听见有人诵经,心里就莫名烦躁。
其实这类人,最大的问题出在内心的不清静,“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心里若不清静,诸多烦恼困惑自然而来,又怎么能安心读经?


所以,此类人叫做经旁人。第二种,叫做经下人。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经下人,所谓经下人,就是心存敬意,时常礼拜道经师三宝,对待经宝也是恭敬有加,但在诵经时,却不注重探寻经中所述含义,而只知道照本宣科,盲目跟读,还自诩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殊不知,如果一篇经文不了解其中真意,即使能倒着背诵下来,又有何意义?又能给我们的信仰增加何种帮助?


第三种,叫做经中人。在道教这种强调实修的宗教信仰中,经中人指的就是能够信受奉行,按经中所示所指来修道证道的人。
能够做到经中人,生活中已经不太常见,毕竟人有七情六欲,很难时刻做到依经典亲历善为,但可以试着时刻保持宽容清静的心,以微笑积极面对每人每事,做经中人,以经典为戒尺衡量自身行为,应是我们普通道教信众在红尘中修行的目标。

第四种,叫做经上人。在道教修行中,有所谓借假修真一说,也就是说当修行到最后时,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自己就是大道的化身,举手投足间都符合天地自然。
此时再看经典戒律等,都只是为了让我们悟道成道的介质。
就好像在大海上驾船行驶,经典戒律就是我们的船,而真正得道证果后,就是登上了岸,那时,又何必抱着船不放手呢?
离经去假,已成真人,经上人是也。那么,问题来了,你真的会诵经吗?又是第几种人呢?


26
8 月 2021
走进道教 | 你想没想过道观里神明的来历?

常来道观的小伙伴们都会发现,每座殿堂中都端坐着道教神祇,虔诚礼拜的同时,不知道小伙伴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道教神仙的来历呢?

对此,一些学者认为道教神仙来源于我国古代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鬼魂崇拜等。

同时,学界认为每个宗教都需要面对人生终极问题,也就是探讨生与死,进而解构出人死之后的未知彼岸世界,为宗教本身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于是,不管是一神教或多神教,神灵的产生必不可少,这也可以简单说成是学界对于所有宗教神灵来源的看法。

但我们道教界内部从信仰角度来看,却又不尽然了。

尤其不同的是道教不仅仅把希望寄托到死后的彼岸世界,更为重视生命存续的当下,并且认为人可以通过各种修炼实现长生不老,也就是成为神仙。

纵观道教神仙体系中,通过自身修炼而成仙的人有很多,如以吕祖吕洞宾为代表的八仙,玄天上帝真武祖师,祖天师张道陵等,均为通过自身努力修炼而成为神仙的普通人。

除了通过修炼可以成仙外,道教还有种说法叫功德成神,即普通人依靠为天下苍生或一方百姓谋求福祉,因累积功德也能成为道教神仙。让人感慨的是,哪怕这些人自身并没有道教信仰也不妨碍其成为道教神灵,充分体现了道教“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万物玄同观念。

大道就在这里,你信不信,他也在这里,而你就在其中。

因功德成神的著名道教神仙有关圣帝君关羽,各地的城隍老爷等等。

上述这些道教神仙都是普通人通过自身努力修炼或者累积功德无数而成,过程可谓艰辛异常,道门谓之后天神。也有些道教神仙是先天神灵,这就不得不服气了。例如三清祖师,本就是大道化身,自然与道合真,这类神灵数量较少,但个个是创世元神,上古仙真,道门谓之先天神。

除了上述神仙来源外,正统道教中还有一些数量不多但也影响较大的神灵,如天师府中已成仙果的狐仙等等。

总的来说,道教神仙和其他宗教最大不同处就在于由人修炼而成的神灵所占比重极高,这也验证了道教长生久视仙道贵生的教理教义。

同时,在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将神仙分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晋代葛洪祖师在《抱朴子内篇.论仙》也将神仙分为三等:天仙、地仙、尸解仙。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又把神仙分为七阶:玉清、上清、太极、太清、九宫、洞天、太阴。

可见,修仙之路也类似今天的考职称,要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慢慢做起。


今天,常会有信众游客将道教神仙和其他宗教神灵做对比,比较果位比较境界等等,这是不正确的,道教神仙信仰与其他宗教神灵体系都自成一派,无法相互比较。


就好像我们能说全红婵的专业能力胜过李诞吗?


