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Blog Type 1 (Full Width Image) and Sidbar

17
11 月 2020
【上海故事】上海老城厢的信仰都在地名里

上海在南宋末年形成市镇。到明朝中叶,城内已形成南北、东西纵横交叉的街巷系统。县署东西两侧辟出三牌楼街和四牌楼街两条南北干道。

明代增设15坊,为抵御倭寇侵扰,还建筑了周长9里的城墙 。至此,县邑形成以县署为中心,东、西门为轴线,城墙环围的城市基本框架。清代,上海城内街巷如网,太平街为最宽阔的大街。城外黄浦江沿岸也是街巷纵横,主要街巷有11条。上海的老城厢,已经是颇具规模的江南水乡城市了。

老城厢的地名各式各样,哪怕现在看来平淡无奇的“吴家弄”、“薛家弄”、“姚家弄”等等,每一种姓氏后面,也都含有典故。而作为旧时上海居民信仰的中心,老城厢地区也有一些以寺庙、宫观名称命名的街道,所谓“佛仙宫馆,鳞次栉比”可见一斑。试举几例:

药局弄,东起巡道街,南至乔家路, 以药王庙道观而命名,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曾重建药王庙,后改建成公房。至今遗留有旧上海最大的慈善机构同仁辅元堂和派报业同业会的遗址。

沉香阁路:旧校场路至侯家路,沉香阁是上海著名的佛教比丘尼道场。

青莲街,北起人民路,南至方浜中路。清宣统三年(1911年)筑北段,民国2年(1913年)筑南段,当时以青莲庵得名。现在边上是上海著名宫观白云观。

蓬莱路,东起鸳鸯厅弄,西至中华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填半段泾、杨家桥浜、运粮河浜筑路,以蓬莱道院得名。

巡道街,此处原有一座道观“水仙宫”,供奉纯阳祖师吕洞宾,巡道街原名瞿家湾,后名水仙宫前街,再改为“巡道街”,与水仙宫不无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老城厢所在的黄浦区,曾名南市区,而在50年代还有一个名字:邑庙区。其得名,就来自于上海城隍庙的别名——邑庙。


13
11 月 2020
【走进道教】这部经典告诉我们,贼盗相夺、杀机四伏中也能得道

在道教经典中,《黄帝阴符经》是最为奇异的一部经典。全文不过三四百字,文辞简朴,言语诡谲,经中充满贼盗相夺、杀机四伏的气息,正如宋人黄震所说:”经以符言,既异矣;符以阴言,愈异矣。……谓五行为五贼,谓三才为三盗。”(《黄氏日钞》卷五十八)贼盗思想贯穿全文,隐含着深远的立意,暗合着丰富的环境伦理观念,具有极大的现实启发意义。

《阴符经》开篇首句”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提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生活所面临的最根本的两项任务:一是观察、认识自然界的运行法则和规律;二是掌握、执行这一法则和规律。全文关于五贼三盗理论的阐述过程充分论证了这一观点。

《阴符经》说:”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先贤所注:五贼者,在道为五行,五行各一其性于天下,谓为金、木、水、火、土。五贼是构成天地万物的物质要素。

《阴符经》把五行称作五贼是别有用意的,意在突出五行之间生克顺逆关系是自然的内在理性,就像万物之间互相偷夺、互相掠取一样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夺取它物以为己生之同时亦被它物所贼害。但是,人们并不知晓世界的这一贼害性,人们以为对自然可以为所欲为、无限占有,结果最终为物所累,被物所害。所以,人们只要懂得自然理性的贼意,发现其中内在价值的奥妙,就可以”见之者昌”,为人必能内外沟通、自然和谐;为生必能用之有度、细水常流;为政必能下情上达、政通人和。

《阴符经》在五贼生克的物质基础上,提出了”三才相盗”思想。”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即安。”《阴符经》把天地、万物、人称为三才,”三才”实际是自然整体。如果说”五贼”是从微观角度论述自然世界的物质基础,那么”三盗”就是从宏观角度阐明世界的损益关系。

“盗”与”贼”意类似,具有悄悄偷取,暗中拿走的特点。天地由阴阳之气构成,阴阳二气相摩相荡化生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质,五种基质相生相克形成万物。这一过程是天地在不知不觉运动中化生了万物,所以叫做万物盗天地。万物由于受”五贼”矛盾特性的决定,昼夜更迭、四季交替,客观上为人类生存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和环境,提供了物质资源和能源,因此人又盗取了万物而生存。但是,人在盗取万物维持生命的同时,又在损耗着生命机体的功能和破坏着生存环境,这就是万物盗人。所以,天地、万物和人之间暗合着相互形成、相互生长与相互克服、相互侵夺的造化之机。

《阴符经》称”三才”的盗之关系为”盗机”,这种”盗机”看不见,摸不着,是一种抽象的自然理性和客观规律,反映着自然的内在价值。聪明的人掌握了它就能清心寡欲,适时而动,安身立命;愚蠢的人不懂得它,疯狂掠夺,贪得无厌,最后折身损命。如果人们懂得”盗机”,利用它的变化规律为人服务,带来利益,又表现了天道”用之至公”的特性。自然的内在价值就是”至私”与”至公”的辩证统一。


12
11 月 2020
【走进道教】道教的百科全书原来是这样分类的!

