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05
7 月 2021
国学讲堂 | 曾国藩:一勤天下无难事

提到近代历史,曾国藩绝对不可不提。
推崇他的人说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制为先,以忠谋政,既立德又立功,堪称古代官僚的标杆,甚至被称为“半个圣人”。

贬低他的人说他杀人无数屠城成性滥用私刑…被称为曾剃头,又帮助满清政权欺压汉人,既缺失民族大义又愧对儒家垂训,属沽名钓誉之徒。

正如老话所言:誉满天下者,必毁满天下。
但无论怎样,曾国藩都是近代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

今天不论是非,咱们且来聊一聊曾国藩关于“勤”所下的几个注解,看看对我们日常言行和为人处世是不是会有益处。
曾氏认为勤有五解,分别为: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

「身勤」“身勤”,即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曾国藩治军,对自己要求严格,无论寒暑,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处理各项事务。言传不如身教,在他带领下,湘军众多幕僚和将领均养成这个好习惯,曾的得意大弟子李鸿章治理淮军时,也同样深谙其法。 
「眼勤」“眼勤”,是从细微之处识人。
曾国藩著有《冰鉴》一书,总结了自己多年看人识人的经验,对今人仍然颇具参考。而曾识人的传说故事更是众多,最著名的大概就是他帮助李鸿章识别出堪称“大将之才”的台湾巡抚刘铭传。
从细微之处识人,练就了曾国藩一双慧眼,除李鸿章外,曾国藩学生幕僚均鼎盛一时,其识人之功不可谓不强。 
「手勤」“手勤”,就是要养成好习惯。
曾国藩一生养成了三个好习惯:
一是反省:曾国藩每天都写日记,通过写日记进行修身,反思自己为人处世时的不足。
二是读书:他规定自己每天读书页数和写字时间,并数十年坚持下来。
三是写家书:曾国藩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言传身教之下,曾门人才辈出。 
「口勤」“口勤”,是与人的相处之道。
曾国藩认为同僚相处“两虎相斗,胜者也哀”。
所以他不逞口舌之勇,多曲意忍让,“己预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同僚、上级和下属都会多持同理心,建立良好关系,这种为人处世之道,不仅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铭传、胡林翼等名臣,一举实现了清末短暂的中兴。
「心勤」“心勤”,即坚定的意志品质。
不管是从科考还是在平定太平军时“屡败屡战”,都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在支撑曾国藩,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正如曾国藩所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修身自律,还是为人处世,一勤天下无难事。


02
7 月 2021
【特别报道】上海城隍庙扎实开展 “四史”、“三爱”主题学习教育系列活动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7月1日上午,上海城隍庙举行升旗仪式,全体道众表达对党百年华诞的真诚祝福。

上午8点,上海城隍庙全体教职人员在庙内广场整齐列队参加升旗仪式。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上海城隍庙住持吉宏忠道长率众面向国旗,高唱国歌,行注目礼。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鲜红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道众共同祝愿伟大的党带领中国人民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随后,全体道众集体收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共同见证这充满庄严感和自豪感的伟大历史时刻。道众表示,观看庆祝大会,深感振奋,备受鼓舞。百年建党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升旗仪式和集体收看庆祝大会是上海城隍庙开展“四史”、“三爱”主题学习教育系列活动的高潮。今年以来,上海城隍庙通过专题学习会、开设“思源图书角”、参访红色场馆等,扎实开展“四史”、“三爱”主题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体悟伟大的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抒发了广大道教徒“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怀。道众深刻认识到,学习“四史”,不仅要深入其中汲取历史经验与智慧,更要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并把加强“四史”学习与厚植“三爱”情怀有机统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奋斗、勇于拼搏,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好新时代的爱国者、实践者、奋斗者,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道教界的智慧和力量!


30
6 月 2021
走进道教 | “三天门下”是什么意思?

最近,有个叫姜云升的rapper逐渐出圈。

或许因为他微博名字中自称为“三天门下”,也曾公开说过自己是个道士的言论,所以后台有小伙伴留言询问,说能不能帮忙查查他是不是真道士?

按道门传统来说,人行大道即为道士,判断是不是道教中人,只要师承明确,传度或冠巾后便是道士。

在今天,还可以通过更规范的办法也就是查询道教教职人员证件(俗称的道士证)来判定是否为国家承认的宗教教职人员。
至于姜云升是不是道士,小道士我也母鸡啊…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聊一聊,这个“三天门下”是什么意思。
三天门下此处的“三天”,可以简单理解为代指道教最高神明三清祖师。

在道教的神仙观和世界观中,“三天”与“三清”密不可分。
《道教义枢》对“三天”这样解释:“三天最上,号曰大罗,是道境极地。妙气本一,唯此,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曰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
这种说法将三清境和三天结合,认为“三天”即是大罗天所化之三清境。

《云笈七签》中也说:“其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是也”,明确了玉清、上清、太清为三清境并且指出其为“三天”的别称。
可见,“三天”便是“三清境”,即三清祖师所居住的天界,所以小道士前面讲“三天”可以简单理解为代指道教最高神明三清祖师。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三天门下”的含义了,如果再通俗点讲,这就是表明自己是道士,是三清祖师爷弟子的一种文雅说法。

实则,“三天”这个词汇在道教中寻常可见。
老祖天师张道陵创立正一盟威之道时,便是得受老君爷的“三天正法”,所以陶弘景祖师在《真诰》中称老祖天师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
此后的很多道教典籍中也多有出现,例如上清派典籍中就有《太上三天正法经》,刘宋时期天师道典籍《三天内解经》也阐述过“三天”之意。

最后,说回姜云升,在小道士我看来,他是不是道士并不重要,但宣传他的各种文章里面常有一句话看着很是扎眼,这句话大意是“他是个道士却反对封建迷信”。
什么意思?
难道道士=封建迷信?
罗翔老师说过: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说话要负责的!
以上。


29
6 月 2021
道教养生 | 道教也有“三字经”,可不是你想的那句

中国文化讲究雅俗共赏,提起三字经,在不同人心中马上就会显现出不同意思。

有的小伙伴会想:儒家蒙文,人之初性本善…
还有不少小伙伴会微微一笑:三字经?国骂呀!谁能不知道?

好吧,今天咱们说的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

而是道教的“三字经”,如果长期习练道教三字经,没嘴还能延年益寿哦!

 “三去” 
《道德真经》中提出“去甚、去奢、去泰”,可视之为养生的“三去”原则。
一个人必须去除极端、过分、奢侈的欲望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散状态,而要做到清心寡欲,不存私念。这既是做人的道德修养,也是养生保健的准则。

 “三有” 
道教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指出,一个人想少生病或不生病,达到健康长寿,必须在生活中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序。”
暴饮暴食,恣食肥腻,睡眠不足,不注意劳逸结合,生活无规律等,则易导致多种疾病。

“三寡” 

道教总结养生经验,概括为“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
精充、气足、神旺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弱则是人体早衰的根源。所以注重保养精、气、神,做到“三寡”,是健康长寿的要诀。

“三慎” 
道教养生提出养生贵在“慎食、慎药、慎激”。
因饱餐一顿美味佳肴而诱发急性胰腺炎、心肌梗塞死亡的病例并非罕见;如不根据自己体质的具体情况滥服人参、鹿茸等滋补药,不但于健康不利,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者也时有发生;这些都要在生活中加以注意,不让外界的干扰对身体造成实质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