25
8 月 2021
走进道教 | 西王母诞辰,她老人家可和玉皇不是一家的

提起西王母,小伙伴们一定都不陌生。

然而你知道的西王母,可能和道教仙真西王母略有不同,由于《西游记》等文学作品的普及,很多人一听到西王母,马上就能口若悬河:哦,哦,王母娘娘啊,我知道,玉皇大帝的老婆,还种了好多桃树,有一年蟠桃会没找孙悟空,孙悟空就把七仙女给定住了,结果他只吃桃子,哎你说这猴子还真就是个猴儿哈…

小说终归是小说,谣言也会止于智者。

在道教信仰中,西王母,全称“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瑶池大圣西王金母无上清灵元君统御群仙大天尊”。据《集仙录》载:西王母即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又号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系先天西华至妙之气化生。
整个道教神仙体系中,西王母为天下女仙之首,是护佑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的女神,因居住在西方昆仑山,所以被民间统称为西王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西王母贵为仙真也概莫能外。

在道教神仙信仰中,西王母神位崇高,神职很广,估计每天要忙的事情超多,还全年无休息,更没加班费拿,下面就聊聊她老人家除了护佑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等等外还负责哪些工作。


1、掌管灾疫和刑罚在《山海经》中,系统全面地记录了西王母为上天派来掌管瘟疫、疾病、死亡和刑杀的神明,居住在昆仑山。《云笈七签》、《墉城女仙录》等均认同此种说法。也有历史学者认为,西王母应该是我国西部地区西王母国的一个部落首领或图腾的称号。

2、统领三界女仙西王母由先天阴气凝聚而成,是所有女仙之首,“为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统领昆仑仙山,与西王母对应的先天阳气凝聚而成的男仙之首为东王公,执掌着蓬莱仙岛。


《南华真经》中“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寓示西王母可化险去灾,拥有帮助人们度过灾厄的神力,民间也流传有“王母祝寿,祸不成灾”等谚语。在管理诸如婚姻生育、灾疫刑罚,还有那么多女仙的人事安排之余,西王母积极参与演经说法,普及道教信仰,推广道教文化。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有这样一段:“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由此可见,《清静经》正是由西王母普传后世的,二者机缘颇深。


24
8 月 2021

8月19日晚,“五星连珠”的盛景绚烂苍穹,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的同一方向,在古代,这被视为祥瑞之兆。

据天文学家表示,从19日起一周内,每晚7点左右,如果天气晴朗,视力好的小伙伴们便可以看到“五星连珠”,如果借助望远镜,效果会更好。
但是一周后,火星每天西落越来越早,天黑前就落到地平线下,“五星连珠”随即消失,下次再出现此这类天文盛景需要等到2040年。


传统文化中,五星连珠寓意吉祥,而且说起来,还有一个“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传说故事。


时针拨回西元1995年10月的一天,国庆节刚过,中日尼雅遗址联合学术考察队成员们就已经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当时,连续多天的挖掘一直没什么新进展,失望中,考察队员们挖开了另一座古墓。
那是一座两人合葬墓。

合葬的二人身上穿着许多衣物,最显眼的是,其中一具尸体右臂上绑着一个色彩鲜艳的织锦护臂,色彩绚烂,文字激扬,纹样诡秘,意蕴神奇,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
整块织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面料为锦,以绢镶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3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其中3条残断,上书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这块织锦奇迹般出土后,就被评定为禁止出国参展的国家一级文物。


这几个引人沸腾的大字,是历史巧合?是神秘祝福?还是远古预言?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中国古代星占用辞,是先民们观察五大行星运行变化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占辞术语。
最早出自《史记·天宫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


古代“五星”指岁星、荧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天地回转,日月流逝,五星难以聚合;而“东方”是中国古代星占术中特定的天穹位置,“五星出东方”指五颗行星在一时期内同时出现于东方天空,即“五星连珠”或“五星聚会”现象;“中国”指黄河中下游的京畿地区及中原,是一个地理概念。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即出现五星共见东方之天象,则于中国军国大事有利。

《尚书》里说:皇天无亲,唯德是辅。道祖老子更是告诉我们:天道无亲,唯与善人。
五星出东方,尊道贵德、拼搏进取、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华夏儿女们,天命昭昭之下,定能承载起利中国的梦想。
天佑中华,文明昌盛,繁衍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