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15
3 月 2021
【走进道教】今日文昌法会还可线上参与哟!

今日3月15日(农历二月初三),正是文昌帝君圣诞之时,上海城隍庙依例举行“文昌圣诞祈福法会”,法会为期一天。按疫情防控要求,法会不安排信众临坛,由道众代为祈福,各界善信可通过公众号线上参与恭请文疏。法会上,道长们将按传统仪制,为善信学子们立疏诵经,行“祝愿”、“通疏”等科仪,以求文昌帝君护佑,学业有成,事业腾飞。

网上预约参加方式:微信公众号底部点击“庙观服务”→“近期法会”→“文昌”。

文昌帝君,亦称梓潼星君,全称为谈经演教消劫行化更生永命天尊,是道教神明中掌管功名禄位之神。

据《史记·天官书》记载,北斗星上方有六颗星组成一个星座,象筐形,它就叫文昌宫,六星的最后一颗星是司禄之星,它的职责是“司禄赏功进士”,也就是主宰人间赏罚功名、提拔士人为官。

后来,由于读书人广泛崇拜,尤其是隋唐开科取士以后,热衷功名的文人学子专注供奉文昌,以求得神灵保佑。

在古代,文昌帝君祭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要祭典之一,凡是读书人必要奉祀文昌帝君,每年二月初三文昌帝君神诞和重大考试举行之前,上至皇帝官府、下至普通文人都会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中奉祀,吟诗作文,并举行文昌会。

千百年来,文昌帝君曾化身凡世,传扬道法;亦曾降笔著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劝谕天下,因此广受求学士子及普罗大众之虔诚供奉。各地祭祀文昌帝君的活动世代相传,特别是在二月初三帝君圣诞当日,道观需设坛诵经一日,为学子祈福;官绅需在文昌宫聚会行仪,祈帝君护佑众生;普通家庭,也应虔心奉祀贡品,以求家中求学之孩童早日愚蒙开化,读书成才。

如今,道教文昌帝君信仰影响力仍然流传深远,每逢帝君诞辰和考试季更是有无数父母家长走进道教庙观祈求文昌帝君大降神威,护佑考生考试顺利,学业有成。


14
3 月 2021
【走进道教】二月二,龙抬头,土地诞!

今日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为什么叫“龙抬头”?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并将其用来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农历二月时节,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地上的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而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同时也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农节”。


农历二月二,更是民间所说需要“剃龙头”的日子。人们普遍认为在这一天上街剃发,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象征剪去冰冷厚重的严冬,迎向清爽明媚的春天。

今天还是道教神明土地公公的寿辰。据《太上说安宅土地龙神经》记载,土地公公是一位“身长六尺,腰系宝带,脚踏宝履,手执曲木杖”的老人。中国人深深热爱生活的这片土地,对土地神也尤为敬重,因为神责重大,所以土地公公被称为福德正神,民间还俗称福德老爷、土地爷、土帝君等,在道教神明中,全称为“中央镇位真官土地大道神祇”,居戊巳宫福德宫。

正因为土地公公的重要,道教科仪和民间习俗中都有很多“祭土拜土”的仪式和方法,来祈求保佑。直到现代社会,人们涉及到动土建房一类事情时,也常准备酒菜,鸣放鞭炮,或至宫观礼请道长行斋醮科仪,以酬谢土地,保佑平安,祈愿建房及土地施工正常。

今天,我们在修持早晚功课经时,还要持诵土地神咒:“此间土地,神之最灵,升天达地,出幽入冥,为吾关奏,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名书上清”,赞颂一方土地神升天入地,出入幽冥,传情达意,禀告神明,由此神功至伟,灵验无比。

农历二月初三为文昌帝君圣诞,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旧俗,儿童要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过去,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谕示启蒙开化,老师要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本庙也将于明日举行“文昌圣诞祈福法会”,信众线上乐助,开智慧、通文运!


