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23
6 月 2021
走进道教 | 和合二仙的传奇故事

在民间信仰和道教文化中,素有“和合二仙”一说。

历史上,“二仙”作为“家庭和合,婚姻美满”的象征意义早已深入人心,今天,当我们再谈论起“和合二仙”时,常会将其背后的含义更加全面化,由婚姻家庭的和合扩大至社会家国的和谐,赋予了道教和合概念在当今时代的新意义。

除了在内涵上的赋能外,“和合二仙”的传奇故事同样令人回味悠长。

传说在很久以前,在华山云台峰住着一位道人,时逢大瘟,道人带着两个弟子终日采药炼丹,救助附近居民。
一天,道人正在山中采药,却发现两个头结发髻,身穿红色肚兜的胖娃娃不知何时走到身边,也不说话,一蹦一跳地帮着道人寻找药材,日落西山,道人要回去时,才发现两个孩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远了。

此后数天,道人每逢上山采药总能看到两个胖娃娃,他便心知这绝不是常人,于是这天,他烧香拜神,请示神明后,从供桌上拿下一卷针线,照常上山。
到了山上,道人像往常一样采药,两个胖娃娃果然如期而至,道人找准机会趁着两个娃娃跑跳之际将针线插在二人衣上,然后照旧采好药下山。

当天晚上,道人焚香仗剑,掐诀捏符,口中念念有词,把法剑往虚空中一劈,冥冥中一根丝线指引着道人的方向,道人按照丝线指示踏着月色连夜上山。
走到他白天采药不远处,丝线不见了,道人仔细在周围转了转,发现地上有一颗黄芪和人参,在他们的根上各插着一枚银针。

道人心里一喜,这人参和黄芪都是名药,此乃天赐机缘,在自己精心炮制下一定可以救济众多世人。
于是道人将黄芪和人参轻轻挖出,带回庙里,告诉两个徒弟生火架灶,开始熬制丹药。

哪知这人参和黄芪并非凡品,在鼎内炼制很久也不见变化,道人看了看火候,心知至少要烧炼七天才能有成,但期间自己还要上山采药,便千叮咛万嘱咐两个弟子如何照顾炉鼎。
第二天,道人照例上山,不想却忽逢山雨,连绵不绝,把他整整困在山中数日。
且说那两个徒弟,一直不见师父回来,看炉鼎中丹药又与往日不同,就心生好奇,打开一看又惊又喜,原来经过几天烧炼后,人参黄芪看起来竟泛起金光,生出浓香。

两人不仅食指大动,心想反正师父不在,我们就吃点参须什么来尝尝味道吧,没想到一尝之下,入口即化,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两人你一口我一口,一个忍不住,竟然把人参黄芪都吃光入肚。
说来也巧,两个徒弟这边吃着人参黄芪,那边天已放晴,道人急匆匆赶回。
哪知刚进门,一股异香扑鼻,道人心叫不好,果然,里面两个徒弟刚刚把人参和黄芪吃光,小徒弟还意犹未尽地舔着碗边呢。
道人大怒,一场事关百姓生死的造化,竟然被两个徒弟耽搁,操起戒尺就要教训弟子。

两个徒弟一见,慌张中双双跑出屋外,没想一不留神直接撞在石壁上,竟然没入其中,道人随后赶出房间看见如此,心知俱是机缘,就此作罢。
自此,华山“水帘洞”旁的山石上,有了两个携手而站的人影,后人每每在此祈求姻缘,竟多次显灵,因此被奉为“和合二仙”,并成为华山八景之一。
今天,如果到华山旅游,站到聚仙台上,往南一望,“和合二仙”就可隐约可见。


17
6 月 2021
走进道教 | 贫道贫道,是说道士太贫穷还是道士嘴太贫?

很多影视作品中,道士往往自称为“贫道”,再加上不少道门前辈隐居深山,在穷苦中磨炼心性,衣服、食物等等都提倡简单朴素…

这些在世间人看来便都是一个大写的“穷”字,那“贫道”应该就是指道士很贫穷了!要么就是指太贫嘴?