《道藏》是道教所有经典的汇集统编,搜集了几乎全部天尊神真降授之经文、道家哲学思想的名著、注释和教义、科仪符箓、仙传、山志等方面的文献,还网罗了大量杂科典籍,是修道必遵的根本经典,有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料,还有大量的古代科技资料,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大宝藏。在不断汇编道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方法。那么,“三洞四辅十二类”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道藏》的内部结构是按照”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法来编纂的。其三洞者,谓洞真、洞玄、洞神。天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真教主;灵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玄教主;神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神教主。故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经。

三洞真经的地位极为重要。《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乃三景之玄旨,八会之灵章,凤篆龙书,金编玉字,修服者因兹入悟,研习者得以还源。故《玉经隐注》云:三洞经符,道之纲纪。《本际经》云:若有经文,具十二部,应三洞者,是名正法。

三洞真经教化圣意也各具特色。《洞真》以不杂为义,《洞玄》以不滞为名,《洞神》以不测为用。故洞言通也。三洞上下,玄义相通。《洞真》者,灵秘不杂,故得名真。《洞玄》者,生天立地,功用不滞,故得名玄。《洞神》者,召制鬼神,其功不测,故得名神。此三法皆能通凡入圣,同契大乘,故得名洞也。

所谓“四辅”就是把“三洞”以外的经论分为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四类。“太玄”取玄之又玄的重玄之义,“太平部”因以《太平经》为首而得名,“太清”取至清虚无之意,此经降自太清境,因而得名,这三部分别辅助洞真、洞玄、洞神三部。“正一部”是以道德为宗,贯通三洞,故曰三洞四辅合为七部玄教。

《道藏》包含“三洞四辅”的庞大体系

在“三洞”之中,每洞又分为十二部(类),内容如下:
1、本文,指经书的原本真文;

2、神符,指龙章凤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

3、玉诀,指对道经的注解和疏义;
4、灵图,指对本文的图解或以图像为主的著作;

5、谱录,指记录高真上圣的应化事迹和功德名位的道书;
6、戒律,指戒规、科律的经书及功过格;

7、威仪,指斋醮科仪方面的著作;
8、方法,指论述修真养性和设坛祭炼等各种方法之书;

9、众术,指外丹炉火,五行变化和其他数术书;
10、记传,指众仙传记、碑铭及道观志书;

11、赞颂,指歌颂赞唱神灵的著作;
12、章表,指建斋设醮时上呈天帝的章奏、青词等。

在三洞经下各分十二部,合为三十六部真经。

“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法被历代的《道藏》编辑者所采用,其影响是深远的,此种分类法对道教经书的整理、分类具有重大的意义。


11
11 月 2020
【走进道教】暗合阴阳,自带仙气,所谓“仙树”,非它莫属

银杏树的种植历史久远,被称为植物的“活化石”,成为健康长寿、幸福吉祥的象征。银杏叶构造独特,其叶子边缘分裂为二而叶柄处又合并为一的奇特形状,被视作“调和的象征”,寓意着“一和二”、“阴和阳”、“生和死”、“春和秋”等等万事万物对立统一的和谐特质。银杏的这些特征与道教教义多有吻合,因此得到了道士的青睐,在大小洞天福地和宫观中种植银杏极为普遍,道教更把银杏称为仙树。

既然是仙树,就有很多仙话故事。

在道教圣地四川青城山,相传祖天师张道陵手植的一株银杏树,被视为镇山之宝。该树树身长出许多向下悬垂,色泽如石,粗砺凝重,形态如槌、如锥、如笋,道人称之为“白果笋”的树奶。树旁还专门修造了一座“银杏阁”。此外,山东青岛崂山太清官院内银杏树颇多,其中以东堂房前的两株最为高大,且都是雄树,形神兼具,与日月永恒,与道教教义颇为贴切。

道教代表人物多研习医药学说,在养生、炼丹、疗疾等方面与银杏有颇多契合。唐代大医学家、药王孙思邈全面总结了自己的养生经验,对银杏食疗有专门记述。

老百姓对银杏最熟知的,就是“银杏果”,俗称“白果”。白果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具有益肺气、治咳喘、止带浊、缩小便、平皴皱、护血管、增加血流量等食疗作用和医用效果。从古至今,人们都对白果推崇备至:所谓“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诚为至稳善之方也。”

道教视银杏为“仙树”,大多数宫观都有孤植、列植或丛植的银杏树。幸存于我国一些宁静山区宫观里的“活化石”银杏,不用特意栽植,在那里也能构成景色宜人的自然环境,往往成为修道人向往的所在。

快去找找身边的“仙树”——银杏吧!