12
3 月 2021
【国学讲堂】小人物大思想 ——《菜根谭》的故事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洪应明 《菜根谭》

在国学普及读物中,《菜根谭》可谓鼎鼎大名。

这本以阐述人生处世哲学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全书采用语录体,秉承道家文化,以“道”与“德”为底本,揉合了道家无为思想、儒家中庸之道和释家出世理念,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对于生活中的清静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力量。

《菜根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清乾隆间编纂《四库全书》,连「存目」都未收入,但是近来,一股《菜根谭》热风行于海内外,人们将其与《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书一起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而《菜根谭》作者洪应明的一生,虽学问斗量,却也有为一文钱愁苦的清贫时节,颇具传奇色彩。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四川新都(今新都县)人,早年醉心功名,奈何仕途不顺,遂归隐山林,修道求仙。

相传,仕途失意后的洪应明曾经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而他居住的地方,水土贫瘠,附近农民所种蔬菜也收成不多,导致生活困苦。

而农民在售卖蔬菜时,由于菜根苦涩又压秤,买的人常常会去掉菜根,这样一来,农民的收入就变得更少。

洪应明当时也非常贫苦,看到大把的菜根被丢掉感觉很可惜,就每每出一点钱买走,时间长了,当地人都称洪应明为“傻菜根”。

一日,友人于孔兼来访,洪应明以菜根咸菜和米粥相待,吃惯鸡鸭鱼肉的于孔兼品尝后,拍桌叫好。原来,洪应明用菜根腌制的咸菜,色泽黑亮,咸香爽脆,别有一番滋味。

于孔兼细问其中道理,洪应明答:菜根味道苦涩,普通人稍尝试,就丢掉了。我觉得很可惜,所以,就将这些菜根腌制成了咸菜。我的菜根之所以好吃,是因为我知道,美味急不得。我先将菜根用盐腌制,发酵一年后,去除苦涩,逼出菜根的香气。然后再用水去除菜根中的盐,晾晒三日,让菜根更有嚼劲。最后,佐以花椒等香料,再腌制七日,才能端上饭桌。

于孔兼不仅感概道:“性定菜根香”。

菜根本是弃物,而菜根之香,只有心性澹泊清静的人,才能领会其中真味。也只有如洪应明这样淡泊之人,才能将菜根这丢弃之物,制作的如此美味。

后来,《菜根谭》书成,以菜根命名,或许也正是缘于这一特殊的经历吧。

一个道人一本书,几分淡泊几分远。


10
3 月 2021
【法会预告】拜文昌 祈文运 锦绣前程在眼前

文昌帝君,亦称梓潼星君,全称为谈经演教消劫行化更生永命天尊,是道教神明中掌管功名禄位之神。

据《史记·天官书》记载,北斗星上方有六颗星组成一个星座,象筐形,它就叫文昌宫,六星的最后一颗星是司禄之星,它的职责是“司禄赏功进士”,也就是主宰人间赏罚功名、提拔士人为官。

后来,由于读书人广泛崇拜,尤其是隋唐开科取士以后,热衷功名的文人学子专注供奉文昌,以求得神灵保佑。

在古代,文昌帝君祭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要祭典之一,凡是读书人必要奉祀文昌帝君,每年二月初三文昌帝君神诞和重大考试举行之前,上至皇帝官府、下至普通文人都会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中奉祀,吟诗作文,并举行文昌会。

千百年来,文昌帝君曾化身凡世,传扬道法;亦曾降笔著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劝谕天下,因此广受求学士子及普罗大众之虔诚供奉。各地祭祀文昌帝君的活动世代相传,特别是在二月初三帝君圣诞当日,道观需设坛诵经一日,为学子祈福;官绅需在文昌宫聚会行仪,祈帝君护佑众生;普通家庭,也应虔心奉祀贡品,以求家中求学之孩童早日愚蒙开化,读书成才。

如今,道教文昌帝君信仰影响力仍然流传深远,每逢帝君诞辰和考试季更是有无数父母家长走进道教庙观祈求文昌帝君大降神威,护佑考生考试顺利,学业有成。

即将到来的3月15日(农历二月初三),正是文昌帝君圣诞之时,上海城隍庙依例举行“文昌圣诞祈福法会”,法会为期一天。按疫情防控要求,法会不安排信众临坛,由道众代为祈福,各界善信可通过公众号报名参加。法会上,道长们将按传统仪制,为善信学子们行“祝愿”、“通疏”等科仪,以求文昌帝君护佑,学业有成,事业腾飞。

网上预约参加方式:微信公众号底部点击“庙观服务”→“近期法会”→“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