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17
8 月 2021
古今奇谈 | 玄学还是科学?为什么很多明星都改过名字?

前两天休息,小道士我抽空陶冶下情操听了会音药,因为喜欢毛不易懒洋洋的声音,就刷了刷他的歌,听到一首《小王》,歌曲简介下面写着这首歌的由来源自毛不易原名王维家,又听了一会,小道士灵机一动,这不就是个文章话题吗。


为什么这么多艺人歌手都改过名字呢?而且很多人改完名字还真的出圈火了。
像杨钰莹原名杨岗丽,周迅原名周米卡,张嘉益原名张小童,贾玲原名贾俞玲,李易峰原名李贺,刘昊然原名刘源…
太多了,小道士我码字都码不过来了!

在一些人眼中,名字仅仅是个代号而已,甚至小道士我见过很多极其随意的名字,让人忍俊不禁。


但实际上,名字和每个人一生都息息相关。
好听又富有内涵的名字听起来便不明觉厉,有时候甚至能起到“见面不如闻名,闻名胜似见面”的关键作用,但一个相对单薄、随意甚至古怪的名字往往相反,不能带给人正面联想,无法起到建立第一美好印象的效果,甚至还有负面作用。

在传统玄学文化中,名字除了讲究文雅、内涵、朗朗上口外,更需要顺应命理,五行相补,暗合天地人三才等等。
改个顺应命理的好名字,从玄学上讲,确实可以帮助人事业、学业等等方面顺风顺水。

而在科学的说法上,有个好名字,也会与众不同。
2017年,国外有研究学者提出了面孔-名字匹配效应。
研究发现,陌生人间可以根据外貌,选出他的正确名字,匹配成功几率(近40%)远远高于随机水平(20%-25%)。

研究者认为这个结果可以通过姓名刻板印象来解释:姓名代表了一个我们的第一个社会标签,为了满足名字赋予的期望,我们的面部外观常会随着这种期望有所改变。
换句话说,你起了什么名字,就会在潜意识里不断给自己加强这方面的信念,进而对实际的客观世界产生影响。

到了2020年,虽然有疫情,可国外的研究学者们也没闲着。
有个研究团队收集了各国共计几百万样本量的数据,进一步探究了姓名与职业独特性匹配可能相关的心理机制。
研究发现:名字独特的人们往往与从业人数相对较少的职业具有相关性,比如科研,演艺事业等。

所以小伙伴们看,除了演艺圈外,在科研领域,竺可桢、钱三强、赵九章、钱学森等等如雷贯耳的名字想想还真挺独特。
为此,这个研究团队得出了“名字–职业独特性匹配”的相关性,即一个人的名字越独特,就越有可能从事独特的职业,而且还可能取得更大成就。
不过这种相关性并不代表独特的名字一定会从事独特的职业,并获得成功。

这些研究实则都表明,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受到个人阅历、主观想法和社会现实等等的影响,将姓名作为我们认识他人的第一印象,做出一些和名字本人毫不相关的判断。
在生活中,基于名字形成的刻板印象其实并不少见。
例如名字如果叫建国、解放等等,我们第一直觉往往就是这个人很老成,不变通等等,而名字如果叫亦菲,听起来就自带仙气有没有?

总之,无论是玄学抑或科学,一个令自己满意、好听的名字,肯定能够增强自尊心,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和正面能量。
所以,管他玄学科学,如果爸妈给的名字不喜欢,你值得拥有自己的名字!


16
8 月 2021
国学讲堂 | 祭祀先人时,墓碑上常用的“故、先、显、考、妣”等是什么意思?