答案肯定不是,“贫道”的“贫”既不是指物质方面的匮乏更不是指贫嘴。
贫道一词由来已久,历史上,早在晋代、南北朝时,就已经有了这一称谓,当时政府还曾经制定相应法规要求僧人、道人均自称贫道。如在南朝《高僧传》中记录僧人释智林所说话语中即有:“…如贫道鄙怀,谓天下之理唯此为得焉,不如此非理也”,除释智林外,《高僧传》中很多高僧都自称为贫道,可见僧人自称贫道是当时佛教界的通用习惯,而且僧人也常称呼自己的修行为修道,这一习惯今天仍有僧人使用。

唐代以后,随着佛教自身不断发展,大多数僧人渐渐改称为贫僧,但仍有个别僧人还以贫道自称,而道人则一直谦称自己为“贫道”。在道教上清派古道经《洞真太上太霄琅书》一书中,对贫道做了如下解释:道士谦辞於道未富,自言贫道,亦贫士。也就是说道士自称为贫道,是取自谦之意,以此来鞭策己身道业未满,需时刻努力精进,同时以贫道自称,来不断告诫警示自己在修道途中,要安于清苦,道法自然,不贪恋俗世杂欲。

目前,社会高速发展之下,也随之而来很多困扰,对金钱等欲望的过分追求就是其中之一。金钱本无错,奈何贪图之。对金钱的正当追求并不是道教所禁止的,但当过分迷恋金钱时,不少人会因此丧失了人格和尊严,沦丧为金钱的奴隶,该如何解决这个围绕我们每个人的困惑呢?

太阳底下从没有新鲜事,翻开历史,我们总能找到答案。自古以来,除了道教先贤倡导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外,很多儒家贤哲也都主张过着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一种甘于清贫的境界;“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就是一个甘于清贫标杆;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杜甫,就是一个生动的甘于清贫例子,哪怕屋无片瓦,但才情不减,诗名千古,万世传颂。

或许,有一天,我们都能自称一声“贫道”,如道教通玄真人文子在《通玄真经》一书中所讲:“…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那便真正成了驾驭金钱乃至欲望的主人。


16
6 月 2021
走进道教 | 一个游方道士,六易其主,最终成为名垂千古的贤臣

提起道士,我们似乎马上能联想到山中道观、打坐、炼丹等等标签,但实际上,不少道士除了拥有这个宗教身份外,也在其他领域做出过很多杰出成绩。

像我们熟知的诗仙李白,就是个正儿八经的受过箓的道士,为此他还曾自己写诗纪念:“抑予是何者,身在方士格。”,但今人虽然能熟读背诵不少他老人家的诗句,却不知他的道士身份。今天咱们要聊的另外一位道士,和李白很相像,提起他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可唯独不知道他曾经是个道士。

盛世大唐,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和所有老年人相同,年迈的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常常追忆青春,每每想到当初同他一起戎马倥偬打天下的众多小伙伴时,就不仅感慨万分。

于是他命人在长安城太极宫东北隅建凌烟阁,亲自题字赞词,并命书法大家褚遂良题额,大画家阎立本画像,共绘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像于阁上,史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二十四功臣里,我们耳熟能详者众多,像已经功德成神的门神尉迟恭、秦琼等等皆在其中,但我们今天要聊的这位道士,竟然还排在两位门神老爷之前,可见其功高。

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就是魏征。
就是唐太宗李世民那句名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所指的一代贤臣魏征。

图|魏征画像魏征,即魏徵,字玄成,下曲阳县人,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魏征出身贫困,父母在他幼年时便已双亡,曾经一度靠别人施舍为生,但他自幼便好读书,随着知识和年龄的增加,魏征选择了道教,做了一名游方道士。
自此,魏征凭借一双大长腿踏遍三山五岳,游学访道,拜师会友。

时逢隋朝末年,百姓民不聊生,尘烟四起,读过万卷书后又行了千里路的魏征,在人生的路途上也开始一步步走向巅峰,即便他的起点低到尘埃,只是个没有庙观安身的游方道士。

他首先在人介绍下投奔武阳郡丞元宝藏,随后跟随魏公李密,但空有才华不得重用,又先后在李渊、窦建德、李建成、李世民等人手下打工,可谓六易其主。
这是道家洞穿世俗的识人智慧还是孤注一掷的政治投机?没人能说清。
但不能否认的是,普普通通的游方道士魏征无论在哪个阵营都能受到礼遇,靠的就是才华和品行,这两样可是永不过时的硬通货。
或许魏征心里算盘打得响:工作可以跳槽,但一心做事业的敬业福千万不能丢。

最终,在为唐太宗李世民辛勤打工的最后岁月里,君臣和睦,相得益彰,一个守身如玉,犯言直谏;一个克己修身,从谏如流。游方道士终于成为“一代名相”,魏征去世后,又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

魏征死后半年,他生前保举的官员涉嫌参与太子李承乾的谋反案,继而牵扯出魏征曾将自己的谏言记录都交给了史官褚遂良,因此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忌恨,盛怒之下,李世民甚至命人砸碎了魏征的墓碑。

但不久后,堪称明君的李世民又感念到魏征的好处,让人重新给魏征立碑,并以少牢之礼祭奠。

贞观十七年,凌烟阁建成后,暮年的李世民常常独自一人来到阁中,一坐就是一整天,或许当他看见这些栩栩如生的画像时,闭上眼,就能回到自己曾经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黄金岁月。

彼时,他身后站着一个游方道士。


15
6 月 2021
走进道教 | 武当山“玄武修道,乌鸦指引”的传说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乌鸦这种鸟不招人喜欢,它长相难看,一身漆黑,叫声也很怪异。如果看见乌鸦,很多人会认为不吉利,就连和乌鸦有关的词汇中,也常是贬义,如“乌鸦嘴”“乌合之众”等等。
但在武当山南岩宫附近有座“乌鸦岭”,不明就里的游客来到此处常常心里奇怪:乌鸦又不是什么好鸟,为什么要以乌鸦命名呢?

原来,在武当山素有“玄武修道,乌鸦指引”的传说,讲的是真武大帝来武当修行时,半路迷途,得到乌鸦的指引,此后五龙捧圣得道成仙,为感激乌鸦指引之功,便封乌鸦为神鸟。

真武大帝,在民间又被称为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等等,是掌管北方的水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

道经记载,真武原为净乐国太子,其母善胜皇后食仙果感孕,怀胎十四月生下真武。自幼年起,真武便一心向道,四处游学拜师,放弃了继承皇位的机会转而来到武当山,开始长达四十二年的修行。
四十二年在深山苦修的经历中,真武经历重重考验,也曾有数次想过要放弃,但都在摇摆中更加坚定了信心,其中有一次便是在乌鸦的帮助下度过的。

这天,真武心想自己苦修多年但仍然仙途渺茫,不知何时才能成仙,便想下山,谁知走在半路,听到乌鸦阵阵鸣叫,真武便顺着乌鸦叫声走过去,却看见一个老妇人坐在溪水边磨杵,真武好奇之下开口询问,老妇从容地给真武讲了铁杵成针的故事,真武猛然开悟,继续回山修行。

原来这老妇不是别人,为紫气元君所变化,因见真武祖师心生退意特来指点迷津,此后祖师得道成真,乌鸦也因指引之功称为后人口中的神鸟。
自此,在武当山,乌鸦便成了受人供奉的神鸟,南岩宫也因为常有乌鸦聚集,便被称为乌鸦岭。

实际上,从前乌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和今天大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
远古时,乌鸦寓意吉祥,被认为是与太阳相关的鸟类,在我国出土的《伏羲女娲》画象砖中,伏羲左手执规,右手举一圆轮,轮中有乌鸦。
《山海经·大荒东经》说:“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在汉代文献资料中,乌鸦变成了三只脚,刘向《五经通义》中说:“日中有三足乌”。无独有偶,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初期侯爵夫人辛追之墓内棺棺盖上,雕刻着一只乌鸦站在太阳之中的形象,可见当时人们视乌鸦为一种神圣的鸟,神话中的三足乌更被视为祥瑞之兆。
除此之外,成语“乌鸦反哺”的故事也让乌鸦成为古代孝德的体现。

古人认为,乌鸦有反哺的生理特性,即年幼的乌鸦会给年老乌鸦衔回来食物,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说文》中说:“乌,孝鸟也。”因此,子女侍奉亲长被称为“乌哺”。
在古代中国,“百善孝为先”,乌鸦的这种反哺行为便被人们视为“孝”的代表。

时过境迁,乌鸦的含义也随着时间逐渐改变。
今天再提起乌鸦,我们多会联想到不吉利,死亡等等负面词汇,却再也不知道历史上的乌鸦曾经有过寓意吉祥的高光时刻,也不会知道在道教仙山大岳武当有种神鸟就是乌鸦。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