死亡,是每个人都想回避的话题,但死亡,又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话题。


前些天,《乡村爱情》里谢大脚扮演者于月仙遭遇车祸,50岁刚过就撒手人寰,不得不让人感慨生命的脆弱。

无论一生精彩与否,最终都要经历死亡,只是有时,它来的不急不缓,有时,它来的措不及防。


对于这些离去的亲朋好友,我们总会寄托无尽的思念,更会依据传统在一些特定的节日里以特定的方式缅怀他们。
扫墓就是最常见的缅怀方式之一。

扫墓时,墓碑上常常刻着先人的名字等,也有其固定称谓,今天小道士我就和小伙伴们聊聊常见的“故、先、显、考、妣”等几个字的具体意思。
 “故”,应该不用多解释,便是故去的意思,代表“故去”、“亡故”、“逝世”。
“先”,和 “故”一样,是先人的意思,如先父/母等,均指已经去世的父母。

“显”:这个字既是对先人的尊称,同时也代表了显赫的意思,最开始只有德高望重的逝者,墓碑上才会刻“显”字,普通人则用“先”,不过随着历史发展,传统文化又讲究“逝者为大”,发展至今,一般在墓碑上都会刻有“显”字。
因为各地民俗不同,关于“显”“先”两字也有不同解释。 比如有的地方习俗中,父母亲中如果去世一个,还有一个尚在人间,则只能用“先”字,只有父母都去世后才可以用“显”字。
图|清代墓碑
“考、妣”两字却是要合在一起讲。
《礼记·尔雅》中这样记载:“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即“考”指的是已故的父亲,“妣”字指的是已故的母亲,这两个字也是对已故父母的尊称,也就是我们都熟知的成语“如丧考妣”的由来。

一般来说,在这两个字之前都会加一个“先”或“显”字,组合起来就是“先考”、“先妣”亦或是“显考”、“显妣”,意思都是指逝去的父母亲。
也可以混合搭配,如“故显考、故显妣”主要是对已故父母亲的一种美称,而“故先考、故先妣”主要是对已故父母亲的一种尊称。

在今天,很多公墓里统一订制的墓碑都简化为今人容易理解的词语,如先父先母等,差强人意,但如果只写“严父慈母”,实则是有待商榷的。


总而言之,“故、先、显、考、妣”这几个墓碑上常见的字展示出我国风俗文化中的独特一面,也是传统孝道的一种体现,虽然现如今讲究移风易俗,但作为常识我们还是要多多了解,以免贻笑大方。
中元节即将到来,缅怀故人之际,寄托哀思之时,更需明白:人生何其短暂,唯有好好珍惜时间、生命和生活,乃至一切,才能告慰逝者,才能让逝者安心。


12
8 月 2021
古今奇谈 | 你做过发财梦吗?有人真靠做梦富甲一方

在物质条件迅速发展的今天,小道士我猜想大家一定都做过发财梦吧,梦中自己变得富可敌国,什么豪车游艇什么纸醉金迷,估计醒后还会有几分小失落呢…

在道教信仰中,并不否定积累财富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发财”完全可行,但追求财富一定要以正当的方式,“生财有道义为先”。
就连道教正财神赵公明元帅的造像也颇具深意,他左手执元宝,示财富为天下之公有,人皆可得;右手执钢鞭,以示人若取不义之财,必遭天罚。

发财并不可耻,那偶尔做做发财白日梦,似乎也能在繁忙紧张的生活中带来一丝丝乐趣,也无可无不可。
但有的人真的因为做梦而富甲一方,央视等多家电视台就曾经报导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

在重庆巫溪县宁厂镇,有一位姓李的老伯,家境并不富裕,打算卖了房子去子女家养老。
但搬家前却连续三天做了个奇怪的梦,梦中一个白发白须仙人模样的老头儿告诉他别搬家,老房子下面有宝。

最开始李老伯还半信半疑,但连续三天都是如此,坚定了他的信心。
于是,李老伯打消搬家念头,一举借债十多万元开始挖宝,子女们得知后虽然反对,奈何李老伯一辈子倔脾气,说一不二,在他的坚持下,他的儿子也陪他一起挖宝。

五米,十米,十三米…
随着挖掘的深入,丝毫不见宝贝的踪影,李老伯也有点灰心,难道梦中那个“老仙人”会骗我?
 “挖宝工程”在十三米处一度中止,可李老伯始终忘不了那个梦境的真实,于是他带领儿子又继续挖宝。

挖到十六米时,地底竟然涌出泉水,很多活鱼在泉水中游来游去,后来经过渔业部门实地考察,这些鱼大多为2两左右的云南盘鮈鱼,市场销售价为80元/斤,还有少量的“哑鱼”(裂腹鱼)售价为100元/斤,经济价值不菲。

随后,李老伯索性把这个地下挖宝工程装上了护栏,以这座鱼泉为卖点做成了农家乐山庄。
因为“仙人”托梦,李老伯全家富甲一方。

其实,托梦,在中国人眼中不是什么稀奇之事。
历代文学作品中,托梦和类似托梦的情节都很多,我们熟知的大诗人杜甫,在诗作《梦李白》中曾写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便一语成畿。
数年后,李白仙逝,而关于他死因中确实有一种说法为溺水而死,作为好友的杜甫能在几年前就写下如此带有警示意味的诗句,也不免让人啧啧称奇。

在道教丹道修炼中,有很多涉及梦修、梦观等,都和托梦有联系。
据说,得道的人还能分神入梦,进入他人梦中,也能给他人幻化梦境以考验、传法等等。
而道教祖师南华真人曾经在《庄子·齐物论》中这样说道:“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是啊,真正明道悟道后,人生其实也不过是场梦。


11
8 月 2021
走进道教 | 喝酒未必耽误修仙,但却耽误长生久视

提起酒,每一个国人应该都不会陌生。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酒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是沉浮人生快意江湖的兴奋剂;一饮解百结、再饮破百忧,酒又是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安慰剂…

但酒也会坏事。
最近,某里巴巴公司就因为酒陷入一场丑闻,或许老板们真以为大家都起了个花名,就可以做事情不用自己负责?

这可能是第一个被我们熟知的互联网大厂被侵犯女生,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男女平权的时代,不迁就不放纵,勇敢站出来!
除了法律武器外,我们所有网友都是你的后盾。


好了,有点跑题,还是聊酒和道教。 说起来,两者之间渊源颇深,早在远古时期,酒便作为祭奠神祉的重要供品,甚至还设有专门掌管宗教活动中敬酒事项的官职,称为“酒人”。如《周礼·天官·酒人》记载:“酒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共(供)奉之”。

至祖天师创立制度性道教后,亲传戒律《老君想尔戒》,共分上中下三行,每行三条,共九条,并未强调戒酒,而且还将蜀中二十四治的每个教区首领便命名为祭酒,看来,在早期道教中,小饮怡情无伤大雅。 


岁月流逝,随着道教的变革发展,全真道兴起,开始对酒有了相对严格的要求,至清代全真龙门中兴祖师王常月时,更制定了《初真戒律》,明确规定酒为“杀盗淫妄酒”五戒之一。 
但“酒”排在五戒末尾,是因为饮酒本身虽然无关宏旨,但过量则可能会导致触犯到其他戒律,如酒后多言,酒后无德等等,《修真十书杂著》中就明确指出:“乱性多因纵酒”。

可见,酒作为五戒之一,并非因其原罪,而是因为醉后意乱情迷,兴奋有加,容易引发其他问题。 


因此,道教文化中严禁不恰当饮酒,也就是饮酒过量,而并不是提到酒,就视如洪水猛兽、避之不及。 道教戒律是为规范道人言行举止而立,从这里便可见,道教修仙与酒并不是绝对矛盾对立的。 


在道教历代仙真中,和酒之间渊源深厚者众多。 像我们熟知的八仙之一吕洞宾祖师,便是在小酒馆中遇到钟离权祖师,并经过“十试”,得受长生久视之术而成仙。 去小酒馆的人,要说只是为了吃点花生米,打死小道士我也是不信滴。 


除了吕祖外,还有那个“天子呼来不上船”的道士李白,五花马千金裘,都不如美酒数升,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太多憧憬。

 
但话说过来,道教并不完全禁止饮酒,那我们道教徒在日常生活中就该时常月下小酌一番吗? 少量饮酒虽然有活血等功效,但弊大于利,《柳叶刀》曾刊登了一篇建立在全球2800万大数据下的分析结论,所谓适量饮酒对身体健康有益是完全不存在的。 


看来,饮酒不会妨碍修仙,但是会消耗我们修仙的生命长度。 不喝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